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凌,一位結合西畫技巧,體現東方藝術的大家,瀝舊淬新,將內心五感的體驗無限延伸至眼前的自然,用視線、呼吸、聽覺、觸感、味道重新塑造個人的Scene(景)。
有人用女性的身體去形容洪凌的景。那層層堆疊的霧氣白,籠罩著大筆滴灑的桃李粉,隱約閃爍在枝枒後頭兒的嫩芽青,垂掛在那剛碩的山石褐旁邊,據說是女性脖子後頭連接髮際的肌膚、是剛睡醒還帶點乾澀的唇、是脊椎後面那條淺淺的溝槽,是女性的呼吸、濕潤在吐氣。也有人用味道來替洪凌的景命名。濃的化不開的茄紫,角落邊那道膚白,從底部噴張的黑色線體,是廚房裡炒鍋中的飯香、是化妝台上那剛拆封的粉撲味、是墾丁海邊的細沙味兒。
洪凌放大他的五感去體會最純粹的美,用他的身體去書寫,解構了一般的景,拆卸了景的具象形體,卻含括更細微的空間流動、光影的閃爍、氣味的飄散,所以有人才說洪凌的畫作是氣候、是質感、是距離、是風。有別於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從淺意識的深層挖掘,滴灑在畫布上的創傷,洪凌的作品回歸到自身文化,表現出自在的生活觀點。我們不將其視為山水,而將他的畫面視為溫雅的反叛。
偉大的藝術是超越領域,並且會引起思想革命的。(村上隆,藝術創業論)
洪凌在創作上突破傳統景的既有概念,由寫實經過寫意而走向意象的表現主義,以自我的藝術之筆再現國畫與油彩交融之境,肇於自然,發於胸襟;。體用之間,革了媒材與主題的命,橫越了中西文化兩大領域,創新了一種根於傳統卻輕鬆寫意的藝術規則。
洪凌的自我堅持以及富含著中國文化強大的底蘊,讓其作品在1997年即獲得威尼斯雙年展評委會的肯定,站上國際舞台,奠定了自己的藝術地位。洪凌在追求藝術這條道路上,以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的態度,展現其淬煉精神;以其革命性的活力、交融題材與媒材的創造力,在這波風潮裡,蛻為呼峯喚語的藝術大師!
索卡藝術中心:【呼峯喚語】洪凌個展
-
展覽活動
藝文直擊|絢櫱之冀 — 林麗玲個展
2019-02-12
-
熱門影片
藝文直擊─台北當代藝術館:【熱身與超越-王喆個展】
2013-01-21
-
熱門影片
非池中藝術網│藝術線上學習:油畫創作 蘇憲法
2011-07-25
-
展覽活動
藝壇焦點|C-Lab: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
2018-11-13
-
熱門影片
非池中藝術網 | 開啟文化元:文化界提問總統候選人-第三場 馬英九1/5
0000-00-00
-
人物專訪
池中訪談|臺北市立美術館:林平專訪
2019-02-14
-
熱門影片
藝文直擊─ 展亘藝術中心:夏日常設展
2012-08-26
-
熱門影片
藝文直擊:【大英博物館珍藏展】:古希臘人體之美-精彩預告-B
201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