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活動
首都藝術中心 :【大化流形 劉國松個展】
2013-12-124813
參展藝術家|劉國松
劉國松的水墨作品,數十年來不斷地尋求突破,引起了海內外藝壇的關注,其中以他所提出「革中鋒的命」、「放棄毛筆作畫」的觀點,至今仍一直為藝壇討論。劉國松放棄了筆墨,但是卻在素材和技法、構圖上尋找新航路,但是這並不代表劉國松完全脫離了中國的傳統。相反地,劉國松轉而從中國繪畫的結構和氣勢中汲取營養,在作品表現出龐大的結構和獨特的空間安排。
劉國松所意欲破壞者,著重在於外在的形式與技巧,但是卻仍在傳統中多方汲取優點,試圖做出中西融會,重建新秩序,表現新視象的作品,在整體內涵上,仍然保留有濃郁的中國情懷。依著外形而表達情感與情緒的變化,以形寫形,由一個意象引發另一個意象,因此在他的作畫觀念裡,「任運自然,隨機變化」是最高指導原則。劉國松無意於山水,而形之於山水,正是道家講求自然的表現。所謂「得神而忘形」,而神韻必須依藉形象來傳達。「中國的文化精神,不離現象以言本體,不離自然,以言氣韻」。劉國松所謂「抽象意境的自由表現」的畫風,正是此一精神的彰顯。
雖然劉國松擅於掌握「動靜與虛實相生」的變化,但是在其作品中卻表現出圓融、平和的氣質,其本源也得溯及道家的思想。以道家的觀點,不難看出劉國松作品之中那份神形相融、圓融平和的超俗氣質。劉國松的畫作總予人一種自然圓滿、兼容並蓄的感覺,渾然一體地超脫於時空之外,這種純淨和諧的意境,也正是畫家在宏觀宇宙,盱衡自然之際,所表現「大化流形」的廣闊襟懷。
單元系列
【藝文直擊 | 2011】
非池中藝術網 | 藝文直擊:【2011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2011-08-29|非池中藝術網1986
非池中藝術網│藝文直擊:高美館【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特展】
2011-05-04|非池中藝術網2365
布查國際當代藝術空間:【喧囂敘譜】謝鴻均個展
2011-12-19|非池中藝術網2490
長流美術館:【本位‧對應‧李錫奇】
2011-08-25|非池中藝術網3746
更多影片
view all單元系列
view allvideos
【藝文直擊 | 2011】
videos
【藝鄉人】
videos
聯合數位文創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