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物-堉泉作品展】物我相忘 萬物齊一
-
展期
日期:2016-11-05 ~ 2016-12-28
-
地點
台北市仁愛路一段45號2樓
-
參展藝術家
-
-物我相忘 萬物齊一
繼去年穎川畫廊舉辦堉泉個展,淋漓畫筆、如天工開物,獲得眾多掌聲、青睞與鼓舞,今年穎川再度舉辦「齊物-堉泉作品展」,看堉泉如何物我相忘、與萬物齊一!本次個展可以說是去年的延續、深化與再思索,虎豹與鱷魚的野性氣息稍稍走遠,迎面而來的是雞鳴馬嘶、魚躍鷹飛,花影搖曳、暗香浮動,一片生氣盎然!更欣喜的是,在油畫作品之外,堉泉今年還為我們帶來了一件羊骨立體作品,他在羊骨上賦予流動的色彩與斑斕的玉石,以喚起一種精神意義上的重生,乃本次個展點題之作。
「齊物」二字引自《莊子》〈齊物論〉,此篇歷來被認為是莊子思想中最深闢精微者。莊子主張人與萬物、以及自我與他者的同等齊觀,人唯有忘卻自我的成心成見,依順萬物天生自然,才能打破人我、物我的藩籬。作為一個藝術創作者,堉泉對生靈萬物充滿情感與尊重之心,在過去十年的創作歷程中,從虛幻的神獸之靈到各種動物的體態,從草木鮮花到大自然的一泉一石,皆是堉泉傾心創作之題材。
堉泉畫動物,是用肖像畫的構圖方式,多只畫出動物頭部,姿態如人之端坐,而且妙的是,通常只一隻眼睛清晰示人,另一隻眼睛彷彿雲裡霧裡般,保持著神秘的距離。對堉泉而言,他是把動物當作靈性的個體來創作,他彷彿能夠進入動物的靈性世界裡,捕捉牠們原始的生命力與透顯出來的神態神韻。畫筆下的動物們生機勃發、悠然自在;鮮花兒迎風綻放、吐露芬芳,萬物如此欣欣向榮,能不令人感到生之喜悅!
然而,有生則有死,有死亦復有生。歷來偉大的藝術家、哲學家莫不探究生命的深層課題,以揭示存在之意義,兩千多年前的莊子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位。莊子〈齊物論〉中有一句話讓堉泉感觸良深,「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意思是,當形體死去,精神和感情也跟著一起衰竭,這不是最大的悲哀嗎?堉泉感受到,世間最可悲的莫過於精神生命的終結,在生靈的存在意義中,精神生命更勝於肉體之生命。中國漢代金縷玉衣、埃及木乃伊等等,無不期盼逝去的肉體能夠永存;堉泉則用他的方式重新詮釋重生的意義,在羊骨作品中,他將哀傷與華麗並置,以色彩的熱鬧流動對應死亡的靜寂無聲,以玉石與翡翠表達對精神不滅的期盼。
-以現代語言召喚古典藝術
做為一個當代創作者,堉泉向中華傳統致以最高的禮敬,他體認到,真正的創造性要有自我文化的根基。
傳統上,西方尚理而中國尚意,以表現手法而言,西方寫實所追求的「像」只是精描細摹的時間問題,而中國文人美學則追求意象審美觀,如《歷代名畫記》言:「以氣韻求其畫,則形似在其間矣。」西方現代藝術運動一波又一波,不斷地往前躍進、往後推翻,從印象派,到表現派、立體派、野獸派,再到達達主義、極簡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表現主義以及觀念藝術等等,真可謂長江後浪推前浪。那麼東方的華人藝術呢?歷史上曾經達到的高度,能否在現代或不久的未來復興?堉泉常常思考這個問題,並且認為,我們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蘊,要有一股力量傳承中華文化,傳承了才有資格去顛覆。
可以說,堉泉是以現代繪畫語言召喚中國古典藝術,尤其是以抽象表現主義的手法融匯水墨的空靈意境。看過堉泉作品的人都對他獨特的色彩流動技法印象深刻,他運用水墨畫的技法於油畫,在創作過程中不斷觀察油以及顏料在流動中的變化,來創造一種意境。他以大動作的潑彩、行動式的身體語言,帶動創作當下的感受,色彩互相撞擊、混融、迸發、流淌!近看,天光雲影、風生水起,退後兩步再看,描繪的物象輕輕浮出畫面,像是靈體受光的一瞬間,突然有了生命。具象與抽象相互碰撞,虛實相生,情景交融,鳥獸蟲魚、花月泉石,皆融入大自然無窮無盡的色彩肌理中,令人想像不盡、賞心不已。
堉泉在各國的邀請展覽越來越多,從去年至今年,便在日本、韓國、義大利、美國、中國上海、台灣分別展出。收藏的名人更從李開復、成龍、英國Paul Smith爵士,擴展至世界銀行CFO夫人Vanessa Badre、上海遊戲界企業名人王進強等等。更重要的是支持、欣賞與收藏堉泉創作的廣大藝術愛好者們,感謝大家參與到藝術家艱辛而又豐富的創作生命歷程之中。
堉泉說:「一塊畫布、一隻畫筆、幾條顏料,我就能擁有激情。」相信堉泉在日漸忙碌之中能永保創作之激情,不斷去創造與突破。誠如周春芽對堉泉的勉勵之辭:「希望堉泉刻苦鑽研、獨創一派。」
穎川畫廊
官網:http://www.inriver.com.tw/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InRiver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