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9|撰文者:世界宗教博物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歡慶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世界宗教博物館推出「供養的藝術-心.器.法的對話」與「布施自在-廖芳英布貼聖像畫作品展」兩檔特展;並舉辦「北宋青瓷國際論壇」、「百花齊放」布貼畫集體創作教育活動;籌備3年的「資源學習中心」也同步啟用,提供多采多姿、熱鬧繽紛的博物館藝術饗宴,獲得藝文界、宗教界高度肯定。
供養與布施 精神內涵一致
呼應國際博物館協會今年的主題「作為文化樞紐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宗博館特地於國際博物館日,舉辦「供養」與「布施」雙特展開展活動。開展活動就以特展中的印度教、道教、佛教三個東方宗教為主題,安排古印度梵唱、古琴演奏、佛教頌缽演出,虔誠為展覽揭開序幕。新北市文化局局長蔡佳芬、祥太文教基金會院長王福源、國際奎師那意識協會代表夏瑪等貴賓都到場祝福。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陳國寧致詞時表示,「供養」是發自尊重恭敬的誠心,「布施」始自於慈悲憐憫心,兩者的精神內涵都是「給予」,遂巧妙結合兩者企劃本次展覽,感謝祥太文教基金會、官林藝術中心、財團法人國際奎師那意識協會、永和保福宮、靈鷲山佛教基金會、日月光文教基金會、及私人蒐藏家借展,豐富展覽內容。
國際奎師那意識協會成員,
供養的藝術 展品難得一見
展期至8月18日的「供養的藝術-心.器.法的對話」,以人們的「心」意、上供的「器」物與信仰的教「法」三者為核心,結合社群信仰文化的生活美學,與在地宗教社群合作,藉由禮敬神靈的情境布置與器物展示,讓心、器、法得以交流對話。
展區以宗教供奉聖壇、文人清供藝術兩大主題呈現,介紹印度教、道教、佛教的供奉形式與器物。特別是「文人清供」展出的文玩:書畫、茶、花、香道與琴等歷代珍品,甚至有世界級的秘色窯「八菱瓶」、連故宮博物院都尚未蒐藏到的汝窯「水仙花瓣盤」,難得一見,許多古瓷專家學者都忍不住讚嘆連連。
展期至8月18日的「供養的藝術-心.器.
布施自在布貼畫 慈悲寧靜
展至7月14日的「布施自在-廖芳英布貼聖像畫作品展」,將虔誠的信仰及布的豐富美感,化作觀音菩薩、門神、十二藥叉大將、耶穌最後的晚餐及花朵系列等41幅創作,悠遊其中能獲得內心的寧靜;輔以26件散發母愛光輝的陶偶,展現愛與奉獻的無私,也正是諸佛菩薩的慈悲大愛,共築溫暖恬靜且色彩斑斕的展場氛圍。
創作者廖芳英帶領報名參加手作的民眾,利用家中零碎的廢布料或色彩繽紛的舊衣,一起進行「百花齊放」布貼畫集體創作,要為地球獻上最深的祝福,實踐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所說「心和平,世界就和平」的祈願,別具意義。
青瓷論壇 學者專家交流
北宋青瓷國際論壇,分為專題演講與專家座談,邀請中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副所長趙青雲,以「北宋青瓷新論」發表演說,另邀請中國古陶瓷學會名譽會長葉文程教授、著名古陶藝評鑑家邱小君教授、祥太文教基金會院長王福源參與座談,深度交流。
世界宗教博物館6樓的「資源學習中心」,籌備3年,提供多元宗教、信俗文化、生命教育等資源,及多種數位化資料及互動學習裝置,5月18日起同步啟用,歡迎民眾免費預約。
歡慶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世界宗教博物館推出「供養」
REACTIONS
2
0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ACC 台灣2022年獎助計畫受獎人名單出爐,共8位/組藝術家及團體獲獎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時事觀點【第20屆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節目橫掃二獎項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王子.哈姆雷特》兩作品獲獎豐收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動畫創作獲視覺藝術獎
2022-07-02|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