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畫廊
【忽忽】李政勳個展
-
展期
日期:2017-09-02 ~ 2017-09-24
-
地點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
-
參展藝術家
李政勳
-
忽忽─李政勳個展
” Time in Transience ” LI Cheng Hsun Solo Exhibition
時 間|9.2 - 9.24 / 2017
開 幕|9.2 15:00
座 談|9.2 15:30 王嘉宏 × 李政勳
地 點|南畫廊.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00號3樓
開 放|12:00 - 18:00 週一休
聯 絡|nan@nan.com.tw|02-2751 1155
詳 細|https://goo.gl/WqaDKa
▌展覽介紹
時間與關係─
李政勳創作十年階段性回顧
南畫廊九月即將舉行「忽忽─李政勳個展」,同時也是藝術家十年繪畫生涯的階段性回顧。
初接觸李政勳(b.1985)的抽象繪畫,便被其繁複及規律的幾何線條吸引,一再重複的機械式創作過程令人想到行為藝術反覆的反覆。他的作品屬於幾何抽象,在臺灣,與李政勳同世代的藝術家多浸淫在寫實風格裡,這是第一個差異。
李政勳作品獨特因素之二便是「時間」的展現,猶如他此次個展所言:「忽忽,一種計時單位,它流逝於過程中,卻也完整保留在畫布上。」重複的機械動作考驗耐力的極限,重複本身就標示了主題:時間。
此次個展又加上「關係」的表現。他想要藉由創作者與畫布之間的對話、畫布和畫布之間的組合排列、觀者與作品共鳴所產生的感覺:人與人的親疏遠近、人與土地的連結影響,顯示「關係」存在於日常生活。例如展品:〈The Day Will Come Again/下一個天光〉、〈One Spring Day/風和日麗春日〉,兩件至三件作品組合,表現出人與大自然「關係」的存在。他首次嘗試組圖,將作品做了跨越單一畫布的延伸,我們看見距離、親密及矛盾的情緒在畫布與畫布之間流動著。作品〈My Base/基於那些,我想說的是...〉則將代表臺灣的台字徽符號鑲嵌在畫面裡,敘述著人對臺灣土地之關係的認同,以及在地歷史的思索,這一點恰巧與同世代畫者一樣帶著鄉愁。
又例如「時間」如何貫穿他的創作歷程:我們看見由黏貼膠帶、平塗顏料、撕除再重複黏貼膠帶的相同動作,不停迴圈的過程,交織出經緯度,最後油彩留下時間的印記。最近幾年,李政勳的繪畫逐漸走向立體,他的作品由二維的鋪陳走向三維的構築,畫布上突出的圓形立體,彷彿時間定格。而他的用色時而優雅時而強烈,理性與感性之間透出和諧自然,過程中無法刻意製造的毛邊,則有著設計與機械製作無法比擬的手感,他就是創作。
李政勳曾提到:「我什麼都說了,其實也什麼都沒說。」他以自身生活出發,將龐雜情緒拆解再重組。不論是堆疊顏料的加法形成,或是磨除顏料的不可回復性,加與減,在創作中處處可見。抽象不是寫實,他不直接呈現具象,卻比具象更接近心的真實。
「十年磨一件,忽忽見半生。」台灣畫家中的幾何抽象表現,鳳毛麟角,南畫廊成立37年來很榮幸發現這位八〇世代藝術家。展覽於9月2日下午3時開幕,同日15:30舉行座談會,榮幸邀請藝評王嘉宏對談。個人畫冊《忽忽─李政勳個展》也將同步發行,內容收錄此次展品,以及創作十年歷程的階段性回顧,竭誠歡迎各位欣賞指教。
▌藝術家介紹
李政勳,1985年生,自2007年開始創作並發表至今,目前居住與創作於臺北。
他的作品屬於幾何抽象,在台灣,與李政勳同世代,以抽象為創作類型的藝術家並不多見。其作品不直接呈現具象,卻比具象更接近心的真實,近年陸續受國美館、文化部及澳門文化局典藏。
熱門展覽
1
Project in Project、AGE creative :【MUTANT集體異變實體展】Project in Project ←→ MUTANT 跨界混種,集體異變 5組新世代音樂創作者 x 5支全3D動態影像 x 實體概念展
雲清藝術:【 中田郁美 IkumiNakada 2021 個展】靈魂之尾 Phantom Tail
毓繡美術館:【近山:何以為界】陸先銘、洪天宇、林煒翔聯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黑盒–幻魅於形:湯尼.奧斯勒】
高雄市立美術館:【歐布澤宇宙】
高雄市立美術館:【象外.圜中】蕭勤八五大展
名山藝術:【石 ‧ 時 ‧ 世】台灣當代水墨的時空思維
揚曦藝文空間:【2021 ART FUTURE 藝術未來|揚曦藝廊 展位Booth 1031】
德鴻畫廊:【HOARDERS - 囤積者|黃郁修攝影個展 Yu-Hsiu HUANG Solo Exhibition】
鳳甲美術館:【點......點】李明學個展
推薦展覽
view all藍瓦空間 Living Lab
【Where the Wild Birds Bloom 鳥鳴花開之時】Kevin Woodson 個展
日期:2021-01-23 ~ 2021-03-07|台灣,桃園市
38 days 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