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一畫廊
【當代一畫廊十周年part 2】物象-朱芳毅個展
-
展期
日期:2019-03-02 ~ 2019-04-12
-
地點
台北市台北市信義路3段147巷36弄22號
-
參展藝術家
朱芳毅
文/朱芳毅
「物象」,將外界事物的具體形象予以圖像化成純粹的「資料」,透過人身體性的本能閱讀轉譯成形象數據資料,而人與圖像資料之間也體現著一種生存共處的關係。圖像的象形路徑從身體性的感知和思考邏輯兩大方向延伸,分別對應情緒、想像、行為、記憶、經驗與思維幾個面向,它們或經由變形、或以隱喻之姿出現,並且一直在身體內在感知的層層訊息堆疊下,以無條理、不可規範、層次複雜的圖像情境呈現。
人身體對圖像認知已存在許久,從遠古時代,人類就運用圖像來做為與萬物溝通的媒介,長久以來在其身體中一直流動著圖像辨識、解讀和想像的血液,身體性的感知總在情感與情境的連動中產生,而身體的本能閱讀由體內的深層感受以及生命的身體感知中「生長」出來,藉由人的心像知覺來做連續性的解讀辨識,所以閱讀圖像的方式不是源自於理性意識的思辨,而是身體內的深層感受。
而在近期的創作中,我常以自然環境的有機線條或更具體的物件形體為基礎輪廓,透過簡化刪除或重複堆疊讓其原來的物件屬性,有了相像、類似但又些許模糊甚至延伸至無法辨識的形象,因物件形體的立體重組再造,會讓人在思索新形體與自身的連結時,透過人身體的心像知覺深層感受,有了重新辨識的機會,更會深入探究物件本質上的源頭。然而現今圖像的象形思考與人身體的感知連結,這雙向連結的過程,如何影響著思考藝術創作存有的面貌,以及持續在「進化」發展的圖像創作思考,亦是我持續探討的重點。
熱門展覽
1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映像人間: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
Roof Light:【2022 non-syntax 實驗影像展】
奇想會 Whimsy Works Gallery:【《十人十色》】OTANIJUN Solo Exhibition Curated by Words Gallery
時藝多媒體:【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
隱藝空間工作室:【歲月靜好】陳映伶2022油畫個展
青春雞CHING CHUN JEE:【青春雞 x CHILLGA 聯手打造藝術客廳用餐體驗!】厭倦了疫情下的居家生活?解構美學品牌拆解各大品牌日常服裝與球鞋,重組出潮流感十足的水泥藝術器物。
333Gallery:【我小宇宙裡的大夢想】林彥良創作個展
亞洲藝術中心:【Narrative Minds】
就在藝術空間:【搭上太空船 形形色色的Scene-Tomoko Nagai 長井朋子個展】
102當代藝術空間:【集體儀式–這些人.那些人 Nostalgia, Mass ceremony–these people, those people】許碧梅創作展 Xu Bi-Mei Solo Exhibition
推薦展覽
view all當代一畫廊
【《踰越的姿態》梁海莎的石雕藝術 】The grace of transgression: Leong Hoi Sa's Art of Stone Sculpture
日期:2022-03-18 ~ 2022-04-30|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