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金車文教基金會

【2017/5/13(六)金車文學講堂朱振藩 拓展飲食新天地】

  • 展期

    日期:2017-05-13 ~ 2017-05-13

  • 地點

    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 參展藝術家

    朱振藩

  • 朱振藩是眾所周知的食家,研究範疇旁及文化、史學及詩文。他既沒學術背景,並乏人事奧援。這種從無到有的寫作經驗,非但相當特別,同時出他意表。在人生中的後半旅程,竟走出另一片天空,也找到了一生的志業,全心投入,樂此不疲。

    生活上的點滴都是成就的養分
    跌入回憶任意門的朱振藩,依稀記得民國64年在台大補習班補習的情景,有一次,作文題目為「君子不器」,他用文言文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大篇,獲得老師讚賞,並引為範本,從此這四個字,更進入朱振藩的生命中,也成為奮鬥的目標。
    目前的退休生活,除了邀約活動外,他把握每天的閒暇時光,一有空閒便待在幽靜的書房裡閱讀。喜愛閱讀的他,家中藏書不少,輝煌時期約有四千多本,朱振藩笑著說:「自己窮得只剩下書了!」書房就像他自己的秘密基地,幽靜又能仰望日月星晨,每當書寫疲倦時,便起身走動,舒緩身子,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除了藏書豐富外,家中碑帖也不少,讀帖是他從小養成的興趣。在金門當兵時,待在士官隊,退伍前兩個月,他以書法抄寫畢全師的圖表,每天約兩千字大楷。從此書寫的速度大躍進,因而練就快手,能夠筆走龍蛇。
    能文能武的朱振藩也是位球迷,早年所有的球類比賽無一不愛,現在時間不夠,只留下兩個最愛 - - 美國職棒和網球,他不僅愛看球賽,還曾當過網球教練,棒球擔任過投手、捕手、內外野手,唯一沒有守備過的只有二壘手。
    金門― ―第二個家鄉
    金門有座朱子祠,是祭拜朱熹的祠堂,成立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朱熹對影響金門極深,金門人對他敬之愛之。朱振藩除了現居地以外,待最久的地方便是金門,對那裡有著深厚的情感,彷彿他的故鄉一般。
    而當兵的日子,讓他得以認識金門,直到現在還是會回到金門看看,在他眼中,金門是目前華人社會最講究傳統的地方,到金門,可看見一棟棟保留相當完整的古建築,且因軍事需要,所挖掘的坑道尤為特殊,非常推薦大家去走一走,看看與台灣不一樣的人文風景。他現在受金門縣政府邀約,擔任駐縣作家,須在一年內完成一本以金門飲食為主的專書,書中將會用不同的觀點,敘述金門的飲食特色,讓世人以另一種視角,進一步來認識金門。
    書寫從專欄開始
    朱振藩對中國酒與美食都相當感興趣,致力甚深。過去一直是不同報章雜誌的專欄作家,談到他的人生,好似個「圓桌武士」,――在辦公桌、書桌與餐桌中移動。世界上這麼多吸引人的事物裡,他特別醉心於飲食,是因為在餐桌上找到人生的真諦後,發現其他的事情,變得沒那麼重要了,便一頭栽入這個多采多姿的飲食世界。最先撰寫的專欄,包括聯合報的「大吃一驚」和在中國時報同時撰寫「大味王」專欄,每個月基本寫八千字的文章。最盛時期,一個月居然需要書寫兩萬多字。有次偶然機會中,認識聯合文學的副總編輯,談及撰寫飲食專欄時,第一個想法,便是書寫中國大美食家與大廚師的傳記,這個6000字的專欄,後來集結成冊,出版了《食家列傳》這本書,《食家列傳》更被編成舞台劇〈食家與廚娘〉,吸引了許多不同領域者觀賞,也得到極大的迴響。本身除了飲食的書寫,也為古書做註解,袁枚的《隨園食單》,其〈須知單〉20則便逐一註解,寫了共19萬字,刊登於歷史月刊,後集結出版成《點食成經》一書。雖然大多數人說,老師是飲食文史之學者,但是他尤著重於食物的源頭、變化及發展,下了很深的工夫考證,當《隨園食單》的〈須知單〉註解完後,「六畜」成了另一個書寫主題,寫相當多關於這些禽獸吃的歷史及食用方式,最後集結成《六畜興旺》一書。去年底,在中國旅讀月刊的「止於至膳」專欄,持續註解《隨園食單》的第二單元〈戒單〉。

    朱振藩的這一生,最奇特的地方,在於全部自主研習,除文史外,對紫微斗數、書法、美酒、面相、風水與食物都有涉獵,凡遇喜愛之物,必定全心鑽研,因此,有望觸類旁通,打開另一扇窗。能有幸被邀稿,而且又能書寫自己最愛的事物,互相契合激盪下,才有這些書陸續出現,持續並維持至今。

金車文藝中心朱振藩

推薦展覽

view all

金車文教基金會

【迴域 -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

日期:2023-07-22 ~ 2023-08-27|台灣,台北市

金車文藝中心

【呂迦諾—抽象繪畫展 】

日期:2016-11-12 ~ 2017-01-08|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