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展覽活動

台北市立美術館:【2013台北美術獎】

2014-01-032273

參展藝術家|黃博志,鄭崇孝,王仲堃
年度藝術界盛事-《2013台北美術獎》得獎名單正式公布,經過初審、複審、決審三階段評選過程,共12位∕組入圍決賽資格,主辦單位台北市立美術館在12月19日下午舉辦的記者會中,宣布2013年「台北美術獎」首獎由黃博志以創作計畫〈五百棵檸檬樹〉獲得,會中同時宣布5位優選獎及6位入選獎得主名單,這12組平均年齡29歲的藝術家作品將於12月21日起正式於北美館地下樓展出,形式涵蓋平面繪畫、攝影、綜合媒材裝置、錄像、概念與行為等多元形式,展期將至2014年3月16日止,歡迎各界前來親炙年輕一代創作者充沛能量的藝術表現。

《2013台北美術獎》頒獎典禮將在本週六(12∕21)於北美館地下樓展場舉行,預計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劉維公頒贈首獎「台北美術獎」1名,得主將獲頒獎座乙只、獎狀乙紙,以及獎金55萬元整;「優選獎」5名將各獲獎狀乙紙以及各得獎金12萬整;「入選獎」6名,則可各獲獎狀乙紙。同時,首獎得主並將在未來實現於北美館展出其個人展覽之機會。

《台北美術獎》自2001年開辦以來,徵件條件無限制參賽者年齡、參賽作品不分類、不分媒材、不限尺寸的開放規格,期望能藉由競賽機制呈現「台灣當代藝術新貌,獎掖獨特藝術風格與當代精神之創作」。今年為連續第13屆舉辦,多年來累積加上持續的檢討與革新,不僅展現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多元精彩內容,更反映時代的潮流與變遷,成為新一代藝術創作者展現個人實力與潛力的重要舞台。

本屆線上徵件期間為期9週(7月15日至9月12日止),共計245件作品符合參賽資格。以類別而言,共有平面作品126件(51%);立體雕塑類30件(12%)、影音複合媒體63件(26%)、其它類別共26件(11%);較去年相比,仍以平面作品的參賽比例佔多數,影音複合媒材則有相對增加的趨勢。

2013年度台北美術獎評審團由阮慶岳擔任主席,成員為高重黎、陳泰松、陳慧嶠、黃海鳴、蕭淑文、龔卓軍等共7位涵蓋創作、展覽策畫、藝術觀察與評論及藝術行政等專業領域人士。本年度台北美術獎延續2011年起的徵件條件開放創作團體參加競賽,唯個人與團體不得同時報名;在第二階段評審方式為向評審團口述表達作品理念以及展覽規劃;最後進入決選者須於限定時間內完成現場佈展,在第三階段評選再由評審團直接就展覽的呈現、內涵傳達與執行掌握度做評分。

評審團針對入圍總決選展出的12組作品,指出這些作品意涵都可能意指我們必須閱讀自身所處環境的「現實性」。就像是一種對現實主義的反思與批判,對於「進步的世界」這樣的想法,表達出正面迎擊的意識形態。然而,大部分作品都不算是嚴肅的藝術形式表現,但頗具有自我意識的一種天真評論。這群平均年齡29歲的年輕藝術家,不論用行動、勞動生產、文字、繪畫、影像,毫無疑問地將引導我們看見當代藝術的開放性,及見證勇敢冒險的當代藝術作品,是藉由一種對真實世界的熱情承諾。

《2013台北美術獎》首獎黃博志,近來致力於以藝術資源進行自我組織的計畫,主要探討農業生產與民生消費等相關議題,並與台灣企業如春一枝、可美特等合作,試圖藉由商業消費模式展開新的藝術表現態度。此次參選作品〈五百棵檸檬樹〉,以詩意的文字敘述,說明類似社會行動之計畫發想與內容,透過募款購買檸檬種苗,從種植、釀造檸檬酒且創立品牌的過程,表達對農業活動的長期關注與積極作為。

老家在新竹,出生於桃園的黃博志,於今日(12/19)假北美館進行的記者會中發表感言時,興奮說出:「我要當農夫了!」。他自述這項計畫,是他留意到在觀音、新埔、關西這三個地方,有4位農夫各自因不同理由不再耕種,因此三個地方、三塊休耕的農地上,不約而同都有幾顆疏於照顧的檸檬樹。黃博志想起他女朋友曾寫他的一句立志格言:「如果你有一顆檸檬,做檸檬汁吧!」,不過,黃博志想做的是檸檬酒(limoncello),他將以實際勞動行為,希望在未來徵集500位大眾,每位用5百元買下一個酒標,每個酒標的收益可供種下一顆檸檬樹,在荒廢的農田、三個地方、四個農夫以及5百顆檸檬樹,代表著無限的希望。他以這次參展的材料費用購買70株品種各異的樹苗,同時開始翻土整地,預計在2013年底種下第一批檸檬樹苗,第一塊要進行活化的土地將是位在桃園縣觀音鄉草漯村的休耕田。

