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耳畫廊

【日常與我們的小時代】Daily Lives & Our Little Times

  • 展期

    日期:2024-10-12 ~ 2024-11-10

  • 地點

    開幕:2024/10/12(六) 15:00;114台北市內湖路三段281號(耳畫廊)

  • 參展藝術家

    王冠蓁、江威儒、沈思坦、邱建仁、倪瑞宏、陳念瑩、陳慶銘、張子賢、黃少葳、黃華真、黃毓庭、溫佳寧、鄭帛囱、歐靜雲、蔡浚勝、盧芛、盧冠宏、簡翊洪

  • 日常與我們的小時代
    #human being
    潘娉玉/ 文

    與其說「日常與我們的小時代」是靈光乍現的展名,不如說它是一個水到渠成的名字。多年來看著這些年輕藝術家在不同階段個展中的發表,不禁想像他們作品之間可能的關聯性。

    觀察新世代創作,「日常」是許多年輕藝術家在創作上常常提出來的主題。在日常背後的訊息量是如此地龐雜瑣碎;有時不免會被視為某種自溺,或被認為僅僅是個人世界或是創作者自我中心百無聊賴的描寫;然而這是否有可能是某種刻版印象呢?藉由數位媒體的採集、串流連結,那些原本過去難以捕捉的微妙時刻,已經建構成無以數計的數位視網膜細胞。日常生活的碎片,在種種的撿拾、拼貼之中匯聚成整體,而這些日常生活的訊息,在創作者的組織下,如何重構出屬於他們時代的視野?

    心思細膩的觀眾或讀者也會發現,傳統上以「人物」為名的主題,在本展覽中被以“#human being”取代了。這也許是因為科技網路媒體的影響,也許是因為google地圖或是無人機所提供的鳥瞰視野,使創作者們除了微觀的、個體性的、自我內在的探索之外,也將他們對於人個別的、獨特性的觀察,與人類整體的生活文化聯繫起來。在日常生活的場景與各式各樣的當代媒體的觸發之下,對於微妙情緒的捕捉,或是情感、人際互動的描寫,心理或身分性別認同議題探索,以及對於人處境的關注等等,創作者們在作品中提出紛雜有趣的多樣視角。本展不只是試圖呈現這些藝術家如何理解觀看他們自己、也呈現他們如何觀察與他們同世代的人們。同時藉著由社群媒體Twitter以及Instagram,所使用的網絡標籤 “#”(hash tag) 的運算連結,暗示“human being”主題在數據演算中擴延的模式;當然這同時也標示了在這時代的人類,所擁有的獨特數據性特質。

    「日常與我們的小時代」可以有許多次展題,比方自然或人文的風景、文化、政治、歷史或社會與經濟等等。但“#human being”是「日常與『我們』的小時代」最核心的架構,也就是展題中的「我們」,這使得 “#human being”成為本展最為優先的次展題。而在“#human being” 次展題標籤之下,展覽中還有其他小標籤,這些小標籤並非分類的邏輯,而是如同社群媒體中的標籤,強調差異與獨特性、多重性、自我標示與流動性。

    在此次的展覽中,邀請18位,年齡層分佈自1981年出生到1998年出生的藝術家,希望可以透過他們的眼睛理解新人類的世界,以及如何為他們所屬的時代發聲。

    展出分為兩層樓,地面層的入口的兩側,由陳念瑩(1993~)與黃少葳(1998~)的作品為展題的「日常」破題,接著在獨立的展覽小間帶出有關“#human being”集體性圖像的是邱建仁(1981~)、黃華真(1986~)與溫佳寧(1994~) 三位藝術家的作品;前往地下室之前,王冠蓁(1991~)同時描寫集體與個體的「碎小集」系列,預示著心理層面的議題,在接續地下層畫廊展出的作品中持續發酵。

    【#日常生活 #敘事 #影像 #劇場】
    一開始走進畫廊入口,在展場的右手邊,展出的是陳念瑩的〈出餐過久〉(2020),她所描寫的,是我們再熟悉也不過的臺灣小吃店場景;那些可愛、亂中有序,並不需要出現在小吃店裝飾物,似乎描寫了小吃店主人的性格,原本對外開放的場所,模糊地變成了私人空間;觀眾意外地成為窺視者;當我們興致盎然地觀看著這精心安排的平面劇場,好似我們也與畫中的人物一起等著餐點,沉浸在窺探中而忘了時間。

    在〈出餐過久〉作品對面的牆面,是一系列由黃少葳的油畫組畫:〈穿襪子〉(2023)、〈後照鏡〉&〈手〉(2023)與〈火花〉(2024)共四件。每件作品的每一個畫面有可能是獨立的,也有可能是跳躍或連續的敘事。這些畫面,非常容易使我們想到手機拍攝的影像所呈現的親密視角,那些在過去也許我們很少會用珍貴相機底片去拍攝的角度或時刻,成為數位相機的新寵,在油畫顏料層層疊疊的詮釋下,成為微微地散發影像光彩的圖像。

