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展覽活動

藝文直擊|2018大內藝術節:Should We Play

2018-10-12|攝影剪輯:湛雲天|採訪編輯:王玉善3373

「大內藝術特區」位於台北市大直、內湖一帶,全台畫廊密度最高,為台灣第一個藝術特區。區域內分佈眾多台灣科技公司總部、電視台、豪宅、知名國際飯店,位置鄰近台北市中心,近十年間畫廊進駐呈倍數成長。

「大內藝術節」是由台北市大直區和內湖區畫廊業者、藝術機構自2014年起籌組發起,歷經五年來的組織、發展,已成為台北市最具代表區域性的視覺藝術節活動。2017年,大內藝術特區正式成立「臺北市藝術產業協會」,串連區域內各藝術中心、文化機構、藝術網站公司,每年持續舉辦大內藝術節。

「大內藝術節」歷年來,以規劃公眾參觀導覽、學術講座、藝術電影、公共藝術設置,作為社會與藝術的連結,以提供廣大民眾更開放、生活化的藝術欣賞體驗。同時藉由藝術節的效應,持續推動台灣新媒體藝術的展覽與欣賞,促進社會大眾對於新媒體藝術的理解,並推廣新媒體藝術的收藏概念、國際規格。

2018年,本屆大內藝術節邀請知名新媒體策展人曾鈺涓,延續大內藝術特區聯合策展模式,規劃四個主題展場及一場跨領域劇場:尊彩藝術中心、學學、秋刀魚藝術中心、大觀藝術空間、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策展人曾鈺涓以活潑輕鬆且具有反思的主題「Should We Play?」作為核心議題,「Play」指的是玩,是遊戲,是啟動,而隨著時代更迭、科技進步中變化,數位時代的play鍵,帶領眾人進入幻境。然而,「玩」逐漸被視為玩物喪志的行為,我們沈溺於數位載具所帶來的歡愉,存在於真實與虛擬的混雜生活,也在玩樂與工作的共存情境中,尋找慰藉。在此藉由「Should We Play?」這個提問,引導民眾重新反思展覽的四個子題,子題一:「過渡幻境」重返遊戲記憶,以繽紛的想像世界喚醒曾有的潛在空間,呼應混雜的現實情境中之空虛感。子題二:「記憶客體」尋回潛在空間中的過渡客體,它是創造記憶,遊戲所依賴的主角,卻在時間的更迭中被遺忘,成為漂流的記憶。子題三:「放空現實」思考個體面對現實情境中的責任,如何在生活中,調適與放空自己的情緒,尋回玩的想像與保存記憶。子題四:「閃動瞬間」以光影與機械結構的閃動與聲響,重拾兒時記憶並呼應數位時代的科技造景。希望民眾透過展覽討論「玩」的記憶,希冀能重啟「玩」的期待與想像。

作為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的所在之地,「大內藝術節」連續五年著重新媒體藝術的推廣交流,今年同時邀請到活動規劃人翁淑英策劃一系列「新媒體藝術」主題論壇及工作坊,為回應「Should We Play?」此一主題,分別以〈Should We Know?〉、〈Should We Collect?〉、〈Should We Curate?〉,以及〈Should We See?〉作為周邊活動規劃的子題,邀請國際策展人、藝術家與藝術機構談起「亞洲當代藝術趨勢觀察」,分享「淺談新媒體藝術的收藏、保存與再現」,重拾記憶回溯起「新媒體藝術前世今生」,觀賞「影人Astrid Lindgren影展」,最後透過「新媒體策展工作坊」,給予對新媒體藝術有興趣的民眾或藝術產業相關人士,專業且超值的藝術饗禮。

2018年大內藝術節精采可期,除了有豐富的主題特展、巡迴導覽、藝術講座及影展,更串連台北市展演活動,如「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市重要文化活動「白晝之夜」等,大內藝術區內的多數藝術中心、藝文單位將在藝術節期間聯合展出多元精采的藝術展覽及週邊活動,提供民眾在10月份盡情享受台北市獨特、前衛時尚的藝術生活Style.

