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外】劉家瑋個展
-
文: 劉家瑋
此次展覽可說是一種重新檢視個人創作的歷程。
回顧以往各時期的轉變,一路以來所想傳達的議題從外在到內在,再從內在心境回到了外境。
置外 - 是一種置物於外的表現形式,藉由被置入的人工產物反襯出彼此共生的衝突,畫面中的 「景」 是一種依託,是一種大環境、社會的表徵。置外–也可以是"置身事外",歷史的進展使人們逐漸懂得必須學習適應並開始改變周圍的一切,必須敬畏自然,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溝通」與「共生」,是我創作的核心關鍵詞。關於生存的本質,面對環境的變遷,人與人的溝通,人與自然的溝通,以象徵的方式觸及敏感的環境議題。在這些美麗的背後,刻意露出對立的一面,也可說是理想主義者對現實的憂慮之情透過畫面在意識的空間中蔓延。
藝術心理學家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對內容的看法,他認為:「藝術在幫助藝術家了解世界和他自己,藝術家將他了解的事物本質或真實,藉由藝術的形式表達出來,向人們的眼睛做一種視覺的呈現...」註1。我的作品中,通常是以超現實的表現手法營造出一種深邃迷離的意境,景物既是自己心靈的表述,也是對自然和人文世界的思索。
《保存期限》與《靜止》,以塑膠膜遮蔽整幅畫面,兩個畫面層次互相交疊,如同二部重唱的樂曲流瀉開來。在虛幻蒼芎下,雲霧如輕煙佔據,無從得知它是美好還是隱藏的黑暗。在《白日夢》這幅作品中,沉靜的藍紫向晚天色,染出隱隱的誘惑,像是一則感慨現世的寓言,訴說著年輕世代的慾望與無助。
畢卡索曾說:「我是畫我所知道的,而不是畫我所看到的。」,在我的繪畫中,不單只是注重物象的表面摹寫,更關注於如何觸發思緒聯想,賦予作品敘事的任務,內容的表現都很直接,使觀者產生想法上的互動,每個人都會根據自身經歷,產生獨特心靈映照。
繪畫的旅程,如同一段朝聖之旅,期許自己除了不斷地探索自己內心聲音,並要真誠對待環境、體驗生活,培養更加敏銳的視角洞察藝術,將風景這種傳統的繪畫題材發展成具有現代環境意識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