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
《試鏡表格》時永駿個展展場照(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2/24
作品《輸送帶》(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3/24
作品《輸送帶》局部(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4/24
作品《試鏡表格》(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5/24
紙本複合媒材系列作品(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6/24
作品《成為一份子》、《雞蛋》(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7/24
作品《成為一份子》局部(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8/24
作品《背影》(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9/24
作品《障礙賽》、《白馬》(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10/24
作品《家庭劇院》(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11/24
作品《蠶絲被》(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12/24
作品《蠶絲被》局部(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13/24
作品《房客貼紙》局部(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14/24
作品《天台上的舞台》(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15/24
作品《天台上的舞台》局部(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16/24
作品《偷窺》(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17/24
紙本複合媒材系列作品(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18/24
《試鏡表格》時永駿個展展場照(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19/24
《試鏡表格》時永駿個展展場照(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20/24
紙本複合媒材系列作品(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21/24
《試鏡表格》時永駿個展展場照(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22/24
紙本複合媒材系列作品(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23/24
展場入口處, 作品《門前》(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24/24
(記者 筠爾、家馨/編輯)
-
試鏡表格 Resume|時永駿個展
展期|2021.01.08–02.06
地點|伊日藝術計劃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新明路86巷1號
時間|Tue. – Sat. 13:00 – 19:00 週日、一休館
-
伊日藝術計畫,喬遷至新空間的第一檔展覽-《試鏡表格》時永駿個展。此次個展的作品除了藝術家全新創作的系列外,另展出了一系列時永駿在2004年的紙本複合媒材系列作品。此檔展覽就跟伊日藝術計畫新的空間一樣,充滿驚喜,讓人讚嘆連連,使人佇足在展場不捨離開。
文/取自 伊日藝術計畫
我總是搞不清楚我的出生時辰,好像是中午、又聽說是黃昏。這件事情不是很重要,只是在朋友們聊起上升星座時,我就得不到那個真實的解答了。最後索性就從2個時辰的答案裡挑一個自己喜歡的,這還比去戶政事務所調閱正確的出生時辰來的實際。
在一個凡是包裝的日常裡,人類行為變得真假難辨,所處的環境也可以是虛擬的。假裝扮演一個討喜的角色,即使那個角色也是假的,那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起來得是符合你心裡的樣子,或者是符合別人想看見的樣子。唯一真實的是那些私密的個人資料:姓名、年齡、性別、身高、三圍、鞋號、瞳孔顏色;就像是一張個人履歷表格。每天面對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都是一場場的試鏡,需要達到那個設定好的人設,才能得到那個角色,所以得使盡全力來揣摩好這個角色。
如果有「理想生活準則」的標準,那麼還算是一件好解決的事:可以把自己的日常依照準則的設定逐一實踐,照著討喜的標準執行就行了,真假完全不在考量範圍內,反正也沒什麼人真的在乎。只是,那些偏離真實的理想人生,最後成為一種主流,直到你滿意之前都得繼續假裝下去。畢竟連原先真實的個人資料也都能輕鬆地改變,瞳孔顏色早就不再是你出生時的那個顏色,就連性別也能照自己的喜好改變了,「真實」這件事就顯得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