臺北市藝術產業協會 理事長:陳菁螢
臺北市藝術產業協會 執行秘書: 修天容
藝術節執行總監:修天容
專案執行: 陳佳暖
執行團隊:陳偉馨、伍麗穎、楊涵宇、李育容、周耀俊、楊智凱、曾韻倫、林子翔、李玉珊

主辦單位:臺北市藝術產業協會、大內藝術特區
協辦單位:臺北市文化局、1905國際人權電影節、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台灣畫廊產業史料庫、2018關渡雙年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執行單位:臺北市藝術產業協會
媒體合作:今藝術、非池中、當代藝術新聞
贊助單位:e-go台灣租車旅遊集團、財團法人臺灣文創平台發展基金會
特別感謝: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藝數網、尊彩藝術中心、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藝科
● 主展場策展人:曾鈺涓

經歷
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專任副教授
台灣女性藝術協會常務理事,榮譽理事長,第十屆副理事長
台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
數位藝術基金會監事
台灣科技藝術學會秘書長

曾鈺涓,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研究方向為數位互動藝術創作與理論。1998年即開始從事數位藝術創。2002年開始,開始以網路互動形式進行互動藝術創作。2003年思考數位時代中「人」的存在狀態,以一系列作品討論此由科技構築的系統,集合眾人生活、生命與生存的所在。2003年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發表《Let’s Make ART》個展,是台灣第一個於美術館所進行網路及時互動創作。2007年獲國藝會第三屆「科技藝術創作發表專案」競賽榮譽。2011年獲文建會表演藝術團隊創作科技跨界創作計畫:《露希安娜娜的晚餐》,參與麻省理工學院,Leonardo國際期刊之國際數位藝術白皮書撰寫計畫。
2007年開始以女性藝術與科技藝術為主題的策展項目。2012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研究出版「生命的對話-陳澄波與蒲添生」(蒲添生雕塑紀念館編)一書,並參與Leonardo國際期刊之國際數位藝術白皮書撰寫計畫。2013年受邀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航藝術館舉辦個展,是該校2013 年度聘請短期境外專家重點專案,由北航文化與藝術傳播研究院主辦。2015年擔任JAGUAR科技藝術獎複賽與決選審查委員。2018年受邀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訪問學者。

● 藝術節主題論述

Play是玩,是遊戲,是啟動
Should we Play?是一個提問。

颱風來時,大人擔心風雨造成的災害,小朋友卻能在漆黑中,隨著蠟燭的光,「玩」起影子遊戲,想像暗暝中的怪獸與故事。「玩」是每個人成長中曾有的快樂體驗,卻漸漸失去的能力。

「玩」什麼?也在時代更迭、科技進步中變化。從七巧板、跳房子、溜滑梯等,到今日的數位遊戲,虛擬實境與網路影音社群等。數位時代的play鍵,帶領眾人進入幻境,以語音/按鍵啟動的選項,如同阿里巴巴的芝麻開門,充滿魔性。然而,「玩」仍被視為玩物喪志的行為,我們沈溺於數位載具所帶來的歡愉,存在於真實與虛擬的混雜生活,也在玩樂與工作的共存情境中,尋找慰藉。1985年,波茲曼《童年的消逝》書中提出電視把生活的每個方面都變成了娛樂的形式,使得智力單一化。特克則在2011年《在一起孤獨》)提出線上線下的混合生活,使得人人更加孤獨。

我們應該玩嗎?

1971年,精神分析醫師溫尼考特《遊戲與現實》書中分析兒童的心理與成長,認為在玩遊戲時,小孩或成人才有創造力,也才能展現出整個人格;並且只有在有創造力的情況下,個人才能發現自我,此創造力會讓人覺得「人生是值得活下去」。雖然溫尼考特所研究的「玩遊戲」,是討論母親與嬰兒之間的關係,傳統遊戲場域中的行動。但是,他提出在遊戲中所產生的「潛在空間」,正是每個忙碌於生活的個體,所需要的介於外在現實與內在現實之間的遊樂場。誠如1794年席勒於《美育書簡》所言「正是遊戲、而且只有遊戲可以使人完整、使人能發揮其雙重天性」,遊戲正是指一種達到精神自由的方法。