    【#human being #影像 #鳥瞰 #信仰 #精神性 #數位原住民】
    接著隔壁獨立的展間,展出的是邱建仁、黃華真與溫佳寧三位藝術家的作品。在此相對於前面兩件特寫視角的作品,在這獨立展間中,鏡頭似乎被拉遠了距離,獨立的展間所展現的,是本展焦點,有關人類(#human being) 的集體性視角。邱建仁〈十二月的北風〉(2020)藉由對於影像的研究與繪畫媒介暢快淋漓的詮釋,描寫人類在存在、疏離與焦慮的集體現象,而黃華真〈滌濯時刻〉(2019)與〈雙恩〉(2021)則是試圖描寫聯繫著人們的情感、信仰的心理空間,以及對於精神性永存的想望;溫佳寧的〈人塔-II〉(2023)與〈四種步伐〉(2023)所呈現的則是數位網路空間當中所建構的數位原住民視野,激進地描寫人如何作為獨特性的存在,在黑暗與光明的交界處充滿新的生機。

    【#human being #情感】
    走出獨立展間前行,是王冠蓁的 「碎小集」系列。「碎小集」全部共有近百張,此次展出〈忘記丟掉〉、〈下次會更好〉、〈遛鳥〉、〈臨演〉、〈面罩〉、〈觀音像〉(2014-2020)六件不規則造型的作品。這系列繪畫混合著素描的書寫性與自由性,每一張畫布都有著因為內容所決定的不同大小與剪裁。藝術家關注在日常生活中,情緒或情感難以被表達或描述的片刻。在每一件小作品中,我們好像都可以看到那樣的片刻:在看來平凡正常、日常的場景或人物,都被放在某些邊緣的位置:正常/不正常、若無其事/悲傷、脆弱/危險、沒關係/焦慮。

    【#自畫像 #性別】
    到了地下樓層,可以明顯的感受到與地面層完全不同的私密與奇想的氣氛。包括簡翊洪(1988~) 、歐靜雲(1991~) 、江威儒(1992~) 、蔡浚勝(1998~)與張子賢(1993~)和倪瑞宏(1990~),以及盧芛 (1994~)、陳慶銘(1993~),都安排在這個區域;儘管「#自畫像」或「#性別」可能是他(她)們最大的公約數,但是所有的作品可能都還需要個別地再加上其他標籤:比方「#同志」、「#陰性」、「#神話」、「#情慾」、「#愛與死」、「#民俗」、「#戲劇性」或「#數位原住民」等等。

    簡翊洪〈精神病與虐待狂〉(2016)以複數性和多重的自我,描寫在情慾上掙扎之後的洞見,他如旁觀者一般觀看著自我,並且以幽默的態度面對生命艱難的習題。歐靜雲的〈森林裡的槍聲〉(2019)則描寫著複合性的自我戰爭、情感戰爭以及人類的戰爭,愛或絕望、生與死、善與惡,是人類永無止境的內在戰爭,藝術家在愛與批判中不斷自省。

    江威儒自二〇一五年至二〇一八年,進行數量相當多的同一尺寸自畫像的作品,本展所選出的兩件:〈自畫像-內在的聲音〉(2018) 與〈自畫像-陌生與抽離〉(2018)。這兩件作品充分展現藝術家自我內在的衝突與掙扎,無數個吶喊的自我成為他自己;還有撲朔迷離在陰影中重疊的自我與他者,一開始畫中好像是兩人相對,仔細一看,右側的人其實是兩個人的疊影所組成,眼神充滿著困惑,卻又意味深長地令人心碎。

    陳慶銘的自畫像〈長出來〉(2024)則是將自己畫成如同神話精靈一般的存在,宛如精靈清透的身體,由淺綠色輕盈的墨點構成;他試圖將他自己與自然生機和精神性聯繫起來,於是他的腳扎成植物的根,綿密地與土地結合在一起,描寫他渴望與自然成為整體的念想。而盧芛的〈巴比倫的婦人〉(2024)引用了聖經典故,並將自己的自畫像編入故事的題材中,自畫像中的她直面著觀眾,以優雅從容回應在傳統上,對於女性情慾不公平意見的桎梏。

    蔡浚勝喜歡借用民俗的形式與題材,表達他所看到的世界,他認為世界就是個大戲臺,大家都在戲臺上「搬戲」,而他描寫的景物皆是戲臺道具,所以在〈重慶南路〉(2022)這件作品中,公車變成像紙片道具一樣地被搬動,日常的小事便變得戲劇化起來;而〈弄龍〉(2022)這件作品,則是在民俗節慶的舞龍的場景之下,藝術家若無其事地描寫他的情慾與愛好;〈世間〉(2022)則是描寫創作者對於世間所有所獲、所愛的不安,一切終將灰飛煙滅,生死輪迴的愛與苦痛,禍福相依,該如何抉擇?

