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術館:【雙城記-陸先銘、郭維國雙個展】
2015-01-299398
參展藝術家|陸先銘,郭維國
陸先銘和郭維國兩位年紀相近的中生代藝術家,皆為台灣當代藝術重要團體「台北畫派」與「悍圖社」的核心成員,但兩人的創作風格迥然不同。陸先銘的創作主題著重在生活環境所糾結的文化省思,試圖以創作積極介入社會脈動,落實在地人文關懷。而郭維國每個時期的表現手法到形式風格皆有所變化,但再再都展現了他精熟的油畫技法,以及對象徵與隱喻手法的巧妙應用,透過作品拼湊出個人情感、時代記憶和集體慾望。此次【雙城記-陸先銘、郭維國雙個展】,運用展覽的形式演繹了一場雙城記,分為【浮城過影】與【萬園有靈】雙展,兩位藝術家彷彿兩座相異的個體之城,相互重疊對話。
【浮城過影】展出陸先銘的作品,展現了城市現代化發展與個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也可感受到藝術家對大至城市歷史,小至市井小民的種種細膩觀察與人文關懷。〈路橋系列〉是他從上世紀90年代臺灣的城市建設迅速發展開始,聚焦於這座城市紛紛豎立的現代建築紀念碑,透過城市的建築痕跡,探究現代化城市看似冰冷疏離卻富含人文色彩的面向。本次陸先銘跳脫了本身擅長的藝術語言和媒介材料,大膽地結合雕塑、影像、空間裝置等相異的媒材和形式,就地建構規模巨大而貫穿樓層的超大型裝置〈奔〉。此作靈感來自陸先銘年輕時期創作發展的個人境遇,描述生活在社會重重壓力下的眾多小人物,猶如螻蟻般為生活打拚和日夜勞碌,週而復始的工作循環與壓力累積,以及弱勢族群迷走在社會大環境中的一種困頓心境。陸先銘此次也為當代館的紅磚建築現地創作壁面裝置作品〈浮城〉,剪輯1998年至2006年間不同系列作品中的16個以都市為景的人物圖像,鑲進當代館外牆的16個古蹟木窗,生活中的小人物彷彿西方教堂的聖像畫窗飾。
郭維國的【萬園有靈】則將連接各個展廳的紅磚走廊,改造成一個融合古典美學和宗教性格的純白空間,讓觀眾在其中一覽藝術家的創作流變。郭維國的許多作品皆結合了轉義和顛覆的概念。在傳統古畫中,「報喜」常以枝頭上的喜鵲,傳達好事將近,喜上眉梢的意念。然而郭維國卻將古雅和諧的〈報喜圖〉,顛覆轉換成了雲豹撲殺喜鵲的暴力場面,將歌功頌德式的「報喜」變成批判嘲諷式的「報憂」,作品〈四君子〉也隱含類似的弦外之音。從1997年到2005年間,郭維國不斷透過各種「自我形象」的創作,展開與自我內心乃至深層意識的對話。他自言這個階段的創作主軸是「用矯飾、象徵、隱喻的手法,來表現隱藏於潛意識中的真實角色。」觀眾可隨著展間設計,窺見藝術家的心境轉變。郭維國過去以繪畫見長,近年開始嘗試以立體雕塑等多元創作形式,此次為展覽特意創作全新的大型雕塑作品,其中為當代館大門量身打造的〈一指向天〉,巨型的手掌指向天空帶有神聖的宗教意涵,也彷彿為來館的觀眾開啟入口,通往藝術家所創造的奇幻世界。
單元系列
【池中藝週報】
池中藝週報:【國美館 非常美展 特別報導】
2010-10-21|非池中藝術網2468
非池中藝術網 | 池中藝週報─ 【品墨良行】數位時代新生活美學_手作設計雜貨
2012-05-15|非池中藝術網1966
池中藝週報:【另類模特兒】_《檳榔西施》
2010-09-24|非池中藝術網2366
非池中藝術網│池中藝週報:【開幕花絮】_楊三郎回顧展.100年的世紀盛宴
2011-06-21|非池中藝術網2291
更多影片
view all非池中藝術網|雅逸藝術中心|後‧製‧圖 — 邱杰森個展
2022-07-21|攝影剪輯:蔣宇傑|採訪編輯:張家馨6046
MOCA 台北當代藝術館-帝国南方無理心中:陳飛豪個展
2022-05-03|攝影剪輯:方景財|採訪編輯:林侑澂5761
三分鐘逛展覽|走進穿孔城市,揭開最赤裸的記憶與想像
2020-05-26|攝影剪輯:方景財|採訪編輯:陳晞1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