在現實情境中,每個人被迫把自已變成社會機器中的小零件,擔負符合社會認同與階層身份的個體之責任,透過遊戲的行為與狀態,得到精神自由,才有可能讓我們面對外在現實,又無法逃離的困境時,獲得喘息與呼緩,解放讓心自由,獲得情感愉悅,同時也能擁有更具創造力的生活態度。

或許,該反問「為什麼不應該玩?」

展覽將以四個子題,子題一:「過渡幻境」重返遊戲記憶,以繽紛的想像世界喚醒曾有的潛在空間,呼應混雜的現實情境中之空虛感。子題二:「記憶客體」尋回潛在空間中的過渡客體,它是創造記憶,遊戲所依賴的主角,卻在時間的更迭中被遺忘,成為漂流的記憶。子題三:「放空現實」思考個體面對現實情境中的責任,如何在生活中,調適與放空自己的情緒,尋回玩的想像與保存記憶。子題四:「閃動瞬間」以光影與機械結構的閃動與聲響,重拾兒時記憶並呼應數位時代的科技造景。

Should we Play?討論「玩」的記憶,希冀能重啟「玩」的期待與想像。

參考資料:
1.波茲曼(2015)。童年的消逝(章艷譯)。北京:中信出版社。(Postman, N.,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Childhood Education, 1985)。
2.溫尼考特(2009)。遊戲與現實(朱恩伶譯)。台北:心靈工坊(Winnicott, D. W. , Playing and reality. 1971)
3.特克(2017)。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洪世民譯) 。台北:時報出版
(Sherry Turkle, Alone Together: 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 2011)
4.席勒(2018)。美育書簡(德文全譯本):席勒論美與人性。(謝宛真譯)。台北:商周出版。(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 Über die ästhetischeErziehung des Menschen : in einerReihe von Briefen, 1794)

● 藝術特區主題展 子題論述:

「過渡幻境」|尊彩藝術中心

「玩」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個潛在空間的中間地帶,在開啟嘗試與探索之中,在玩的動作與玩的對象物之間,體驗與感受。但是我們的知覺,卻不在中間地帶的裡面,也不在外面,而是處於一種介於裡面與外面的模糊之間,游移於真實與虛擬之間,暫時忘卻外在世界的紛沓混亂。心智進入解離的狀態,重返被遺忘的現實世界之外的生活,在忘卻真實中,跳出了空間與時間的束縛。

Should We Play? 討論「玩」的記憶,希冀能重啟「玩」的期待與想像,子題「過渡幻境」,重返遊戲記憶,以行動、想像與批判意識建構的幻境世界,喚醒曾有的潛在空間,呼應混雜的現實情境中之空虛感,帶領觀者進入藝術家的中間地帶。藝術家所創造的世界中,是一種潛在空間的塑造,透過虛實影像的幻境,在主觀世界與客觀事物之間擺盪,提供觀者回返「玩」的記憶的管道,重返已經遺忘,或被刻意遺忘的記憶。此被喚醒的,是曾經存有的潛在空間,呼應混雜的現實情境中之空虛感。藝術家在此幻境中,不僅試圖塑造與回返,也透過幻境中的繽紛歡愉,暗喻我們對於科技生活的無感,在以人為主體的數位體驗中,生活於虛實之間的,漸漸失去的想像能力。

