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采泥藝術:【複弦.和鳴 台灣留洋女性藝術家九人展】

2018-05-12|撰文者:蕭瓊瑞|采泥藝術


民初以來即有女性藝術家留洋學習,潘玉良(1895- 1977)便是知名案例;台 灣日治時期的陳進(1907- 1998)也是女性留洋的先 驅,不過嚴格而言,陳進由 台灣赴日學習,在當年時空乃屬由「外島」到「內地」,到底還是在同一個國度中。

戰後台灣受到特殊政治環境影響,放洋留學成為戒嚴體制下頗為不易之事;直到1980年代初期,政治控制逐漸鬆動,大批女性藝術家出國留學,並先後返國(不像之前少數能出國者,均長期滯留海外),或密集往來於留學地與台灣之間,成為解嚴前後乃至1990年代,甚至跨越21世紀,台灣藝壇重要的一股力量。這些留洋女性藝術家,一方面致力吸納西方前衛藝術思潮,另一方 面,又試圖保有或發揚故土文化的某些特質,成為猶如音樂曲式中的複弦和鳴,是 台灣當代藝術發展中值得留意、觀察的一個特殊群落與現象。

展覽中九位留洋女性藝術 家的年齡介於1955至1971年次之間,除英年早逝的謝貽娟(1967-2017)外,均 正值盛年的創作黃金時期;而其藝術表現,也在當 代藝壇受到相當的重視與肯定。同室展出,頗可呈顯一定的美術史意義,值得關注。

1950年代中期出生的池農深(1955-)、薛保瑕 (1956-)、徐畢華(1957-)、鄭麗雲(1959-)等 人,廣義上來說,屬於戰後嬰兒潮的世代。1949年 自中國撤遷來台的國民政府,一度被西方國家稱為 「垂死的政權」,歷經韓戰衝擊,重新取得美國在戰略上的重視,站穩了腳步;更經歷1958年八二三 砲戰的考驗,暫時維持住海峽兩岸的平衡,並展開 社會、經濟的重建。這批屬於戰後嬰兒潮世代的女 性藝術家,出生於台灣社會逐漸安定的時代,第一 波現代繪畫運動,如五月畫會、東方畫會開始萌動、活躍,同時卻也是白色恐怖籠罩的時期。不過,對尚屬童稚的這些女性藝術家而言,白色恐怖 並不具直接的影響力。

隨著經濟起飛,到了她們逐漸成熟,即將步入社會的時刻,台灣也走到政治解嚴的前夕。她們在社 會正逢激變的期間出國,也在學成之後快速返國, 投入解嚴後社會力大幅迸發的當代藝壇,並迅速獲 得注目與肯定,甚至取得重要位置,可謂是幸運的 一代。

年齡最長的池農深,也是留洋經歷最豐富的一 位。1983年先赴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版畫與繪畫系學習,1985年畢業;1987年便轉往德國柏林藝術大 學自由繪畫系繼續學習,1992年取得該校藝術碩士 學位;期間於1988年還一度進入威爾斯卡地夫藝術 學院進修版畫,並於1991年成為蘇聯莫斯科蘇里克 夫藝術學院訪問藝術家。

池農深的創作也和留學經歷一樣豐富,除版畫及不同媒材的平面創作之外,也投入紀錄片的導演工 作。2003年,曾以「葉蕾蕾傳奇」榮獲第五十一屆 哥倫布國際電影電視節的紀錄片大獎;近年更以揭發中國活體器官摘除的紀錄片「活體超市」震驚社會。

池農深此次參展的作品類型,包括油畫、水墨和 版畫,展現藝術家多元的關懷與能力。她的油畫多取材自城市與建築意象,具一種光與速度的跳躍感和不確定性,水墨則流露一種自然的迷離與變動;版畫同時表現前述油彩與水墨的雙重趣味。池農深的創作顯然和她長期旅行的經驗有關,帶著一種吟 遊詩人的瀟灑與敏銳。

薛保瑕是一位學者型的藝術家,畢業於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美術系。在短期任教國中後,也在1983年 (和池農深同年)赴美留學,先入知名的紐約普拉 特藝術學院,直到1995年取得紐約大學藝術創作博士學位返國。面對發展已逾百年的抽象藝術,如何 繼續走下去,始終是她創作的關懷課題。她的作品 充滿思維的辨證與媒材、形式的探索;早期的作 品,以抽象生物形體的結構暗示精神性的訴求,給人一種糾結、不安的聯想;2010年之後的作品,則轉為明亮、開朗,猶如春雨之綿密、夏林之深邃、 秋山之濃重、冬雪之飄蕩。此次展出囊括各時期之 作品,尤為難得。

