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公館:羅智信個展《不存在的蝸牛SNAILS (NOT INCLUDED)》- 城市交際文化的反射
2019-07-25|記者:方筠爾
-
1/35
谷公館「不存在的蝸牛SNAILS (NOT INCLUDED)」展覽現場。(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35
藝術家羅智信展出作品《訊息》以及《同步水槽》。(記者 方筠爾/編輯)
-
3/35
羅智信,《訊息》,每個60 x 90 cm,鏡子、UV印刷、金屬框、樹脂、香菸,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4/35
羅智信,《同步水槽》,尺寸可變,水槽、龍頭、儲水桶、馬達、水管、水果、碘溶液,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5/35
羅智信,《同步水槽》細節,尺寸可變,水槽、龍頭、儲水桶、馬達、水管、水果、碘溶液,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6/35
藝術家羅智信作品《訊息》以及《同步水槽》。(記者 方筠爾/編輯)
-
7/35
羅智信,《訊息》,每個60 x 90 cm,鏡子、UV印刷、金屬框、樹脂、香菸,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8/35
羅智信,《同步水槽》細節,尺寸可變,水槽、龍頭、儲水桶、馬達、水管、水果、碘溶液,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9/35
谷公館「不存在的蝸牛SNAILS (NOT INCLUDED)」展覽現場。(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0/35
羅智信,《Self portrait as 1,2 1-2 chat 》,80 x 100 cm,畫布、碳粉、樹脂、染料,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1/35
羅智信,《Self portrait as 1,2 1-2 chat 》細節,80 x 100 cm,畫布、碳粉、樹脂、染料,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2/35
羅智信,《濕球》,20 x 70 x 19 cm,金屬層架、物件拼貼,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3/35
羅智信,《濕球》,40.5 x 45 x 15 cm,金屬層架、物件拼貼,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4/35
羅智信,《濕球》細節,40.5 x 45 x 15 cm,金屬層架、物件拼貼,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5/35
羅智信,《濕球》,22.5 x 45 x 15 cm,金屬層架、物件拼貼,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6/35
羅智信,《濕球》,22.5 x 45 x 15 cm,金屬層架、物件拼貼,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7/35
羅智信,《濕球》,31.5 x 50 x 19 cm,金屬層架、物件拼貼,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8/35
羅智信,《濕球》,28 x 25 x 15 cm,金屬層架、物件拼貼,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19/35
谷公館「不存在的蝸牛SNAILS (NOT INCLUDED)」展覽現場。(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0/35
谷公館「不存在的蝸牛SNAILS (NOT INCLUDED)」展覽現場。(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1/35
羅智信,《即使他們從未相見》,25 x 50 cm,畫布、碳粉、樹脂、染料、西瓜籽、鏡面指甲油,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2/35
羅智信,《即使他們從未相見》細節,25 x 50 cm,畫布、碳粉、樹脂、染料、西瓜籽、鏡面指甲油,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3/35
羅智信,《即使他們從未相見》,20 x 20 x 20 cm,樹脂、染料、西瓜籽,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4/35
羅智信,《即使他們從未相見》,20 x 20 x 20 cm,樹脂、染料、西瓜籽,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5/35
羅智信,《即使他們從未相見》細節,20 x 20 x 20 cm,樹脂、染料、西瓜籽,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6/35
羅智信,《More Stream 》,91 x 116 cm,畫布、亞甲藍做成的顏料,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7/35