⽥名璋在《存在的樣貌》《三朵花》中,透過身體的行動,重現已經消失的兒時遊戲場景,郭慧禪則是以3D 動畫《遊樂場》《鎖》,重塑童玩與遊樂場,二者都是在重新尋回幼年記憶的過程中,探討成長後的社會現實。阿⽊司的《深海型竹蜻蜓》則是帶領深海生物與人們,進入飛行幻想的飛行器,此夢境在洪詩婷《維奧拉: 旅行房間的意義》繼續飛行,一個女孩在如「愛麗絲夢遊仙境」般的奇異旅程中,尋找快樂,學會與自己的未來與過去相處。劉⾠岫與藝術團體「⼈嶼」透過幾何結構的流動色彩《水城市》系列作品,暗喻城市系統的交互關係,在觀看色彩流動中,引領觀者的思緒進入動態穿梭中。而陳依純與羅禾淋共組藝術團體「純禾作」,則以《隱形的方向-新加坡》將觀眾直接帶入奇幻舞台中,穿梭於都市空間,以隱形墨水進行街道塗鴉並透過光照尋找,邀請觀者參與進行一場突圍地實境尋寶遊戲;李⽂政《熊出沒》《台17》以電玩冒險場景的歡樂諷刺,在遊戲幻境中討論世界與生存的問題;林珮淳《夏娃克隆創造文件I 》透過3D檔案發展的造物者製造文件,展現智人意欲成為神人的企圖心。

「記憶客體」|學學

「玩」的過程中,我們會對某個物件,產生依賴感,成為抵抗焦慮的過渡客體。此過渡客體,在嬰兒時期,可能是媽媽的乳房,吸阭的手指頭;幼年時期,可能的泰迪熊,小棉被,小布娃。長大之後,我們漸漸變得理性,忘記過渡客體的存在,甚至覺得此過渡客體象徵著幼稚與幻想,急於拋棄讓自己成為理性的個體。我們開始在潛意識中,被各種刺激與新玩意吸引,在其中尋找慰藉,並開始遺忘。我們是否能如小王子一般,勇敢的離開小行星B-612與玫瑰花,拜訪了許多的星球與人物,在地球面對狐狸的邀約馴服,仍然依賴想念紅色的玫瑰花,而後不顧一切地回到小行星。

Should We Play? 討論「玩」的記憶,希冀能重啟「玩」的期待與想像,子題
「記憶客體」,討論過渡客體在生命中的意義,重新尋回潛在空間中與我們建立關係,創造記憶的客體。此客體產生於遊戲之中,並不是一個內在客體,而是一個確實擁有的客體,但是對我們來說它也不是一個外在的東西,而是依附於內在的外在客體。

以動物為記憶客體的對象物,是每個人幻想世界中的變種幻獸,可能是家中豢養的寵物,可能是動物園中的飛禽猛獸,可能是電玩世界中的魔力怪獸,可能是藝術文本中的神獸器物。羅惠瑜《美崙山的動物們》帶領觀者在夜間造訪美崙山上的動物世界,缺乏管理而肢體殘缺不全動物們,看似荒謬可笑,卻在夜間發散出魔幻的神力,動物們似乎在靜默不語中,觀察世界嘲笑世人。張嘉路的《果動物》則以幽默趣味的插畫風格,將水果與動物共組成為水果十二生肖與貓狗圖,以幽默笑鬧的手法,將記憶客體的形象,變成我們日常生活的開心果。

記憶客體在時間的更迭中,漸漸沈入每個人內心深處,甚至遺忘,數位工具成為藝術家喚醒記憶的介面。葉謹睿《液態蒙德里安》將原為單一存在的繪畫創作,以電腦程式解構其邏輯,再以網路為管道,讓觀者透過玩,再現屬於自己的經典名作,並進入自己是大藝術家的想像幻境中。在金啟平、吳冠穎《世界之島》中,以水母做為載體,攜帶著氣候與海洋溫度變化的世界資訊,滋養、繁衍並建構出資訊生命之地。在光影流動中,水母成為穿梭於時間夢境的記憶。

「放空現實」|大觀藝術空間

成長之後,每個人漸漸建立起自己的人生,但是在此成長過程中,「玩」成為忙碌生活中,最後被思考的事情,愛做夢的生活,成為年輕時候的記憶,「接受現實」成為最常聽到的勸慰之語。「接受現實」的任務,永遠沒有完成的一天,然而,何為現實?是我們透過感官得到的知覺印象,還是佛洛伊德認為的無意識為真正的精神現實?

