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
全國文化會議 文化風向球 唐鳳篇
2017-04-032442
撰稿人:陳乃慈|攝影、剪接:黃嘉達
數位科技與文化藝術,兩者似乎有極大的差異,卻在生活中彼此連動影響;除了加速文化的大量傳播,數位科技還能提供什麼協助呢?文化風向球第一支影片專訪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探討數位科技與文化的關聯。
數位發展造成資訊大量流通,消弭各種文化的差異,也讓原本針對單一領域制定的施政方向產生改變。唐鳳認為,目前政府能協助的,是促進不同文化領域互相交流,保持多元,但也互相理解。從開放政府到文化事務的溝通 唐鳳長期推動「開放政府」概念,目前進行中的有「政府資料開放平台」以及「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兩個網站。前者讓政府資料公開化;後者讓民眾透過網路提出需求,一步步實現由下而上的有效提案。
唐鳳說明:「我們從地方的角度出發,了解地方的需要;從中央的角度了解能夠配合做什麼事情。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形成有意義的政策。」
過去有民眾在平台上對古蹟自燃的議題進行連署;去年也有網友認為高中生睡眠不足,提出上學時間延後的提案,通過後等待教育部回應。在設定政策的過程中,會與聯署人、提案人共同討論,確保沒有誤解民眾意見的情況,透過公、私部門與民間人士的共同參與,進行意見的溝通傳遞。
開設虛擬實境 文化溝通新角度
唐鳳在入閣前,曾支援三井倉庫討論案的360度錄影。她觀察,雙方都使用平面的PPT進行討論,裡頭的圖片只有專業建築師能夠理解,一般民眾反而不易進入狀況。
唐鳳認為可以利用3D建模與虛擬實境技術,讓參與者感受不同提案的情境:「我認為大家實地去感受過以後,才會理解事情的原委;而不是有到過那個地方的人,像瞎子摸象般,以不同角度訴說事情,這樣的討論就比較難聚焦。」
在紛雜的聲音裡,讓各方意見能夠聚焦、相互溝通,往往需要長時間磨合。借鏡其他領域的經驗,或許能為討論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單元系列
聯合數位文創
藝文直擊|聯合數位文創:吉卜力動畫手稿展
2019-01-31|攝影剪輯:方景財|採訪編輯:譚竣鴻11834
「悠遊風景繪畫-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特展」佈展幕後花絮
2018-12-27|攝影剪輯:湛雲天|採訪編輯:譚竣鴻4736
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開展倒數
2018-06-28|非池中藝術網3949
藝文直擊|聯合數位文創:小小建築師-創藝沙雕&安藤忠雄工作坊
2019-01-31|攝影剪輯:方景財|採訪編輯:譚竣鴻3437
更多影片
view all單元系列
view allvideos
聯合數位文創
videos
2017年全國文化會議
videos
【池中藝週報】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