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訪談藝文跨界時事觀點

「111年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科技與藝術的合作從建立基座開始,打造得以循環的科藝生態系統

工研院Arts@ITRI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共創計畫科技藝術潛行試驗

2022-12-05|撰文者:張家馨

文化部為促進科技藝術工作者與科研人員跨領域合作,鼓勵科研單位對藝術工作者開放實驗室,委託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ITRI)執行「媒合藝術家及科研單位發展科藝創新實驗計畫」。臺灣科技產業研發與製造能力在全球享有盛名,工研院為國內科技產業鏈結孵化器,是國際級的應用研究機構,帶動國內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孕育新興科技產業,而這次藉著文化部發起的計畫,成立啟「Arts@ITRI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專案項目,以藝術家的創作計畫內容為本,並藉由專業的評審機制篩選出適合與工研院實驗室合作的創作者。
今年經由評選後,首次進駐藝術家來到最多,分別由吳宜樺、張晏慈、蔡寧、王永安、謝瀞瑩、吳修銘共六位,並與院內四所主題實驗室合作共組科藝團隊,其中包含「透明顯示虛實融合互動實驗室」、「智慧機器人實驗室」、「智慧影像分析實驗室」、「智慧語音實驗室」。
而隨著臺灣科技藝術發展至今已逐漸梳理出屬於本地的科藝文化脈絡,但若以工研院單位出發,它能夠以什麼姿態介入?科技與人文該如何共構,避免「以大輔小」、「以上對下」?如何站在同一個平衡點上,使之成為「類依存」的關係?
延伸閱讀|「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科藝共創計畫 4位藝術家探討記憶詮釋與超人類
第三屆「Arts@ITRI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藝術家王永安作品〈歪樓烏托邦〉,與工研院
智慧語音實驗室合作,並於「2022臺北白晝之夜」展出。圖 / 工研院提供。

將帥用兵貴在善謀,從建立基座開始,打造得以循環的科藝生態系統

工研院以製造業的研發技術出發,大多為產業所用,且在實驗室的分布多為現階段國際市場重要的發展項目,但在2005年時工研院內部開始思考科技如何結合人文、要如何在常民生活中發酵?本這著樣的前提因而開設創意中心,以期看見科技跨領域合作再造的多種可能。而這一步棋也成為工研院內部與不同學科合作的經驗種子及脈絡源頭。
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經理施香蘭於內部服務超過二十年時間,初來乍到以藝術背景出身的角度及視野理解科技在生活中的應用,從中思考美學在數位與科技之中的語言,並藉機會盤點工研院所有單位的技術,系統化整理與分析這些上百種技術有哪些可為藝術展演所用。施香蘭說,「科技」與「藝術」彼此之間彷彿隔了一到牆,在學科分類上完全沒有交集,但若將其視為「科技藝術」同一件事,則變成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且並非科技輔佐藝術,或藝術為科技的點綴,而這中間的黏著劑即為實驗室內部行政架構和專案人力資源的調配。
第三屆「Arts@ITRI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藝術家王永安作品〈歪樓烏托邦〉,與工研院 智慧語音實驗室合作,並於「2022臺北白晝之夜」展出。圖 / 工研院提供。
第三屆「Arts@ITRI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藝術家謝瀞瑩作品〈幻聲態〉,與工研院智慧影像分析實驗室合作,並於「2022 大臺北藝術節」展出。圖 / 工研院提供。