Should We Play? 討論「玩」的記憶,希冀能重啟「玩」的期待與想像,子題
「放空現實」思考個體面對現實情境中的責任,如何調適與放空自己的情緒,尋回玩的想像,將生活的日常與責任變成「玩」的策略,在有意識的過程中,無意識的連結內在現實與外在現實,並將知覺印象轉化為一種精神自療的機制。

汪曉青透過遊戲共創的手法,邀請小孩一起討論,完成《母親如同創造者》作品中的物件選擇與配置。許惠晴則在維持教室秩序、創作自由與美術教育中,以遊戲方式邀請學生一起完成《抽象繪畫創作》《美B了》《秘密任務》《我不是外星人一號》。二位藝術家以開放共創,有意識地轉換責任成為創作策略。蔡佳礽《皮皮大冒險》則回應職場生活裡的單調無趣,以程式即時運算的動畫影像,呈現童年魔法消失的焦慮症。在顧世勇《時空封包》中,物的斑駁痕跡,顯現出物所呈現自外於我們目前所處時代的「自足性」時間,喃喃自語之間,傳遞出無確認訊息的存在意識,或許正是每個個體在世界之中的單調無趣與荒謬循環。面對現實情境中的徬徨,則在專職的塔羅牌算命師黃文琳的《命運交織的Live》中,與觀者互動抽取卡牌與解析中,呈現集體意識與個人命運的關聯性。或許我們應該一起哼唱郭佩奇《小小世界》,在與世界地圖融合變異的曲目中,重新回到兒時的遊樂園,重啟「玩」的單純快樂。

「閃動瞬間」|秋刀魚藝術中心

科技改變了「玩」的形式,介面中的世界,結合了聲光效果,互動控制的沈浸感受,我們浸淫在被數位科技所包覆的感官刺激中,迷失於虛擬的世界中,然而,我們也忽略了,「玩」是想像力馳騁,創造故事與詮釋意義的過程。

Should We Play? 討論「玩」的記憶,希冀能重啟「玩」的期待與想像,子題「閃動瞬間」,重拾兒時的記憶,將類比時代動手做的趣味帶入創作的過程,以maker(自造者)的精神為核心的作品意義,喚醒參與者與觀者的赤子之心,回返幼時的單純快樂,以光影與機械結構的閃動與聲響為作品表現主體,具景觀式的結構體成為風景,也呼應數位時代的科技造景。

江振維應用電子材料與電腦科技進行互動裝置設計與互動藝術創作,邀請學生們一起創作完成《神經元》,藉由實體動力機械的方式,透過硬體型態之資訊傳遞架構,驅動結構的動態變化,產生風力與聲音,也是生存在我們周遭的變種數位生物的集合體。胡縉祥、蔡秉樺《CyberCube》則以LED燈光的立方體結構,在燈光與聲音閃動間,產生虛擬與現實世界框架開始模糊的想像,並在意識混淆之間,提供精神現實的存在、逃離、融合、穿梭的可能性。三位年輕藝術家的科技裝置,一位帶領我們想像數位生物的存在方式,二位則帶領我們在閃動間穿梭時空,將現實空間重新定義為有機生命體。

周邊活動列表:
●  導覽活動
透過藝術巡迴巴士的方式,提供數場豐富的藝術導覽之旅。由專家、學者或藝術家親自導覽、解說藝術節展覽場域內各藝術展演活動,引領民眾走進巷弄私房景點與路線,讓大家更瞭解大內藝術特區的故事與氛圍。

第一場(開幕)
2018.10.06(六) 11:00-15:00
場地:大直-內湖畫廊
集合點:劍南路捷運站出口(美麗華)
人數限制:40名

藝術特區巡迴接駁車
2018.10.06(六) 16:00-18:00 (預計兩班車)
接駁地點|藝術特區會員展場
人數限制:25名/車
白晝之夜接駁車
2018.10.06(六)18:00、19:00 (預計兩班車)
接駁集合點|尊彩藝術中心廣場
人數限制:25名/車

