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熱門影片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移動之錨】4/14直播

2017-04-251040

參展藝術家|王焜生,張韻婷,佘文瑛,柯念璞,許家維,陳嘉壬,陳長志,郭俞平,張惠笙,周育正,劉威延
移動之錨-遊與牧的藝術與生活實踐
高千惠 / KAO Chien Hui

介入藝術社會的論壇計畫
論壇作為一種展演,甚至課程作為一種實踐,已是參與式藝術的類型。1868 年成立的芝加哥藝術學院,是美國早期建立參訪藝術家計畫(Visiting Artists Program,簡稱VAP) 的藝術機制。它在1951年即透過維可斯基( Flora Mayer Witkowsky) 的捐贈基金,具體地設立一個參訪藝術家專案。主持計畫團隊尋找當代具有代表性藝術實踐者和思想者,透過各種講座、放映、演出、對談和閱讀,使這個計畫成為城市主要的當代藝術公共論壇。此類的參訪藝術家計畫是短期交流性質,約邀前來的藝術工作者不是留下其有形的作品,而是在VAP的設計下,以工作坊的批評、圓桌論壇等方式,讓學生接受到世界有名講者的跨領域薰陶。因屬公共性,此專案亦獲得伊利諾州藝術文化局(Illinois Arts Council Agency) 和國家藝術基金(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的補助。足見,具有參訪藝術家的思想與技藝交流,已被視為一種公共人文資產。

在當代藝術社會中,遊牧式藝術工作包括了自主性與非自主性的生活型態選擇。從客座、參訪到兼任的不同生活與創作型態,藝術工作者的生存空間,成為人類文化社會學的一個可研究對象。情境視覺之展以外,「移動之錨:藝術遊牧者的論壇」關注到一個更大的藝術現實生態與藝術創作中的遊牧與探索精神。它期待能有更多藝術社會的團體加入,從不同生存與生產的角度,討論全球化的今日,處於遊牧、遷徒、流浪狀態的想像與現實,以及生存之道。此四個介入社會性與教育性的論壇主題為:
1. 不確定的自由邊界-藝術社會中,遊牧行者的精神與現實
2. 他方織夢-創作中的遷徙族群與其藝術表現
3. 駐外與在地-據點創作者的情境與處境
4. 無機(制)烏托邦-新世代自由創作業者的夢想與現實

就策展理念而言,這四個拋出的藝術生存課題是開放的,但也可能在互動下變成閉鎖的。如果論壇是一個自由的劇場,所有參與者的演出與互動形成了一個活動的腳本,這個在教育性的藝術學校發生之論壇,是否要循規蹈距,還是要場域操作︖也將還諸於教育機制與介入者的關係。可以確定的是-這不是代理性的展演與發言(Delegated Performance) ,或是集會式的計畫,而是介入者面對己身的生存課題後的論述或聲音。而根據差異性的誕生與否,我們亦期待能「感知」到移動之錨與其藝術社會的關係與能量。

「移動之錨」論壇
時間:2017.4.13~2017.4.14|地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
場次/日期/時間/形式/主題方向
1/ 2017.4.13 / 13h30~15h00 / 演講 / 不確定的自由邊界-藝術社會中的遊牧行者之精神與現實
2/ 2017.4.13 / 15h30~17h30 / 座談會 / 他方織夢-創作中的遷徙族群與藝術表現
3/ 2017.4.14 / 15h30~17h30 / 座談會 / 無機(制)烏托邦-新世代自由創作業者的夢想與現實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移動之錨遊與牧的藝術與生活實踐

單元系列

【藝文直擊 | 2017】

29 videos
view all

更多影片

view all

藝文影音

藝壇焦點|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人因風景特展

2018-05-29|攝影剪輯:方景財|採訪編輯:方景財3265

藝文影音

藝文直擊|有章藝術博物館:灰色地帶—作品的現場性

2018-05-07|攝影剪輯:方景財|採訪編輯:陳乃慈3930

單元系列

view all
29

videos

【藝文直擊 | 2017】

220

videos

【池中訪談】

41

videos

【池中人物面對面】

101

videos

【池中藝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