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
《梁月個展|網紅-不真實的真實》展覽現場。(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30
梁月,《網紅-之五》,146 x 112 cm,油彩,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3/30
梁月,《網紅-之五》細節,146 x 112 cm,油彩,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4/30
《梁月個展|網紅-不真實的真實》展覽現場。(記者 方筠爾/編輯)
-
5/30
梁月個展《微光非我》以及《文化.創新.平衡1》系列作(由右至左)。(記者 方筠爾/編輯)
-
6/30
梁月,《微光非我1》,50 x 50 cm,複合媒材,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7/30
梁月,《微光非我2》,50 x 50 cm,複合媒材,2018。(記者 方筠爾/編輯)
-
8/30
梁月,《微光非我3》,50 x 50 cm,複合媒材,2018。(記者 方筠爾/編輯)
-
9/30
梁月,《文化.創新.平衡1》,50 x 50 cm,複合媒材,2018。(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0/30
梁月,《文化.創新.平衡2》,50 x 50 cm,複合媒材,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1/30
《梁月個展|網紅-不真實的真實》展覽現場。(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2/30
梁月,《網紅-之四》,146 x 112 cm,油彩,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3/30
梁月,《網紅-之三》,91 x 72.5 cm,油彩,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4/30
梁月,《虛幻與真實的平衡點》,91 x 72.5 cm,油彩,2018。(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5/30
梁月,《不符比例的存在感》,72.5 x 60.5 cm,油彩,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6/30
梁月,《活在虛擬世界》系列作品,60.5 x 41 cm,複合媒材,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7/30
梁月,《活在虛擬世界1》細節,60.5 x 41 cm,複合媒材,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8/30
梁月,《活在虛擬世界2》細節,60.5 x 41 cm,複合媒材,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9/30
梁月,《生命在虛幻中流失》,60.5 x 41 cm,油彩,2018。(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0/30
梁月,《花開花謝》,177 x 112 cm,油彩,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1/30
梁月,《隱藏自己》,30 x 30 cm,複合媒材,2018。(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2/30
梁月,《隱藏自己》細節,30 x 30 cm,複合媒材,2018。(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3/30
梁月,《隱藏自己2》,72.5 x 50 cm,複合媒材,2018。(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4/30
梁月,《隱藏自己2》細節,72.5 x 50 cm,複合媒材,2018。(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5/30
梁月,《聽不到真實》系列,30 x 30 cm,複合媒材,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6/30
梁月,《聽不到真實》系列,30 x 30 cm,複合媒材,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7/30
梁月,《聽不到真實1》細節,30 x 30 cm,複合媒材,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8/30
梁月,《聽不到真實2》細節,30 x 30 cm,複合媒材,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9/30
梁月,《我們在資訊中找出路》,60.5 x 72.5 cm,油彩,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30/30
梁月,《我們在資訊中找出路》細節,60.5 x 72.5 cm,油彩,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日期:2019/6/12-7/21
地點:藝時代畫廊
開幕茶會:2019/6/16|14:00
開幕講座:2019/6/16|15:00
與談人:梁月、陳貺怡 教授
-
網紅-不真實的真實|梁月個展
網路的盛行開啟了新的時代,有了網路訊號,透過螢幕便可以拉近陌生社群,擴大眼界。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以外,卻也形似一層屏護,在和陌生人生活零距貼近之際,但又能躲在網路世界的背後,隱藏所有的真實面貌,扮演不屬於自己的角色。
於是我們被假象包圍,當有一天假象破碎,亦是考驗來臨的時刻,直指內心。短短幾秒,路人也能被瞬間被捧上顛峰,而從火紅熱搜墜落至無人問津,誰又有把握逃離。成名與淘汰只在剎那。快到讓人難以面對。當掌聲不在,當熱潮消退,年輕的心是否能夠平靜接受?
「網紅」個展,每一幅作品中,都有張臉,每雙眼睛都述說著各異的狀況。梁月所創作的畫面是美,但是在美的背後卻隱藏了不真實的真實。「網紅」,代表你,代表我,代表每一個想要被看見的人。人的內心都有被注目的渴求,但是在成名背後所需要付出的代價與不安、而在為迎合眼光而被包裝過後的假象裡,還能夠找到自己嗎?
(文/藝時代畫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