羅智信,《More Stream 》細節,91 x 116 cm,畫布、亞甲藍做成的顏料,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8/35
羅智信,《Verbatem?verbatom?4》,27 x 35 cm,畫布、碳粉、樹脂、威爾剛、蝸牛(包含在作品中),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29/35
羅智信,《Verbatem?verbatom?4》細節,27 x 35 cm,畫布、碳粉、樹脂、威爾剛、蝸牛(包含在作品中),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30/35
羅智信,《Muro Elote》,28 x 35 cm,畫布、玉米黑粉菌做成的顏料,2018。(記者 方筠爾/編輯)
-
31/35
羅智信,《Muro Elote》細節,28 x 35 cm,畫布、玉米黑粉菌做成的顏料,2018。(記者 方筠爾/編輯)
-
32/35
羅智信,《Muro Elote》,28 x 35 cm,畫布、玉米黑粉菌做成的顏料,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33/35
羅智信,《Muro Elote》細節,28 x 35 cm,畫布、玉米黑粉菌做成的顏料,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34/35
羅智信,《水、麥芽、啤酒花、米、酵母》,水、麥芽、啤酒花、米、酵母、文字地板、金屬收邊條,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35/35
羅智信,《水、麥芽、啤酒花、米、酵母》,水、麥芽、啤酒花、米、酵母、文字地板、金屬收邊條,2019。(記者 方筠爾/編輯)
-
展覽期間 Duration | 2019.7.13 - 2019.9.8
展覽地點 Venue|谷公館(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1號4樓之2)
開放時間 Time|每日11:00-19:00 (週一公休)
-
你擠入谷公館,這裡像是一場家居派對的後半夜。
水、麥芽、啤酒花、米、酵母是熟悉的成分表,相信你在哪看過。地板稍微黏著鞋底。但這裡沒有酒精,只有半熟悉半陌生的氣味。上述的材料灑在地板上。就觀念的層面上來說,它們正在變成啤酒。無論是這裡的空間感、時間感、觸感、氣息——一些人讚嘆——只有這裡才真正稱得上公館,在此出入的人群總是很有意思。
不過,這次派對沒邀請蝸牛。幸好如此。向朋友說起時,我總是不知道該用「him」還是「her」來稱呼。話說回來,雌雄同體是人類強送給蝸牛的生殖二元論。實際上,它們陰暗、潮濕、帶有生長的氣息,更是珍饈與美容化學材料。
相對於蝸牛,亞甲藍則是敏感、細膩,卻又朝晴暮雨,只能觀賞,不能品嚐。指示劑是鍊金術發展成現代生物化學時啟用的視覺材料。它也是派對常客需要學會的生存技能。告訴你吧,有些事情只發生在廁所——在尿池或洗手台。選擇藍或是紅?那一瞬間的色彩變化總是牽動人們的神經,太美妙了。
***
假設你來晚了,谷公館空無一人。
你可以自由體驗這個室內場景,就像你前一夜在陌生公寓裡醒來那樣。你會對鏡自照,至少先確認你自己在這個深夜中的真實性,再來才會開始觀察鐵架子上的香水,是陽性還陰性?一旁應是他的收藏品,有點沾著灰,還帶有陶土製作時潮濕的氣息。
***
羅智信最新個展「不存在的蝸牛」是城市文化的綜合(synthesis)和反觀(reflection)。藝術家的不良物質主義(ill-materialism)從觀念藝術的傳統發展出來。相較於後者總是傾向用寥寥簡筆勾勒出觀眾感知和現代藝術機制的關係,羅智信更像是在編舞。他注意到,無論是再抽象的化學、電流、材質標籤,總是有些善於社交的人們可以不斷地解構這些詞彙的原意,並插入各種性和權力的巧妙暗示。人際化學反應的創造性,也有反推回藝術的時刻。
關於羅智信
羅智信(1984)出生於臺灣苗栗,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現居住與工作於臺灣台北。日常物件的使用是他創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主題。他擅長重組與拼貼物件背後來自日常的意義與內容,運用雕塑、裝置與影像等媒材企圖實驗與探索現成(readymade)概念的可能性,將之擴及用以形容人們生活的樣態、模式與軌跡。
關於谷公館
谷公館於2008年成立,為台北新一代畫廊的代表之一。藝術家與展覽主要由幾部分組成:以台灣新一代當代藝術為基礎,銜接入中國華人當代藝術,再延伸至亞洲當代藝術,包括東南亞與日本當代藝術等。在國際當代藝術語言的前提下,思考本地文化脈絡下的文化特質,以反映出今日的面貌。畫廊致力於與藝術家對話與共進,在每次的展覽中靈活地提出新的可能,以最適切的切入點,探討藝術家創作中的核心主題,呈現出作品的本質面貌。
(文/谷公館)
熱門圖輯
熱門圖輯
view all《試鏡表格》-時永駿個展
2021-01-21|記者:筠爾、家馨
王道銀行基金會2020【構圖‧臺灣】視覺藝術創作徵件入圍聯展
2020-06-18|記者:方筠爾
大觀藝術空間:《解形的光影》梁育瑄個展
2020-06-15|記者:方筠爾
白色記憶藝術空間【迴音The Echo】洪明爵2020創作個展
2020-05-04|記者:方筠爾
大觀藝術空間:《千分之一風景》顏群個展
2020-04-27|記者:方筠爾
雅逸藝術中心「另一個美好的日子」-張瓊方、印德拉•多迪 雙個展
2020-04-20|記者:方筠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