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亦安畫廊台北

【靜相 The Essence of Things】兩週年展

  • 展期

    日期:2016-04-16 ~ 2016-05-21

  • 地點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313號吉星大廈1樓

  • 參展藝術家

    荒木經惟、Roger Ballen、鍾江澤、羅荃木、譚軍、植田正治、王一韋、吳權倫、尹朝陽、游莉

  • 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到,詩詞與小說的書寫不同,寫小說是社會閱歷越深沈老練寫得越好,詩詞則閱歷、內心越單純寫得越好。靜物畫宛如詩詞,它遠不只是畫了一朵花、數個瓶,靜物畫只是拿此一單純做出發,表達的卻完全是一個宇宙觀,是藝術家對世界、對宇宙的一種理解-在東方有云「一花一世界」,在西方有莫蘭迪 Morandi 的存在:「即使是簡單的靜物,一個偉大的畫家可也以實現崇高的願景,讓觀者切身感受濃稠的情感。」

    物,是我們用來衡量自己生命流轉的方式,是藝術家用來定義自己,標誌自己是誰、又不是誰的方法。平凡的靜物在和諧安排的尋找之間,呼籲出藝術家深刻而微妙的審美觀,進而由沈澱洞察的描寫傳遞出因藝術家而相異的隱蔽維度。儘管物必具象,這似乎與近兩年抽象當道的亞洲繪畫潮流相違悖,但其實初春西方已見具象繪畫回歸的萌芽,且關注以比喻傳達一種近乎抽象的精神氣質。靜物樸實地處在我們認識世界的底層,它與藝術家的關係單純且天真:看到的、感受到的、你的態度。-描寫靜物創造了一個充滿了暗示的精神品質,如同隱藏的代碼般組成一個神秘的節奏,以及一個關於哲學與比喻抽象的內容,最後形成我們近乎對世界本質的一些啟示。靜物通常顯現出寂靜的氣質,這在那些面帶猙獰的當下繪畫面前顯得可貴。

    作為堅持繪畫深度的畫廊,亦安台北以靜物群展「靜相」迎接畫廊的第二個週年。

    譚軍的〈薄物誌〉源自一本歐洲的植物圖鑑,在他的水墨描繪下,穿越時間的植物出奇地平靜且沈思。如同譚軍總在文⫿間堅持道,他不希望強加任何概念、意見、或任何其他形式的藝術主義,而僅以繪畫本身轉換一種神秘且強烈的詩意-〈薄物誌〉顯現植物之美源自天然天真,無意與時間生死對抗的豁然心境,進而反照人類與生命的本質,一如譚軍自述:「植物之美也源自她們無限豐富的品類和她們各自的細節,豐富到每個單獨的人類個體若是不借助他人的眼睛或畫筆根本無從了解多少。每個時間有限的人只能拿出更有限的時間停留在那些『無用之物』上,不知道要忽略掉多少咫尺之內的驚喜和幸福,人就是這樣一種存在。」

    尹朝陽在六年的山水追尋後,他的風格已經歷改變與成熟,去年開始重新關注肖像與靜物的描繪。此次展覽發表的三件靜物新作,對象與背景被以濃厚且簡單地描繪,結果使整體強烈地走向具象與抽象的邊緣。尹朝陽,一個通過與當代潮流保持距離,卻貼近時代與歷史的繪畫精髓的藝術家,由一張桌子與牆面大背景的顏色、肌理變化,使對象本身呈現與一個令人難以置信關於生命的綻放與輕巧-尹朝陽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主題的簡化,是為了越來越重視讓色彩、繪畫本身說話。例如藍色的靜物作品彷彿由光線與對象的融合而潛入另一神秘的文學時空,這股能滲透且重合我們日常生活的意象,喚醒了我們對宇宙冥想的霎那感動。

    首次在台灣展出的藝術家拜倫(Roger Ballen),是國際公認 21 世紀最重要的攝影創作者之一。〈鳥的庇護所(Asylum of the Birds)〉是拜倫獨特美學發展的頂點,這些在南非約翰尼斯堡拍攝的照片,呈現一個異想現實裡喪失差別性的人、動物、靜物的共生關係,作為背景、由藝術家手繪的牆壁線條與塗鴉,同時是對布拉塞(Brassai)、米羅(Miro)、杜布菲Dubuffet)、巴斯奇亞(Basquiat)的禮讚-對他們與拜倫來說,牆與靜物皆是生活的見證者,能喚起更深層、卻同時更晦澀深刻的情感。

    「靜相」其他展出藝術家還包括荒木經惟、羅荃木、植田正治、王一韋、游莉,亦安畫廊台北並首次展出台灣年輕藝術家鍾江澤、吳權倫作品,對靜物的重生與存在的進行當代意義的探討。

亦安畫廊靜相

推薦展覽

view all

亦安畫廊

【中平卓馬】

日期:2017-02-11 ~ 2017-03-18|台灣,台北市

亦安畫廊台北

【阮義忠-日本,1982 / 須田一政-台北吉祥】

日期:2016-01-30 ~ 2016-03-12|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