徐畢華大學時期就讀於政大教育系,但熱愛繪畫 的她在1987年赴美,攻讀加州柏克萊大學藝術研究 所,主修藝術史;1989年再入波士頓美術館學院主 修繪畫,正式投入藝術創作。徐畢華的作品同樣以 抽象形式為主,但相對於薛保瑕的綿密、濃重,顯 得較為優美、舒緩,給人心靈的放鬆感。熱愛自然與音樂的她,在創作中獲得生命的安定與提昇;創作之於她,就是一種修行。此次展出,她嘗試由平面跨向立體,在展場中裝置一艘船體,藍白相間的色彩,意圖引導觀眾進入她「空寂處見流行」的「道」的世界。

鄭麗雲的創作也取材於自然與道家思想。1981年自國立台灣藝專畢業後,在1982年赴美,先入華盛 頓州立大學,1983年再轉入紐約州立大學,最後獲 得藝術碩士學位,並長期定居美國。由於殊異的創 作表現,獲得當地社會的肯定,獲獎無數,作品長 期在美國駐外使館展出。1999年之後,鄭麗雲的創 作開始在台灣密集出現,特別是以刮刻細線形成的 「海洋」系列,乃是對台灣這個四面環海的故鄉的一種擁抱。她稱這種在未乾暗沉顏料上刮刻出較明 亮底色的細線,進而形成波動、流瀉律動感的創作方法,是一種「從黑暗到光明」的過程。近年來, 她也以類似的手法,開展出花卉系列的作品,深獲 觀眾的喜愛。

1960年代出生的,另有謝鴻均(1961-)、董心如 (1964-)、謝貽娟(1967-2017)、王淑鈴(1968-) 等人。前二人留美,後二者留英。

謝鴻均和前提薛保瑕有著幾乎完全相同的學習經歷,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於1989年前往美國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獲得創作碩士,1995 年再獲紐約大學教育學院藝術研究所創作博士。相對於薛保瑕深具思辨的學者型傾向,謝鴻均溫婉細 膩的個性,從性別議題的視角切入,爆發巨大的 創作能量。她的早期作品帶有人體肌肉、骨骼的 暗示,近期則加入如藤蔓般的植物圖象,乃至幾何 圖形的並置,是當代頗具代表性的中生代女性藝術家。

同樣留學美國,1994年自普拉特藝術學院取得碩士學位的董心如,亦透過抽象風格表達對自然世界的歌頌,從海洋、植物、動物、月光等意象的捕 捉,幻化成內心詩意的篇章,豐富的肌理、多樣的 技巧,有著女性特有的柔情與纖細。

常以藍色礦石粉末進行接近極簡抽象藝術創作的 謝貽娟,於1991年負笈英國倫敦,陸續完成英國皇 家藝術學院碩士及費爾茅斯藝術學院博士學位的攻 讀。思維細膩的她,除了一般人較為熟悉的藍色礦 石粉末創作外,舉凡油彩、粉彩、壓克力顏料,乃 至照相腐蝕等媒材與手法,均有涉獵。和多數留洋 女性藝術家一樣,她的「非空間」(None-Space) 理念,正是企圖結合東方禪學、西方哲學,以及人類心理與心靈的一種產物。可惜藝術家在2017年英年早逝。

王淑鈴年輕時曾受教於台灣現代繪畫導師李仲生,1990年代中期前往英國,1997年完成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學士課程,1999年獲皇家藝術學院繪畫碩士學位,長期生活、創作於英國與台灣。出生於台灣中部的王淑鈴,在創作中企圖結 合中國山水意象和西方抽象造形,開創出一種立基 於不同時空,與文化本質交錯的藝術語境,作品廣 被歐美重要美術館收藏。

九位藝術家中年紀最輕的洪藝真(1971-2011), 出生於1970年代,1991年赴英,先入安琪莉亞學院 美術先修班,1992年再入東倫敦大學美術系,並在 1997年獲碩士學位,同年,再入瑞丁大學,2002年獲該校創作博士學位。洪藝真的創作深受觀念藝術 與極限主義的影響,運用媒材原有的質感與特性, 進行開創與突破,開展出頗富禪思與靜觀特色的作品。

「複弦.和鳴」是1980年代之後台灣留洋女性藝術家的一個抽樣展,從這些女性藝術家敏銳、大膽、細膩又深邃的創作中,台灣做為一個世界文化交會的窗口,或許還有諸多可供持續檢視與深入探索的人文課題與藝術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