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臺北市立美術館

【伏流.書寫】

  • 展期

    日期:2017-03-18 ~ 2017-06-04

  • 地點

    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 參展藝術家

    牛俊強、許家維、陳哲偉、郭俞平、簡翊洪、劉瀚之、鄭崇孝、阿比查邦.委拉斯塔庫、朵拉.格西亞、艾瑞克.波特萊爾、澤拓、萬迪拉塔那、朴贊郁、朴贊景

  • 臺北市立美術館3月18日起展出「伏流・書寫」,並於3月17日下午舉辦記者會暨開幕典禮。策展人蕭琳蓁於記者會中表示,「伏流・書寫」展覽名中的「伏流」二字,指潛藏於表面之下,一種隱匿的精神狀態;英文展名RIVERRUN發想自喬伊斯(James Joyce)的實驗性小說作品《芬尼根守靈 (Finnegans Wake)》,小說中利用主觀創作語彙敘事,以個人意識連接精神與記憶的斷片。展覽以此命名,希望帶領觀眾一起看見藝術家深層的創作意念。

    本次展覽邀集牛俊強、許家維、陳哲偉、郭俞平、簡翊洪、劉瀚之、鄭崇孝、阿比查邦.委拉斯塔庫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泰國)、朵拉.格西亞 (Dora GARCIA,西班牙)、艾瑞克.波特萊爾 (Eric BAUDELAIRE,法國/美國)、澤拓 (Hiraki SAWA,日本)、萬迪拉塔那 (VANDY Rattana,柬埔寨)、PARKing CHANce (朴贊郁PARK Chan-wook、朴贊景PARK Chan-kyong,韓國)共13位/組海內外藝術家,呈現他們從自身經驗與記憶中擷取而來的創作題材,描繪屬於自己的精神脈絡。

    開幕記者會中,臺北市立美術館林平館長於談話中特別提到,本次展出許多作品是藝術家的全新系列創作,於創作觀點及展覽策劃皆具有相當的意義。「伏流・書寫」展覽以「歷史」、「記憶」、與「精神」三大元素為主軸,林平館長強調:「面對歷史與記憶,我們不只要走過,還要從中重新出發。」展出的藝術家分別揀選各自關注的發想命題;不論是藝術家的個人經驗、或者文化歷史,甚至是公眾社會議題,透過藝術家的觀點與創作,事件當中的美好夢想,乃至於深層恐懼、抑或是熱切渴望,得以具象呈現,本次展覽內容故能如此豐富而且動人。

    「伏流・書寫」展覽從歷史、記憶、與精神三種觀點檢視,讓觀眾從作品中窺見藝術家的私密記憶與人生體驗。如本次展出郭俞平作品《延遲與凹洞》,試圖利用影像敘事呈現童年場景,在濃厚的情感寄託下與觀眾分享記憶深處的角落。朵拉.格西亞作品《喬伊斯讀書會 (The Joycean Society)》以近身拍攝的方式進行錄像創作,鏡頭捕捉了真實而細膩的交流互動。

    又如強調「精神」元素的思考創作,陳哲偉透過作品《時光之舟》關照被世代所遺忘的精神病友,直指現今社會難以直視的議題。簡翊洪的水墨以輕柔的筆觸,呈現出近乎神經質的敏銳情感。劉瀚之的一系列「類道具」刻意凸顯現代人耗弱的精神狀態,呈現人們在生活中面臨的無力感與空洞情緒。牛俊強的作品《裂隙》、澤拓的作品《輪廓 (Lineament)》、PARKing CHANce的《夜釣 (Night Fishing)》,三者分別從生命經驗與生活元素取材,創作出真實卻又奇幻的影像畫面。

    歷史或可以是以家國民族為單位的共同命運,乘載著深厚的個人感知與記憶。本次展出鄭崇孝《民國七十六年》、許家維《核分裂計時器》、萬迪拉塔那《炸彈池塘 (Bomb Ponds)》與《獨白(Monologue)》、阿比查邦.委拉斯塔庫《華麗之墓 (Cemetery of Splendour)》、以及艾瑞克.波特萊爾《分裂.交會 (Secession Sessions)》,各自呈現不同國家與其歷史的連結與片段。其中鄭崇孝作品《民國七十六年》系列,從1987年後的臺灣歷史事件擷取創作元素,帶著詼諧感以自身角度陳述,歷史與記憶在跨世代觀點的創作中呈現了出人意表的面貌。

    歷史記憶在現今社會被小心地碰觸,尤其在資訊快速流通的世代更是被高度謹慎地對待。如果這些歷史事件與片段從藝術創作的角度觀照,能否更多元地提供我們觀看自身處境與心境的視角?本次展出的作品主題涵括了不同地域、不同觀點的生命印記,扣合社會結構與個體記憶,讓多樣的精神面貌呈現在你我的眼前。

臺北市立美術館牛俊強許家維阿比查邦.委拉斯塔庫朴贊郁

推薦展覽

view all

臺北市立美術館

【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日期:2024-10-12 ~ 2025-02-02|台灣,台北市

50 days left

尊彩藝術中心

【矽晶小夜曲-許家維個展】尊彩藝術中心

日期:2024-10-12 ~ 2024-11-10|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