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ered By
晴山藝術中心有限公司
台灣,台北市
-
在富麗的色彩中感受到濃濃的台灣風情,是看到李昌國繪畫時的第一感受。台灣超寫實派畫家李昌國,以反映時代為責任義務,走訪台灣各地,以紮實的筆法呈現出台灣的種種特色。
早期為外光派的李昌國,深覺要畫出好的作品,必須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來支持,便前往西班牙學習純古典主義。於莎拉曼卡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後,李昌國在塞維亞大學鑽研繪畫技巧,在多位大師的教導下完成現在的繪畫風格。他在加勒西亞.路易斯(Garcia Ruiz)的指導下,臨摹哥雅(Goya)等大師畫作,學習古典主義繪畫技法。跟著安東尼奧.珊普拉那(Antonio Zambrana)學習畫面中環境的配置、整體氣氛的感覺、細節的修飾等細部描繪步驟。接著又在埃都阿爾多.那蘭厚(Eduardo Narajo)身邊學習色彩的運用,並由安東尼奧.羅貝斯(Antonio Lopez)教導天空的透明度表現。
李昌國在塞維亞大學同時也研修了修復與保存學科,並取得博士學位,他認為一幅好的作品必須能夠長久保存、永傳於世。一般市面上的畫布吸附能力不高,油料容易剝落,因此李昌國在繪畫過程中,遵循著古法來拉布、上兔膠,並親自製作打底劑。同時許多繪畫油料會添加化學物質,易對畫布造成傷害,因此油料他也堅持親自調配。李昌國多繪於木板上,木板的顯色效果較好,整體呈現的氛圍與畫布不同,但重量過高不易搬運,因此他致力於尋找能取代木板的畫布,解決顯色及重量的問題。
寫實派畫家繪出生活周遭的景色,反映所處時代情景給後人,但19世紀照相機出現後,寫實主義漸漸式微,李昌國認為有些東西是攝影技術無法呈現的,寫實主義有它存在的意義價值,希望能將此種精神於台灣重現,傳達給後輩。超寫實主義重視氣氛及光線的表達,並呈現出當下的情景,傳達出畫家當時內心的感動,這些都能在李昌國的繪畫中看到。選擇能夠反映時代的主題也相當重要,李昌國於繪畫中想要表達一種對比性,貧與富、古典與當代..,這些對比是一種衝突的符號,而造就出此種文化衝突的是「人」,李昌國強調對比衝突下產生的結果,反映當下時代「人」的特性。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元素,李昌國走訪台灣各地,發現台灣的「鐵皮屋」是建築中一種奇特的現象,處在現代與傳統建築的中間地帶,隨時可能從時代中消失,他認為將其記錄下來是一種責任及義務。「有一天文化意識抬頭時,歷史學者可以從我的畫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加以還原當時情景,同時具有藝術性價值。」透過李昌國的畫作,讓更多人看到蘊藏在台灣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