黃博志探討著藝術家、作品、策展人、美術館、展覽、觀眾之間所存在商業?非商業的資源流動,他想利用所獲取的資源轉換為有效的工具。因此故事、技術、土地和農夫;或是轉換用來採集(如訪談)、耕種(如撰寫)、生產水果(如出版文字)。他認為資源流動可以不只是交易,同時是一種贊助與回饋,在這項計畫裡,在兩年後未來贊助的將是一個品牌的建立,回饋的是未來商品的一張張綠色酒標,還有一瓶瓶需要時間醞釀的檸檬甜酒。

評審團一致認為作品〈五百棵檸檬樹〉反應台灣當下社會對農業發展的關注,積極處理台灣當下農業生產及消費行為等問題,引起時代共鳴,具實驗特質的前瞻性與新意。同時肯定這件計畫與藝術家之前的創作脈絡相連貫,更表示值得鼓勵其透過這件作品表達對這個真實世界的想像,且細膩地處理個體與群體間的關聯。

這件如社會行動的藝術計劃表除以文字敘述呈現,黃博志也將藉由購買檸檬種苗、整地,以及從種植樹苗、釀造檸檬酒且創立品牌一連串實際的過程,具體行動對弱勢農業活動的長期關注與積極作為。評審團在黃博志所提出的創作概念的同時,且期待這件藝術計劃會有突破性的發展後續,包含:藝術家將以什麼方式有效處理作品與土地的連結;檸檬酒的生產過程如何以藝術語彙呈現等。

2013年「台北美術獎」選出一位首獎,同時選出5位「優選獎」,分別為王仲堃-作品〈另一種音景系列-樂透〉,透過樂透隨機取樣的概念,隱喻生活中不可預期的機會,並利用隨機排列的號碼編織聲響,試圖藉此置入感性元素,闡述人生機緣的美好一面。吳建瑩-錄像作品〈我的朋友〉及觀念裝置〈空地〉,強調藝術作品之開放性,其表現手法為邀請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眾接受訪談,藉由拍攝這部片子展開友誼鏈之串連行動,建立對話性的社群網絡。陳亭君平面繪畫〈日夢之所〉為拜訪計畫的一部分,透過實際訪談且參觀每位受訪者私人住所,再以繪畫形式呈現日夢之所的概念:「思想悠遊的意識場所」。郭俞平-作品〈延遲與凹洞〉,以文件、圖畫及單頻錄像形式,細膩刻劃中興新村因政治結構位移,由興盛至沒落的轉變以及當地居民複雜的感懷。鄭崇孝-繪畫作品〈第三次工業革命〉置入未來觀感,試圖針對能源耗竭議題提出想法,以一系列具普普風格的自畫像,描繪數十年後相關議題所形塑的社會景象。

同時展出的6位「入選獎」作品則包含:民生里民生里的創作計劃〈民生里民生里〉,探討消逝的公共意識與河川環境議題等;何昱達-〈24小時檳榔攤〉透過「擬像」及「再造影像」的概念,重現台灣在地檳榔攤的方格空間於美術館場域;張雍-〈雙數/MIDVA〉,藉由攝影與影像內容,記錄人與人之間細膩情感的連結;張永達的聲音裝置〈matrix.24 N°1〉與〈matrix.24 N°1〉,以地震震波轉換為聲音音波之形式,傳達對眼前自然災害、輻射問題的反思;黃于珊-〈不自然系列/看見‧看不見X系列〉描繪人經常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因環境影響,產生許多扭曲及迷失的行為表現與心理狀態;廖祈羽-〈小心〉以無情感的運鏡方式,試圖點出人在平順生活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失落情懷。

黃博志〈五百棵檸檬樹〉作品「B1中庭檸檬酒Bar」說明
展出地點:北美館地下樓中庭
說明:平日展出藝術家製作此計畫使用之果實、樹栽、以田邊農舍使用過的木材重製的吧台桌等。同時,藝術家為此次展覽計畫釀造8百瓶檸檬酒,每瓶70ml,預計可供3千名觀眾試飲。於限定時間內,由吧台服務人員提供檸檬酒試飲。
吧台試飲開放時間:週二至週五及週日下午1點至5點;每週六為下午1點至8點。
注意事項:年滿18歲觀眾於主展場閱讀作品後,可至吧台出示證明年齡之身分證件換取,每人每日限兌換一杯。
提醒您〈未滿18歲,請勿飲酒。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美術獎

單元系列

【池中人物面對面】

41 videos
view all

更多影片

view all

藝文影音

當代藝術訪談個展美術館

藝星藝術中心 — 鄭崇孝個展|小胖子

2022-03-15|攝影剪輯:蔣宇傑|採訪編輯:方筠爾4709

單元系列

view all
41

videos

【池中人物面對面】

55

videos

2017年全國文化會議

12

videos

聯合數位文創

17

videos

【藝言堂叩應區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