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期
日期:2009-10-31 ~ 2009-12-27
-
地點
藝星藝術中心 台北市八德路三段12巷52弄16號
-
創作理念
物質的文化符號始終是梅老師的興趣所在 ; 與其說是人們創造物質文明,倒不如說是人們因沉溺於物質改造而顯示其生命意義之所在。當代社會的物質符號有其強烈的流行生產性格,而梅老師關注的則是依附在台灣近代史邁脈絡下的物質符號,或可說是一種個人成長史所延伸的社會學考察。在梅老師創作過程中,在他將過去幾近滅絕的社會集體瑣碎記憶逐漸還原之時,促使原本冷眼旁觀的我們眼界大開,在潛移默化中增進了歷史意識。當然,在這個歷史拼圖過成程中,穿梭驚豔的盡是歷史的感慨與無奈。
本次展覽除了延續之前梅老師以台灣老照片作為創想的基調,以懷舊物質符號為素材之外,最大的差別是,梅老師將收得的老物件(柑仔店雜物)予以重新安排組合,以靜物的概念來述說個人歷史記憶。西方靜物畫史源自於羅馬時代的基督教,此後,由人物畫的陪稱地位而逐漸演變為獨立畫題,其寫實風貌卻隨著現代繪畫的興起而式微,自從塞尚、畢卡索解構靜物畫之後,靜物寫實淪為藝術習作。
梅老師執意對寫實靜物釋以新意,一心想探討近代台灣物質文明史中的集體記憶,這是個記憶夾雜著日本殖民史與國共內戰、國際冷戰史等相關內容。梅老師適逢戰後嬰兒出生潮,可謂集前輩記憶與親臨冷戰戒嚴經驗,及融合旅居西方生活體驗與面臨知識全球化考驗下的軟載體。台灣常民物質符號可以系統化的被歸類、連結、再閱讀。梅老師刻意保留某種古典寫實的氛圍,此處的「靜物」是藝術借屍還魂的手段,它不是「真」的靜物畫,而是一種觀點。
在技術上,梅老師採用數位繪圖軟體製作,這些「道具」經由個別擺拍,然後再經由電腦合成、修飾,例如,為求燭光下的微光效果,先得攝取多種曝光值之圖像,餘則憑藉肉眼經驗來虛擬古典氛圍,因而此系列作品我稱之為「手繪新古典數位虛擬寫實主義」,「手繪」與「感觀」在此扮演著隱性數位科技的對立面,作品擁有數位影相藝術的基本元素與條件,在畫面中,梅老師刻意保留傳統凹版技術與繪畫的肌理感,最後再以精密的電腦輸圖呈現,因而它們是攝影、版畫、油畫、素描的複合體,限量也都是原作,屬於複合藝術創作的範疇,它們也是一種台灣常民歷史畫。
藝星藝術中心
E-mail:starcrystal8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