第二場
2018.10.20(六)13:00-17:30
場地:內湖-大直畫廊
集合點:港墘捷運站出口
人數限制:40名

第三場(閉幕)
2018.11.04(日)13:00-17:30
場地:大直-內湖畫廊
集合點:劍南路捷運站出口(美麗華)
人數限制:40名

報名網址:https://goo.gl/forms/yMM3ollUqnH9fUkI2

●  藝術論壇
作為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的所在之地,「大內藝術節」有企圖地著重在對新媒體藝術的推廣,因此本屆藝術節的策畫,即邀請長期關注台灣新媒體藝術發展的策展人曾鈺涓以《Should We Play?》為名進行展覽策畫的主題,為回應此一主題的規劃,主辦單位分別以〈Should We Know?〉、〈Should We Collect?〉、〈Should We Curate?〉,以及〈Should We See?〉作為周邊活動規劃的子題。

第一場 Should We Know?
亞洲當代藝術趨勢觀察

隨著國際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中國經濟力的崛起,連動著關注當代藝術的板塊位移至亞洲地區。因此本座談希望透過來自不同國家,但不論是身處於亞洲或長期關注於亞洲當代議題的策展人,就他們的自身觀察為亞洲當代藝術市場、趨勢與觀點,為關心此議題的藝術家、藝術行政工作者、收藏家…,提出未來亞洲當代藝術趨勢一定要知道的觀察。

10.04 Thu.18:00-20:30
學學舞台 XUE XUE STAGE
主持人:羅秀芝Sandy Hsiu-Chih Lo(2018關渡雙年展策展人)
講者:
翰克•斯勞格 HenkSlager(荷蘭烏特勒茲視覺藝術與設計藝術學院院長)
芭拉•斯塔爾 Bala Starr(新加坡當代藝術研究所主任)
吳達坤 Dar- Kuen Wu(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策劃組總監)
陳擎耀 Chen Ching-Yao(台灣 藝術家)

●  採取「線上報名」,請參考網址:https://goo.gl/forms/xFY5VzHjWFoYxWPE2

合辦單位 Co-organizer:2018關渡雙年展 Kuandu Biennale

第二場Should We Curate?
新媒體策展工作坊

「新媒體藝術策展」是當代策展專業中具有跨學科、跨藝術類型與媒體的新顯學。尤其台灣近年來各地縣市政府紛紛推出各種型態的新媒體藝術活動,藉以吸引觀眾的目光;同時,文化部也推出各式跨領域科技藝術獎助、媒合、輔導等大型跨部會旗艦計畫,為此投注相當比例的資源。這種種的跡象,再再的說明了如果掌握了新媒體藝術策展的眉眉角角,即是掌握未來有志於此領域發展的先機。

10.14 Sun. 14:00-16:30
尊彩藝術中心1F Liang Gallery 1F
主持人:翁淑英 SuyingWeng(2018大內藝術節活動規劃人)
講者:羅禾淋 He-Lin Luo(2018台北數位藝術節策展人)
林羽婕 Yu-Chieh Lin(2018桃園數位藝術節策展人)
曾鈺涓 Yu-Chuan Tseng(2018大內藝術節策展人)

●  採取「線上報名」,請參考網址:https://goo.gl/forms/Eqg29TclukADxLEs2

第三場Should We Collect?
淺談新媒體藝術的收藏、保存與再現

過往博物館或美術館所關注與定義的“典藏”,強調在其收藏物件的真實性與原件性。但是隨著新媒體藝術創作的發展,科技載體的推陳出新,古典博物館學的典藏概念正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新媒體藝術如何收藏、保存與再現?不但考驗著前端博物館/美術館的研究人員,更是挑戰收藏家面對此一媒材收藏的決心,如何面對機械複製、串流載體日新月異時代的來臨,是未來所有有志於新媒體藝術收藏的收藏家、藝廊從業人員與藝術家們應該進一步交流的議題。

10.15 Mon. 14:30-16:30
王道銀行音樂廳 O-Bank Concert Hall
主持人:蘇珀琪(鳳甲美術館 館長)
講者:賈柏葉•德布朗格 Gabriel Desplanque(法國 藝術家)
余政達 YU Cheng-Ta(台灣 藝術家)
陳菁螢 Claudia Chen(尊彩藝術中心 總經理)
黃其玟 Chi-Wen Huang(其玟畫廊 負責人)
林子荃 Tzu-Chuan Lin(數位藝術基金會科技藝術典藏基礎計畫 國際交流主任)