    倪瑞宏過往的創作,主要是以「網紅」的角色與概念,將自己設定為「仙女藝術家」,以詼諧嘲諷又具親和力的方式,切入大眾流行文化議題,而試圖揭露社會在真實中的奇幻面貌。此次展出〈一個誠實的人〉(2024) 與〈健康藝術創作推廣協會〉(2024) 兩件作品, 與過去作品的議題不太相同,她借用臺灣日治殖民時期的西洋建築形式,將「仙女藝術家」放在好像娃娃屋的敘事佈局中,並且跳出仙女的角色,審視作為女性、作為藝術家,在創作與人生種種的課題與處境。

    【#human being #素描】
    地下樓層的最深處是黃點點(1994~)的數位動畫、以及在展場中央展櫃所展出的鄭帛囪(1982~)的素描簿們(2006-2016)。他們將展覽重新帶回“#human being”的視角,描寫在生活四周的人們,與一樓展出的“#human being”作品相較,他們提出更為心理層面的視角。

    黃點點的Some previous stuff (2016-2018)是集結她數年的GIF短篇動畫而成,在動畫中,有點兒像又有點不像藝術家自己的人兒,變得更加地自信、勇敢、有趣、又無聊(沒錯!完全相反形容詞的並置),好像生活在真實的世界無法獲取的自由,都能在動畫中實現。而Fly eyebrow girl (2016)這件作品,同時包含著一首近於超現實主義的詩,使我們想起超現實主義對於夢境指涉。鄭帛囪一向以素描作為主要的創作形式,他總是待在咖啡店裡畫著素描,畫著他眼睛看到的事物,也畫著他從腦中浮現的事物。

    【#human being #Alien #數位原住民】
    相對於黃點點與鄭帛囪對於他者所描寫的“#human being”,盧冠宏(1994~)、沈思坦(1992~)與張子賢這三位藝術家,則提出一個同時關於人類、又非關人類的模糊領域。

    盧冠宏〈健康排毒〉(2018) 、〈非核家園〉(2024)兩件作品的靈感來源,是來自於疫情期間人們穿著化學防護服有關的種種視覺衝擊:距離、變異與沉重。在防護衣下人類的集體行動成為日常的奇觀。盧冠宏試圖描寫在如同末日的疫後,人們彼此更加疏離孤寂的景況。沈思坦的「烏頭人」系列,藉由創造虛構的人類族群,表達對既有人類群體的疏離感,而此次展出的〈世界塵埃接收中〉(2014),則顯現一種悲壯氛圍,一方面如同電影情節,拯救世界的任務總是落在新人類的身上,另外一方面如同又神話英雄,總是必須面對想要逃離的問題。而〈好想變成外星人〉(2019),所指涉的是社群媒體的奇觀、壓迫與疏離,藝術家以激進的行動隱喻,回應社群媒體的暴力與冷酷。

    張子賢此次所展出的作品,包括了〈張子男⋯⋯一個大貝殼被沖上岸了!!!〉(2019)、〈一朵雷雲從頭頂路過〉(2019)、〈鬼抓人〉(2019)三件的系列畫作。其中「張子男」造形的來源,是先用社交應用程式Zepeto,掃描名畫家波利切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 1482-1486)的畫作之後,所產生的藝術家本人3D虛擬形象。張子賢再以一系列畫作詮釋「張子男」所處的虛擬世界。而這個虛擬形象「張子男」,成為他畫中的女主角,在數位世界中具有流動的身分與性別,擁有在現實所不易擁有的自由與變異的向度。

    【小結:】
    在疫情期間,特別能夠感受到維持過往的日常生活,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日常如同空氣或是健康一樣,我們總是視為理所當然;只有失去它時,我們才能理解擁有它的美好,與擁有它的困難。
    疫情之後,許多的問題更是排山倒海而來:氣候變遷、反全球化、右派崛起、新科技媒體,區域戰爭以及國際地緣政治的緊張,幾乎每一件事都牽動著世界上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氣候災難、移民的遷徙、民生通膨、資源的掠奪或分配不均、產業變革與工作機會的新挑戰等等。日常不僅僅只是生活的碎片,日常更是時代的眼睛,而這些年輕創作者們提出他們眼睛的所見,引領我們看見我們所處的小時代。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日常與我們的小時代 Daily Lives & Our Little Times
    展覽日期:2024/10/12-2024/11/10
    開放時間:四、五 13:00 – 18:00;六、日 11:00 – 18:00;其他時段採預約制
    開幕:2024/10/12(六) 15:00
    展出地點:114台北市內湖路三段281號(耳畫廊)
    藝術家:王冠蓁、江威儒、沈思坦、邱建仁、倪瑞宏、陳念瑩、陳慶銘、張子賢、黃少葳、黃華真、黃毓庭、溫佳寧、鄭帛囱、歐靜雲、蔡浚勝、盧芛、盧冠宏、簡翊洪

耳畫廊 日常與我們的小時代

推薦展覽

view all

耳畫廊

【風景依然-吳松明個展】

日期:2024-09-07 ~ 2024-10-06|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