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 IS/IN LAND: 台蒙當代藝術游牧計畫】

  • 展期

    日期:2017-07-20 ~ 2018-09-23

  • 地點

    112 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 參展藝術家

    藝術家們

  • 來自阿爾泰山白雪包裹的崇高之冠閃耀著;
    湛藍蒼穹之下綿延著無盡的處女地景;

    高貴的群峰似乎聳立在遠方;

    而靈魂最終得以在漫無邊界的原野中尋得平靜;

    這裡…就是我的故土…


    這是蒙古詩人那楚克道爾吉(Дашдоржийн Нацагдорж)於1963對其故鄉的描繪

    2017年11月,來自台灣「奧賽德工廠」的朱筱琪及高森信男等人聯絡我,並提議展開以「Is/In Land」為題的台蒙當代藝術交換計畫。我馬上喜歡這個概念,因為「土地」在當下的蒙古是項急迫的議題。我同時也好奇蒙、台雙方兩個地域的藝術家如何對有關土地使用的經濟、社會、政治及環境方面提出巨大的差異。若和台灣這座被海洋圍繞的微小島嶼相比其人口密度,蒙古雖然是台灣的53倍大,但卻是只有300萬人口的內陸地域,人口是台灣的7.7倍少。即使擁有這些不同及經濟上的落差,雙方似乎在土地使用上共有類似的議題。

    在「Is/In Land」一展中,蒙古當代藝術支持協會(MCASA)推薦了六位優秀藝術家的作品:恩和泰文.歐其爾巴特、圖古勒杜爾.庸登獎策、達瓦吉爾格勒.差希克爾、甘祖格.瑟德巴扎爾、恩和寶勒德.頭米德希爾夫和穆刻播樓爾.甘播爾德。他們代表了年輕世代的蒙古藝術家,亦是1990年壓抑的社會主義系統崩解之後,獲得更大藝術自由的第一批受益者。他們童年時經歷了嚴苛和混亂的時期,當時國家正在進行政經及環境上的變革。在「Is/In Land」中呈現的作品將會述說和土地相關,於經濟、靈性及道德上的關係。

    —甘圖雅.巴丹嘎拉夫

    蒙古和台灣看似差異極大,一者是內陸、一者是島嶼,但卻都同時孤懸於地理及歷史的角落。本計畫企圖讓雙方年輕藝術家交流,除了展覽和專業領域的討論之外,我們也鼓勵藝術家們透過這次機會,親身體驗從未見過的地景和文化:兩位蒙古藝術家將於台北展覽開幕後前往太魯閣部落駐村;而台灣藝術家也會在烏蘭巴托展覽的前後期間,前往草原地區研究。這次計畫也許是台蒙間首次當代藝術的交流計畫,但我們希望能藉此啟發大家對亞洲的新想像。

    —高森信男

關渡美術館藝術家們台蒙當代藝術游牧計畫 IS/IN LAND

推薦展覽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