非池中藝術網

非畫廊

【日常距離】2015蔡孟閶個展

  • 展期

    日期:2015-08-08 ~ 2015-09-26

  • 地點

    非畫廊 (台北市長安東路一段4-1號)

  • 蔡孟閶的作品是遺忘的追尋、記憶的流動,更是他生命中無法被漠視的風景。
    閱讀他的作品的時候,總能先體察到一種安靜的情緒,這樣的安靜,或是一種壓抑,仔細探究,筆觸竟帶出一種無聲的訴說及沉重,而這樣的風格,其實與他的生長背景有相當密切的關聯。

    在他的家族裡頭,曾祖父從事銷售魚獲的工作,每日清晨天還沒亮,就得徒手扛著幾十斤魚貨,從布袋徒步走到嘉義市賣魚,市場打烊後再回到布袋,每天從事一樣的工作,往返兩地一樣的距離,數十年來如一日;和他曾祖父一樣,為生活打拼努力的故事在不同地方發生著……;蔡孟閶在新作中有幾件以鏽蝕的鐵皮屋及鐵門為背景,是感性十足地鋪陳對親人的懷想、對生命的嘆息。歷經風吹雨淋的鏽斑,像是人生中所遭遇的喜怒哀樂,開著一半的鐵門,還是封閉的鐵窗,單純幾近一致的顏色,藝術家使自己成為抽離的觀察者,以冷靜的敘事口吻,讓作品與觀者產生參與想像的連結。

    環境,也是後來蔡孟閶在創作表現基底上,很重要的影響關鍵之一。

    畢業於嘉義高中美術班及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創作組,蔡孟閶目前主要從事平面繪畫的創作,關注的焦點主要來自藝術家己身所成長之城市─高雄出發,並進而對人類與土地之關係、人類存在的意義,藉由繪畫創作,進行探尋與思考。以作品”工廠系列”參加「2008年高雄獎」,深獲評審及觀察員之肯定。

    “工廠系列”作品當中,蔡孟閶以「後工業時代」觀點,表達在工業化盛行到一個境界之後,我們所生活的社會漸漸被機械、電線、看板,這些生硬的無機體所佔據,畫面中的無機體簡潔有力的切割了原本一望無際的天空,只剩看板上的標誌是唯一的光明,像是無語的諷刺。

    對藝術家而言,藝術創作永遠無法脫離時代氛圍而獨立存在,藝術也永遠是時代的見證人,在蔡孟閶的創作中,其實是充滿關懷的,他試圖藉由對冰冷的人造建物的描繪,提出人與土地、人與人之關係的反省,並企圖在當中尋求人類存在的意義,透過繪畫的觀察與記錄,蔡孟閶試圖將他的生命觀實踐到對事物的觀看與藝術創作當中。

    日常距離—2015蔡孟閶個展展期自八月八日至九月二十六日,展出地點在非畫廊。

非畫廊 蔡孟閶

推薦展覽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