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花現植物之美》特展】有神快拜!果實變身媽祖、千里眼、順風耳 科博館植物園展植物擬真水彩畫及果實手工藝

  • 展期

    日期:2018-02-02 ~ 2018-03-25

  • 地點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參展藝術家

    種子與果實

  • 有神快拜!果實變身媽祖、千里眼、順風耳
    科博館植物園展植物擬真水彩畫及果實手工藝

    ◎ 時 間:107年2月2日(五) ~107年3月25日(日)
    ◎ 地 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B1溫室

    科博館植物園即日起推出《花現植物之美》特展,植物園大溫室展出擬真植物水彩畫約40幅,還有多件以豆科植物中的血藤與鴨腱藤為主題的手工藝品創作,科博館副館長羅偉哲邀約大眾把握時間參觀這個「接地氣」的特展,展期至107年3月25日(日)。

    繪畫家吳沂臻擬真創作趨同演化的大花魔星花(此多肉植物原產於南非,在1965年自日本引進),還有較少見的蘇鐵蕨等植物。吳沂臻說:「我是一個非常喜歡植物的家庭主婦,職業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副業是畫植物畫。直到四年前孩子大了,我才有機會重拾人生的夢想。年近五十才又拿起畫筆,幾乎不知道怎麼畫水彩,一切從零開始,為了觀察植物,種植了很多野生植物,在畫植物時,當成在看情人的臉。」她對臺灣的「原住民」(野地花草)看法頗有一番哲思,她認為植物總是以最低的姿態在荒野求生、繁殖,從來不因缺乏人們關愛的眼神,或無人停下腳步、屈膝蹲下看它們一眼,而喪失生存的鬥志。她更以親身經驗鼓勵大眾,不管在什麼年紀,都能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永遠不嫌遲。

    科博館生物學組科長嚴新富表示,植物以藝術創作方式呈現,更能吸引大眾親近與欣賞,因此希望透過本次展出,讓美好的植物引來更多人欣賞。植物園自104年起於每年寒假期間選擇特定植物為主題,辦理種子果實手工藝作品展示,106年以豆科植物中的血藤與鴨腱藤為主題,搭配其他人工栽培或國外進口之種子果實,讓植物園志工們發揮巧思,創造出匠心獨具的各種作品,如棋盤腳果實變身成為國樂中的胡琴、扇椰子果實成為可愛小狗、松果加上各式種子成為色彩繽紛的許願樹,血藤種子則是成為人偶的頭、龍的眼睛、種子串,甚至變成手搖樂器,還有用果實創作的媽祖、千里眼、順風耳,無限創意一覽無遺。

    血藤小知識:

    農業用

      血藤是賽德克族播種的指示植物,族人看到它的花芽時,就知道種小米的季節到了。血藤開花也是排灣族小米田除雜草的時間指標,族人認為花開得愈多, 表示小米的收穫將愈少;反之,花開得少,則小米會成長得愈好。

    食用

      泰雅族人會吸食血藤的花蜜。血藤藤蔓的汁液,是魯凱族及阿美族人會截其藤莖取水飲用。

    生態知識

      血藤是野生動物的食物,泰雅族人知道血藤開花時的味道很濃,族人會觀察到水鹿、山羌、山羊、山豬、松鼠、老鼠等野生動物會吃它的花;同時也觀察到開花時,果子狸、飛鼠、松鼠最喜歡吸它的花蜜。鄒族人也知道花蜜是松鼠喜歡吃的食物。

    臺灣原住民朋友觀察到野生動物會吃血藤的種子(含豆莢),如台灣獼猴、山豬、山羌、松鼠;泰雅族人還知道喜歡吃種子的山豬會變肥,重量可達200公斤。

    傳統祭儀

      盪鞦韆是排灣、魯凱及卑南族每年在豐年祭或結婚儀式時,重要的文化活動,也是邵族人播種祭重要的活動之一,而血藤是用來當主繩的重要材料。

      盪鞦韆也是邵族人播種祭重要的活動之一。住在南投縣魚池鄉伊達郡的族人,會由先生媽取 4枝麻竹,來做鞦韆基座,大條的紅肉藤(血藤)做主繩,再以血藤及黃藤捆綁及牽引,於農曆三月一日在湖畔架起鞦韆。毛氏(Pakamumu)家族專司鞦韆祝禱儀式,此一祭儀所有之相關工作,均由其家族辦理。在未舉行儀式前,不能任意盪架好的鞦韆,否則會有不祥之事發生。盪鞦韆在邵族是一項盛事,除了祈求祖靈庇佑農作物茁壯生長外,參與盪鞦韆的族人也能獲得祖靈的庇佑,而未婚的女子可以早日成婚,已婚的女子可以早生貴子。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果實

推薦展覽

view all

新竹241藝術空間

【果實一粒粒】

日期:2024-11-15 ~ 2024-11-26|台灣,新竹市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氣候行動—全球沸騰時代》特展】呈現氣候變遷危機

日期:2024-07-10 ~ 2025-04-13|台灣,台中市

122 days 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