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0|撰文者: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
後疫情時代開始,不但有官方推動的藝文振興方案,民間企業所支持推動的藝術相關活動也開始復甦,配合暑假期間民眾休閒時間增多,不少活動內容都瞄準親子客,如臺中國家歌劇院「陸府藝角」自8月1日起展出《土地孕育的配方》系列活動,趣味、實驗、互動的展覽模式相當適合家長帶著孩子一同參加,充滿生態教育意義!
「雜草稍慢」藝術家雙人組:林芝宇、賴瑋婷聯手策畫《土地孕育的配方》一展,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由「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主辦的《土地孕育的配方》展覽,為「雜草稍慢」藝術家雙人組:林芝宇、賴瑋婷聯手策展,其中的主展覽計畫《我們野自由了》 綠地認養系列實驗計畫,首次嘗試在臺中國家歌劇院戶外耕耘了一塊野放綠地並種植雜草,藉由不噴藥、不除草、不施予人為干擾的方式,觀察採集植物的生長情形。
展覽藉由臺中國家歌劇院戶外草地野放種植雜草,再以修枝、局部剪取的方式採集後,讓觀眾認識雜草的種類,培養觀眾對環境的關注力。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表示,這些被統稱為「雜草」的植物,卻是人類生活中最親近的植物,藉由這次《土地孕育的配方》展覽,以實驗性的方式,在臺中國家歌劇院戶外草地野放種植雜草,再以修枝、局部剪取的方式採集後,讓觀眾認識雜草的種類,培養觀眾對環境的關注力。
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展場「陸府藝角」展出《土地孕育的配方》。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除此之外,《土地孕育的配方》也將舉辦兩場與民眾互動、體驗雜草不同面貌的系列活動,透過不同感官方式來體驗真實土地的配方。包括8月22日的《從雜草到一鍋茶》、與9月5日的《尋茶》靜心茶會,相關活動訊息可以在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粉絲專頁上查詢。
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自2016年進駐臺中國家歌劇院並正式開啟「藝角Art Corner」空間,實踐一種善美的城市溫度,持續推廣生態、生活、生命的生機美學理念,已成為臺中國家歌劇院中一處最融入生活的角落,即使沒有展覽的期間,來到歌劇院的民眾仍習慣到陸府藝角走走看看,是實現生活美學的最佳佐證!
本次展覽的「雜草稍慢」藝術家林芝宇,經歷過上山採草、學習青草茶製作,因為除草劑而興起為土地煮一鍋茶的心願。另一位藝術家賴瑋婷本身就習茶、愛茶,透過最親近人類生活的野生植物「雜草」,採草做茶煮茶,製作手抄紙,進行各種發酵與料理,發覺各種不同的可能性。
藝術實驗雙人組-雜草稍慢於台中歌劇院展場一隅。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關於雜草稍慢 Weed Day
「人們到深山野地親近大自然,大自然藉身邊雜草親近人們」
觀察,感受,浪漫而固執,採集最親近人類生活的野生植物—雜草煮茶,品嘗在地風土,傳遞最貼身的土地訊息。將臺灣青草茶、環境生態、藝術實驗揉成一團的尋味雙人組;回應當代的環境、體質與文化,發起「當代採集」重新連結人與土地的關係。雜草蔓生孕育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永續資源,從生活中的一杯茶來友善土地,照顧身心與靈魂,邁向永續生活。搭起人與人、人與土地、人與自己的橋樑,探索當代採集的可能。讓人類成為地球的守護者。
林芝宇 Zo Lin
視覺傳達設計為背景,上山採草學習青草茶,因為深山裡的除草劑而懷抱為土地煮一鍋茶的心願,以天生地養的雜草作為「土地孕育的配方」探索人與土地的關係。遊走城市鄉村與自然山野,進行創作與採集,傳遞人與人、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真實卻又,深不可測的訊息。
賴瑋婷 Tffany Lay
習茶、愛茶、樂於分享的少女,相信了解自己才能了解身邊的人,才能了解我們的地球。透過最親近人類生活的野生植物「雜草」,採草做茶煮茶,製作手抄紙,進行各種發酵與料理,發覺各種不同的可能性,散播開心的粉紅泡泡。
關於財團法人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
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從2012年的地球之愛對生態的關懷教育,喚醒大家對於大地的尊重。2013年以『陸府行愛,有愛心最美』為陸府行善年的開跑,陸續展開了一系列的公益慈善藝文活動。2016年進駐台中國家歌劇院並正式開啟「藝角Art Corner」空間,實踐一種善美的城市溫度,持續推廣生態、生活、生命的生機美學理念。
《土地孕育的配方》雜草稍慢
展期:2020-08-01 ~ 2020-11-21
展覽系列活動之二《從雜草到一鍋茶》 2020.8.22(六)14:00-17:00
展覽系列活動之三《尋茶》靜心茶會 2020.9.5(六) 10:00-12:00(上午場)、16:00-18:00(下午場)
地點:台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 (陸府藝角-臺中國家歌劇院 )
官方網站:www.facebook.com/liveforever51
REACTIONS
0
1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策展「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國際聯展PART II—從「物」探索人們的集體記憶與情感
2023-07-06|撰文者:財團法人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立方計劃空間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