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陳依純,《進入世界系:地球防衛少年》,複合媒材、單頻道動態影像、雙頻道動態影像、影像裝置、影像、繪畫、翻譯文件,10分,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2/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陳依純,《進入世界系:地球防衛少年》,複合媒材、單頻道動態影像、雙頻道動態影像、影像裝置、影像、繪畫、翻譯文件,10分,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3/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陳依純,《進入世界系:地球防衛少年》,複合媒材、單頻道動態影像、雙頻道動態影像、影像裝置、影像、繪畫、翻譯文件,10分,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4/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陳依純,《進入世界系:地球防衛少年》,複合媒材、單頻道動態影像、雙頻道動態影像、影像裝置、影像、繪畫、翻譯文件,10分,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5/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陳依純,《進入世界系:地球防衛少年》,複合媒材、單頻道動態影像、雙頻道動態影像、影像裝置、影像、繪畫、翻譯文件,10分,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6/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東冬.侯溫,《3M—三件正在發生的事》,錄像、裝置、行為紀錄,尺寸依場地而定,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7/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東冬.侯溫,《3M—三件正在發生的事》,錄像、裝置、行為紀錄,尺寸依場地而定,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8/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東冬.侯溫,《3M—三件正在發生的事》,錄像、裝置、行為紀錄,尺寸依場地而定,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9/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東冬.侯溫,《3M—三件正在發生的事》,錄像、裝置、行為紀錄,尺寸依場地而定,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10/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陳呈毓,《雲氣平衡》, 錄像裝置,14分25秒/4分40秒,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11/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陳呈毓,《雲氣平衡》, 錄像裝置,14分25秒/4分40秒,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12/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陳呈毓,《雲氣平衡》, 錄像裝置,14分25秒/4分40秒,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13/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陳呈毓,《雲氣平衡》, 錄像裝置,14分25秒/4分40秒,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14/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鬼丘鬼鏟,《近古代臨摹》,錄像裝置、現場表演檔案、行動草稿銅板蝕刻、歷史檔案照片,尺寸依場地而定,2017。(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15/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鬼丘鬼鏟,《近古代臨摹》,錄像裝置、現場表演檔案、行動草稿銅板蝕刻、歷史檔案照片,尺寸依場地而定,2017。(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16/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鬼丘鬼鏟,《近古代臨摹》,錄像裝置、現場表演檔案、行動草稿銅板蝕刻、歷史檔案照片,尺寸依場地而定,2017。(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17/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鬼丘鬼鏟,《近古代臨摹》,錄像裝置、現場表演檔案、行動草稿銅板蝕刻、歷史檔案照片,尺寸依場地而定,2017。(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18/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郭俞平,《我的胃裡沒有午飯,脖頸在尋覓陽光,腦子求索著愛情,靈魂裡有慌亂,心裡則有一股刺痛。》,聲音與複合媒材裝置。物件含樹枝去皮染色、木櫃、球拍、地毯、羊毛、頭髮、臘、琉璃、陶、小冊子,尺寸依場地而定,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19/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郭俞平,《我的胃裡沒有午飯,脖頸在尋覓陽光,腦子求索著愛情,靈魂裡有慌亂,心裡則有一股刺痛。》,聲音與複合媒材裝置。物件含樹枝去皮染色、木櫃、球拍、地毯、羊毛、頭髮、臘、琉璃、陶、小冊子,尺寸依場地而定,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20/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郭俞平,《我的胃裡沒有午飯,脖頸在尋覓陽光,腦子求索著愛情,靈魂裡有慌亂,心裡則有一股刺痛。》,聲音與複合媒材裝置。物件含樹枝去皮染色、木櫃、球拍、地毯、羊毛、頭髮、臘、琉璃、陶、小冊子,尺寸依場地而定,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21/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郭俞平,《我的胃裡沒有午飯,脖頸在尋覓陽光,腦子求索著愛情,靈魂裡有慌亂,心裡則有一股刺痛。》,聲音與複合媒材裝置。物件含樹枝去皮染色、木櫃、球拍、地毯、羊毛、頭髮、臘、琉璃、陶、小冊子,尺寸依場地而定,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22/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賈茜茹,《「大勇街25巷,」》,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2016-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23/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賈茜茹,《「大勇街25巷,」》,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2016-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24/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賈茜茹,《「大勇街25巷,」》,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2016-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25/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賈茜茹,《「大勇街25巷,」》,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2016-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26/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饒加恩,《計程車》,有聲UHD解析彩色錄像,79分32秒,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27/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饒加恩,《計程車》,有聲UHD解析彩色錄像,79分32秒,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28/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饒加恩,《計程車》,有聲UHD解析彩色錄像,79分32秒,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29/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饒加恩,《計程車》,有聲UHD解析彩色錄像,79分32秒,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30/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饒加恩,《計程車》,有聲UHD解析彩色錄像,79分32秒,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31/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饒加恩,《計程車》,有聲UHD解析彩色錄像,79分32秒,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32/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邱子晏,《小城故事》,影音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材,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33/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邱子晏,《小城故事》,影音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材,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34/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邱子晏,《小城故事》,影音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材,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35/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邱子晏,《小城故事》,影音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材,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36/36
2018台北美術獎入選作品。邱子晏,《小城故事》,影音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材,2018。(記者 林侑澂/譚竣鴻/編輯)
-
時間:2018/12/22-2019/3/31,週二至週日9:30-17:30,週六至20:30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電話:02-2595-7656
-
「臺北美術獎」為臺北市立美術館主辦的年度藝術競賽展,自1983年開館首次舉辦以來從未間斷,累積多年的籌辦成果,見證臺灣當代藝術的活躍發展,力求發掘優秀之藝術創作者,並鼓勵富有獨特性與時代精神之作品,是國內具前瞻性、指標性的視覺藝術獎項。「2018臺北美術獎」於12月20日(四)下午三點半舉行開幕記者會暨頒獎典禮,14組藝術作品於280件遞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由藝術家王連晟作品《閱讀計畫》榮獲本屆首獎,獲得獎金新臺幣55萬元並得於北美館舉辦個展機會;五組優選獎得主分別為于軒、走路草農/藝團、林羿綺、張允菡、張紋瑄;而邱子晏、東冬.侯溫、鬼丘鬼鏟、陳呈毓、陳依純、郭俞平、賈茜茹、饒加恩八組藝術家則獲頒入選獎,上述作品將自2018年12月22日至2019年3月31日於北美館三樓展間展出。
【首獎】王連晟
【優選】于軒、走路草農/藝團、林羿綺、張允菡、張紋瑄
【入選】邱子晏、東冬.侯溫、鬼丘鬼鏟、陳呈毓、陳依純、郭俞平、賈茜茹、饒加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