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
鐘有輝,《清心能量 Fresh Energy》, 2014 ,併用版、紙張 Combined Methods。(記者 譚竣鴻/編輯)
-
2/31
林雪卿,《光華 Splendor 》, 2005 ,併用版、紙張 Combined Methods。(記者 譚竣鴻/編輯)
-
3/31
林雪卿,《俯仰之間-心瀾 In a Flash-Tide of Mind》, 2012,併用版、紙張 Combined Methods。(記者 譚竣鴻/編輯)
-
4/31
鐘有輝,《比勁 Rivalry 》,1984, 絹印、紙張 Silkscreen, Paper。(記者 譚竣鴻/編輯)
-
5/31
林雪卿,《逍遙遊 Journey of Carefree》, 2005,併用版、紙張 Combined Methods。(記者 譚竣鴻/編輯)
-
6/31
林雪卿,《聽潮 Listen to the Tide 》,1995 ,綜合媒材、畫布 Mixed Media。(記者 譚竣鴻/編輯)
-
7/31
林雪卿,《聽潮 Listen to the Tide 》局部,1995 ,綜合媒材、畫布 Mixed Media。(記者 譚竣鴻/編輯)
-
8/31
鐘有輝,《新曲 New Song》(左),1993 , 綜合媒材、木板 Mixed Media。《昇平 Pease 》(右),1993, 綜合媒材、木板 Mixed Media。(記者 譚竣鴻/編輯)
-
9/31
鐘有輝,《昇平 Pease 》(左),1993, 綜合媒材、木板 Mixed Media。《提昇 Promotion》(右),1993,綜合媒材、木板 Mixed Media。(記者 譚竣鴻/編輯)
-
10/31
林雪卿,《俯仰之間-怡然 In a Flash-Inner Pease 》,2010,併用版、紙張 Combined Methods。(記者 譚竣鴻/編輯)
-
11/31
有璽藝術空間現場展覽一隅。(記者 譚竣鴻/編輯)
-
12/31
有璽藝術空間現場展覽一隅。(記者 譚竣鴻/編輯)
-
13/31
鐘有輝,《能量傳遞 Energy Transfer 》,2014,併用版、紙張 Combined Methods。(記者 譚竣鴻/編輯)
-
14/31
鐘有輝,《能量傳遞 Energy Transfer 》局部,2014,併用版、紙張 Combined Methods。(記者 譚竣鴻/編輯)
-
15/31
鐘有輝,《能量傳遞 Energy Transfer 》局部,2014,併用版、紙張 Combined Methods。(記者 譚竣鴻/編輯)
-
16/31
鐘有輝,《平安 Safety》(左),1985,銅板、紙張 Copperplate, Paper。林雪卿,《蟬蛻 Metamorphosis》(右),1995,併用版、紙張 Combined Methods。(記者 譚竣鴻/編輯)
-
17/31
林雪卿,《蟬蛻 Metamorphosis》局部,1995,併用版、紙張 Combined Methods。(記者 譚竣鴻/編輯)
-
18/31
有璽藝術空間現場展覽一隅。(記者 譚竣鴻/編輯)
-
19/31
鐘有輝,《攀升 Rising》, 2018,蝕刻版、紙張 Etching, Paper (Soft Ground)。(記者 譚竣鴻/編輯)
-
20/31
有璽藝術空間現場展覽一隅。(記者 譚竣鴻/編輯)
-
21/31
有璽藝術空間現場展覽一隅。(記者 譚竣鴻/編輯)
-
22/31
與會來賓藝術家廖修平致詞。(記者 譚竣鴻/編輯)
-
23/31
藝術家林雪卿致詞。(記者 譚竣鴻/編輯)
-
24/31
藝術家鐘有輝致詞。(記者 譚竣鴻/編輯)
-
25/31
有璽藝術空間現場開幕式人潮。(記者 譚竣鴻/編輯)
-
26/31
有璽藝術空間現場開幕式人潮。(記者 譚竣鴻/編輯)
-
27/31
有璽藝術空間現場展覽一隅。(記者 譚竣鴻/編輯)
-
28/31
有璽藝術空間現場展覽一隅。(記者 譚竣鴻/編輯)
-
29/31
有璽藝術空間現場展覽一隅。(記者 譚竣鴻/編輯)
-
30/31
有璽藝術空間現場展覽一隅。(記者 譚竣鴻/編輯)
-
31/31
有璽藝術空間現場展覽外觀主視覺。(記者 譚竣鴻/編輯)
-
展期:2018-12-02 ~ 2019-01-27
地點:有璽藝術空間
參展藝術家:鐘有輝,林雪卿
-
版畫界的珠聯璧合佳侶鐘有輝、林雪卿,應台北有璽藝術空間的邀請,將於2018年12月2日至2019年1月27日聯袂舉行「對畫.對話」作品展。
鐘林兩位畫家耕耘台灣現代版畫四十餘年,持續創作、研究並推廣。1974年與另外八位藝術家共同創立「十青版畫會」,在「二七四版畫工作室」聚會創作。1995年,在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成立版畫中心,是台灣最早的版畫中心,也是全國唯一版畫教學與推廣機構。2006年,在台藝大成立版畫藝術研究所,打造為學術研究與國際交流的平台。2014年成立台灣師範大學國際版畫中心,每年舉辦國際迷你版畫邀請展,由國際版畫家主持示範講座,培訓版畫師資,帶動更多版畫人才。
畫家鐘有輝的版畫以微小但生命力強韌的草、葉為主要符號,長期觀察草葉在大自然時序交替中的細微變化,藉由草葉之形,賦與重疊豐富的色彩,運用透明疊套的技法,部分配合手繪,層次堆疊,華麗繽紛,充滿正向的朝氣與自信。近年加入大自然的陽光、風、水、能量等元素,畫面更靈動,充滿生機。
畫家林雪卿的作品,細膩精緻,靈活運用優雅、律動的木紋,時而似海面水紋,又似雲海漩紋,自然表現出可天可地可海的多層次空間的氣勢。畫面中常見的象徵代號蝴蝶、蟬、貝殼,隱喻着嚮往自由、蛻變。近年以女性流轉起伏的身體曲線入畫,沈靜大氣,俯仰於遼闊天地之間。
兩位昔為同窗,師承相似,朝夕相伴,一起悠遊於版畫數十年。這次在有璽舉行「對畫.對話」作品展,可以看出兩位的畫風同中有異,各領風騷。亦由於長期從事版畫教學,推廣版畫,提攜後進不遺餘力,兩位在台灣版畫界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
有璽藝術空間位於台北市松山區三民路136巷26號,電話02-2761-2881。開放時間:週二到週日上午11時至下午6時,週一休息。開幕茶會訂於2018年12月2日(週日)下午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