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
1987 年,生於台灣,成長在南投埔里,現生活、工作於台北。2011 年,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院畢業,獲學士學位; 2017 年,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畢業,獲碩士學位。專長複合媒體空間裝置。並多次受邀參與國內多次重要聯展,分別為Fair for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2016(德國,科隆,2016) 、第二屆北京國際攝影雙年(中國,北京,2015)、第二届CAFAM未来展(中國,北京,2015)、CHANGING IDENTITY(波瀾,華沙,2014)、HIHEY ART T3 藝術節(北京機場,中國,北京,2014 )、“THAITAI FEVER - STAGE ONE: We‘re OPEN’’ (泰國,曼谷,2012)、“Busan Flower village International Nature Arts Festival”(韓國,釜山,2012),去作品曾獲:2021台灣雕塑新藝獎、2015卓越獎展演獎、2014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MIT新人獎、2013 第十一屆桃源創作獎,個展經歷:出雙入對-祈願居(新竹市政府前廣場,新竹,台灣,2018) 、情定終生(台北美術館,台灣,台北,2016)、生活雙面刃-微觀面(智邦藝術基金會,台灣,新竹,2015)、小時代實業(福利社,台灣,台北,2014)、假象(打開當代,泰國,曼谷,2013)、平行穿越(打開當代,台灣,台北,2012),多件作品典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並於2020年創立良室藝術空間。
在我的作品中,我總是從日常生活中的物件特質出發,去進入一種屬於我個人的觀察,引發一種由個人經驗擴展開來的感性氣氛。對我而言,生活、記憶、物件就像一個整體的循環關係,我總是刻意去思考如何運用媒介的特質去傳達或者說出這種循環的特質,例如:影像的循環、空間的循環與物件的循環。最後去談論出再利用的可能性。創作的課題就來到了如何去呈顯,或者甚至進入,這個整體性的一個關係的系統,說出一些關於它持續發展或循環的狀態。
自 2009 年起的創作,是一段自我尋訪的旅程,從《愛美計畫》中透過性別轉換來對身份認同的探索,《家庭記憶》、《黑手》、《鋼鐵蒼穹》一系列作品回到南投埔里的家鄉修車廠,在家族產業中尋找舊時記憶,並進一步思考重新表述與轉換。運用傳統修車技藝改造報廢車輛而成的沙發,來探討產業延續與更新的可能性。使用家族裡流傳下來的農務用具,將它們重新組裝在樹木上,傳達傳統家族生命力的《鐵木》。在作品中,我運用大量的「家庭物件」書寫著自身的家族記憶。將這一系列物件序列攤開,我們會發現它們竟串接起普遍在台灣現代化歷程中的中產階級家庭史。
面對著當代藝術在今日體制中對應的關係,以及它在與當代社會互動上的強調。我開始思考的是:在一個以個體為出發的狀態下,創作又可以變成什麼?我面臨了去思考是否在創作中必須要抽離個人感受、個體性,運用不同於以往的思考方法與形式,來探討公眾的狀態或社會議題。這個出發點開啟了我陸續作品的探索路線與轉折,也反過來成為我生活經驗的一部份,再循環進入我創作的方法裡。
在創作中與不同對象的溝通中,和與各種產業合作之下,發現更多產業的故事,我發掘的是個體如何在這個廣大的社會、和社會性界面中流動與轉變,讓這成為我創作的方法與角度,同時也是創作者這個主體性的重新置位。創作不僅是和大眾對話,同時也是自我學習,也讓我不斷思考,如何在藝術議題之下,找到個體產業的發聲權,讓這些產業也能再不同的領域被看見,被關注!
回應到當代的生活狀態,我總是思考著在高度現代的現下,現代意味著進步、是頭也不回的往前走。但在我的創作動機中,總是希望可以再去在當代性中,道說出一種回望過去與回望自身的懷舊。像是一種找回現在生活中被隱藏丟棄在看不到地方的舊事物。一種循環,一種回到原初,但卻又往前走。
-
展覽
-
2024
【2024 Art Jakarta】 ,十方藝術空間 ,印尼 ,國際
-
2024
【清水走走藝術季-眷眷風光】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台中市 ,台灣
-
2024
【Y.E.S. TAIWAN X】彭思錡、劉馨琪、洪意晴、洪宇蕎、詹婉臻、吳建興 ,也趣藝廊 AKI Gallery ,台北市 ,台灣
-
2023
【 藝YOUNG永續在綠色創意上的育林 】青藝力-大港企業永續未來藝術創作計畫-成果展 ,新願藝術 ,高雄市 ,台灣
-
2017
【2017第二屆「構圖‧台灣」】視覺藝術創作徵件入圍聯展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 ,台北市 ,台灣
-
2015
【夢‧棲地】館藏青年藝術主題展 ,國立臺灣美術館 ,台中市 ,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