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活動
伊通公園:【去你的未來】陳萬仁個展
2012-01-063192
參展藝術家|陳萬仁
唯有透過不斷的去重複某些歷程好讓自己悄悄的與這個世界妥協。
如果說這是篇對於作品概念上的陳述,倒不如說是某種經驗上的反射。
這是關於旅行、關於移動,潛伏在一種長時間的經過、帶走,與遺留後,我們所能夠看見的這些與那些。在作品之中,講述的是一個場景,它來自於移動中所被抓取住無意識流動的空白狀態,那些我們隨著捷運車廂擺盪、騎車等候紅燈與綠燈的頻率之間,悄悄的漠然流逝的那些碎末,我試圖在這些狀態內獲得一些什麼,在那樣空白之中的空白,重複的交替之中,擺脫這過去的記憶以及對未來的期盼;它代表的是那彎曲的人生態度,甚至是期盼可以找到一種方式,好讓自己可以跟自己和解。
那些若無重量般的淺薄瞬間,擁有著什麼?淺薄的日常是失落了什麼樣實際上的偉大才成為這個樣貌?那些看似抽象渺茫,其實再也具體不過,就像是鬼,我每天都怕鬼,鬼其實很具體,它扎扎實實的佔據在心理恐懼面,它是一種你對於黑暗,對於未知,對於不可掌握的抗拒,抽象嗎?一點也不。這東西,非常具體。
身為創作者,我試圖去尋找有效的語言、一種說話的方式,並不想將自己的作品陷入複雜討論或刻意刻畫深度,沒有所謂的嚴謹與不嚴謹的絕對爭論。就僅僅只是接受空虛與虛無;就也許只是創造一種極為日常的場景,任由影像的能力從流竄的影像之中突出,好讓那些稍縱即逝可以有一個空間被收納起來。
在白日將盡與夜幕交織之時,會有一段精靈偷跑出來的時間,我們稱之為「魔術時刻」(magic hour),這個時間通常只有短短的幾分鐘稍縱即逝。而我,便僅是試圖在每個時刻,尋覓它的蹤影。
單元系列
【藝文直擊 | 2016】
2016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篇
2016-03-25|非池中藝術網4504
大河美術 River Art:【看不見的倆個自己——劉哲榮個展】
2016-08-19|非池中藝術網3148
耿畫廊:【2016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2016-03-14|非池中藝術網4555
台新藝術獎大展:【藝術家面對面】京劇如何文學化?從《十八羅漢圖》談起 講座精選
2016-05-27|非池中藝術網5633
更多影片
view all單元系列
view allvideos
【藝文直擊 | 2016】
videos
臺北市立美術館
videos
【藝文直擊 | 2011】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