●  採取「線上報名」,請參考網址:https://goo.gl/forms/xxFEy2eClggHJEr23

第四場Should WeKnow?
從生產到展示:當代視野下的台灣新媒體藝術

關於新媒體藝術、台灣新媒體藝術這個題目,從90年代開始就討論得非常多,舉辦數次大型的數位藝術節、研究展、畫廊展覽等,研究項目包括它的歷史、概念、關鍵人物、代表作品等等問題。然而市場的培育與支持,卻是一直以來少有被關注。
新媒體藝術創作如何與畫廊產業合作共同建立市場機制,開拓收藏範圍的眼界,觸探新媒體藝術的市場脈搏。

10.21 Sun. 14:00-16:30
尊彩藝術中心 Liang Gallery 1F
主持人:柯人鳳 Ren-FengKe(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 執行長)
講者:黃文浩 Wen-Hao Huang(數位藝術基金會 董事長)
蔡宏賢 Escher Tsai (Dimension+ 創意總監)
王俊傑 Chun-chieh Wang(台灣 藝術家)

●  採取「線上報名」,請參考網址:https://goo.gl/forms/YNIIqMtf4LAe3W2l1

合辦單位 Co-organizer: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 Taipei Art Economy Research Centre

●  周邊活動
第一場 Should We See?
Astrid Lindgren影展

你問一個瑞典男人為什麼他是女權主義者,幾乎每個人都會回答,他看《長襪子皮皮》長大。我們都知道社會性別是被塑造出來的,那麼,我們給孩子提供什麼樣的讀物,就決定了下一世代距離女權的實現有多近或有多遠。女權是1905國際人權電影節的焦點議題之一,希望以長襪子皮皮啟發更多的台灣朋友參與到以漫畫推動性別平等的國際運動中來。

場地:學學舞台 XUE XUE STAGE
11.01 Thu. 19:00《長襪子皮皮 PippiLångstrump》(1965,劇情片,導演 Olle 11.02 Fri. 19:00《阿斯特麗德 Astrid》(2014,紀錄片,導演 Kristina Lindström,84mins)
☆ 協辦單位:1905國際人權電影節

第二場 Should We See?
動態軸-跨領域劇場

以一個極其簡單的自我軸心/軸體出發,與環境,機器或其他人類交互的感知,產生的相互狀況關係。聲音不再被解釋為振動,而是成為相互作用的載體,其由生物體產生了作用取決於個體和其行爲裝態。通過聲響與行為之間的聯繫,通過將自身定位與周遭方向所觸及的領域:姿勢,聲音,聲音的空間感知及其多感官整合。

11.03Sat.15:30-17:00
場地:王道銀行音樂廳
統籌/作曲/電音設計:王思雅
影像/肢體:劉寅生
樂器演奏家/鋼琴:藍文吟
打擊:施美均
薩克斯風:林寬
古箏:許瑜恬

報名網址:https://www.o-bankef.org

2018大內藝術節Should We Play 曾鈺涓

單元系列

【藝鄉人】

3 videos

【藝鄉人】:陳傑強

2016-11-19|非池中藝術網3130

【藝鄉人】:雷強

2016-10-18|非池中藝術網4041

【藝鄉人】:李樂蓉

2016-10-27|非池中藝術網3123

view all

更多影片

view all

藝文影音

藝文直擊|2018大內藝術節:Should We Play

2018-10-12|攝影剪輯:湛雲天|採訪編輯:王玉善3373

藝文影音

藝壇焦點|2018大內藝術節:Should We Play 呈現全新藝術視野!

2018-10-05|攝影剪輯:湛雲天|採訪編輯:王玉善2931

單元系列

view all
3

videos

【藝鄉人】

55

videos

2017年全國文化會議

47

videos

【藝文直擊 | 2011】

157

videos

藝文直擊 | 2009-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