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莊園】蘇旺伸四十年繪畫展
-
展期
日期:2015-10-24 ~ 2016-02-14
-
地點
臺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
參展藝術家
蘇旺伸
-
《動物莊園:蘇旺伸四十年繪畫展》邀請資深藝評學者王嘉驥擔綱策劃,邀集蘇旺伸自1970年代末期以來,近40年各個階段的代表作,經由藝術家、策展人與館方歷經一年多的合作往返及規劃梳理,展出共計110餘件作品與素描手稿,來自藝術家自藏、公私立美術館與眾多重量級的私人收藏。10月23日(五)記者會中,策展人王嘉驥提及《動物莊園》展覽借調工程龐大,總計借展單位超過50多處,因蘇旺伸創作歷程長達四十年之久,隨著藝術市場的蓬發,許多畫作幾經轉手,策展團隊花了相當大的精力整納出作品的去處流向。
為了《動物莊園》的回顧性展覽,藝術家蘇旺伸也花了許多時間將幾經轉手後的作品細細整理修復,為此次展覽呈現出110餘件的作品,包括5幅首次發表的新作《拔河練習》、《終線》、《樹泡湯》、《拾荒》以及《行道之樹》。除了作品成果外,本展一同陳列蘇旺伸數十年來的創作草圖、習作、速寫和心情筆記,解構藝術家的創作過程;策展團隊為本次展覽亦特別製作了紀錄影片「蘇旺伸的獨幕劇」,在編年式的展覽鋪陳外,進一步透析藝術家的創作軌跡。
本展以「動物莊園」(Animal Farm)命名,除了如實反映蘇旺伸長期以來的題材特色,亦有意引觀者聯想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 1903-50)的名著《動物農莊》(1945)。歐威爾以動物為主角,擬仿童話文體,寫成了一部諷喻蘇聯以民主革命作為開始,最終卻導致獨裁的政治小說;蘇旺伸以狗和貓為主,入畫題材揉合兩者的天敵關係和動物本性,作為觀察對象,影射臺灣民主進程的發展。所呈現的場景,往往是那些已遭人類棄養的流浪狗和貓,因為淪落街頭,發展出了一套以人類城市或鄉鎮作為生存舞臺的社會劇場,隨著狗群漫遊的行跡,觀者同步看到臺灣社會的發展。
臺灣藝術家蘇旺伸,1956年生於嘉義朴子,現居高雄左營;1979年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藝術創作一開始致力於抽象表現主義,其後將藝術與生活、現實結合,融入對社會文化密切的觀察,並且投射了對這片土地的深切情感,發展出自己的獨特語言。近年蘇旺伸持續為畫中的動物提供多樣的社會舞臺,從地盤爭奪、政治選戰,到晚近的雜技與浮動演出,是臺灣二十多年來政治與社會怪現象的縮影。展覽以作品創作時間為軸,兼顧節奏的起落和脈絡明晰的展覽動線,期盼觀者得以照見藝術家的創作發展以及關注議題,並得以窺見蘇旺伸的創作脈絡如何因應現實生活與政治社會環境,以期展現一種普世性的關懷精神與視野。
策展人王嘉驥提及,蘇旺伸的作品表達了個人對於臺灣社會一切政治化的觀感與批判,濃郁的精神懷鄉與對臺灣社會沈鬱而濃厚的情感,是其創作極為重要且核心的特質。隨著畫室從臺北到高雄的搬遷,除了生活現況的觀察和體悟,也旁觀側寫位於都會邊陲市鎮的變遷與人文景觀的嬗遞。近幾年,雖蘇旺伸不再直接影射政壇亂象,以繪畫反映臺灣的基調並未改變,描繪的主題勉力反映生態危機下的臺灣土地景觀。2015年新作呈顯荒漠化的大地和泡湯的田園,荒涼詭譎之感,怵目驚心。在場景中散步、駐足或懸宕的動物,即使還能雜耍般地演出,卻給人苦不堪言的無奈和虛無感受。
透過《動物莊園》的回顧展出,觀者所見不只是蘇旺伸個人的藝術軌跡及發展,其若即若離的疏離視野,冷靜側寫了臺灣數十年來的城鄉景觀,照見社會的變遷。看似無情卻有情,蘇旺伸以其獨特的視覺觀點轉化現實,令觀者隨他一同俯視或旁觀,投射出藝術家對於這片土地長期而深層的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