回過頭來看工研院承接的藝術家進駐計畫,團隊思考的不只是提供場地與專業技術,而是先以宏觀的角度思考科技與藝術在臺灣現階段的合作經歷與走向,將行政與資源分配視根源看待,以此作為計畫架構的基礎,如同「關係樹狀圖」逐步向下蔓延,成立完善的科藝跨域實驗方法模組,打造一個健康、得以持續循環的專業生態系統。
施香蘭在工研院積累了二十多年的經驗,對機構人員內部分布與實驗室的動態狀況握有相當程度的瞭解,並累積了科技業與藝術界雙向人脈,在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中能夠快速動員,提供藝術家適切的合作名單。「將帥用兵貴在善謀」就如同她在此計畫中扮演的角色,部門的團隊成員大家幾乎擁有雙重背景—有的從服裝設計轉至電腦科學,最後再邁向工業工程;抑或是從商管金融轉至電腦資訊研究等。而這樣子的跨學科轉向,對應到藝術家進駐計畫「藝術」與「科技」的連結,正巧需要來自不同產業的專業資源,能夠靈活應用計畫中邏輯性的分析判斷,同時兼具一定的美感認知,甚至於不同產業專業資源的提供。
第三屆「Arts@ITRI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藝術家吳修銘作品〈在此相遇〉,與工研院智慧影像分析實驗室合作,並於「2022 TAxT 桃園科技藝術節」展出。圖 / 工研院提供。
第三屆「Arts@ITRI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藝術家吳修銘作品〈在此相遇〉,與工研院智慧影像分析實驗室
合作,並於「2022 TAxT 桃園科技藝術節」展出。圖 / 工研院提供。

「科技」與「藝術」的共生共謀

隨著前兩屆藝術家進駐經驗的滾動,每一年計畫內容都有著新的發展。第一屆以工程師與藝術家合作為主軸,在工程師專業的科研背景與藝術家擁有的美學底蘊,共同研發產業以外的創新科技裝置;第二屆則逐漸向外擴延,帶領藝術家走出工研院赴相關企業參訪觀摩,拓展藝術家對科技應用之基礎。到了本屆,除了延續前兩次的內容外,拓增了與外部科技廠商的合作以及洽談了實際展演平台的機會,其中包含「2022臺北白晝之夜」、「2022 TAxT桃園科技藝術節」、「2022大臺北藝術節」、「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專案副理柯惠晴分享,今年辦理了三場外部實驗室參訪,帶領進駐藝術家前往「達明機器人」、「桃園陽光劇場LED次世代虛擬攝影棚」、「台達電智慧顯示科技沉浸式實驗室」。而吳宜樺的〈阿萊夫計畫-1945長崎戰爭感知篇〉與工研院智慧機器人實驗室合作,透過機械自走車結合達明機器人的機械手臂,並在機械手臂上安裝攝影機及燈具,將捕捉到的現實景像投影至明基材公司的透明顯示膜上,其作品亦於今年的「2022 TAxT桃園科技藝術節」展出。
第三屆「Arts@ITRI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藝術家吳宜樺作品〈阿萊夫計畫-1945長崎戰爭感知篇〉,與工研院實驗室智慧機器人實驗室合作,並於「2022 TAxT 桃園科技藝術節」展出。圖 / 工研院提供。
第三屆「Arts@ITRI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藝術家吳宜樺作品〈 阿萊夫計畫-1945長崎戰爭感知篇 〉,與工研院實驗室智慧機器人實驗室合作,並於「 2022 TAxT 桃園科技藝術節」展出。圖 / 工研院提供。
第三屆「Arts@ITRI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藝術家吳宜樺作品〈 阿萊夫計畫-1945長崎戰爭感知篇 〉,與工研院實驗室智慧機器人實驗室合作,並於「 2022 TAxT 桃園科技藝術節」展出。圖 / 工研院提供。
另外,在張晏慈作品〈幻象複本〉中,與工研院智慧機器人實驗室以及透明顯示虛實融合互動實驗室合作,打造出「智慧多向感測虛實顯示自走車」同樣展演於「2022 TAxT桃園科技藝術節」。藝術家的作品從家族長者過去抓蝙蝠的經驗為本,希望藉著科技裝置串聯起舞者與觀眾三者之間的互動。因此在裝置中的透明螢幕呈現視覺影像,同時疊合真實世界的舞者與虛擬影像,並藉著兩個感測器來抓取舞者的動作以及追蹤觀眾視角。
第三屆「Arts@ITRI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藝術家張晏慈作品〈幻象複本〉,與工研院智慧機器人實驗室透明顯示虛實融合互動實驗室合作,並於「2022 TAxT桃園科技藝術節」展出。圖 / 工研院提供。
柯惠晴說,透明實驗室具有可撓式顯示、透明顯示技術開發,及其顯示互動系統開發經驗等,而為了達成藝術家作品展呈需要,在與工程師實驗研究之下,最後將原先單面互動的透明智慧互動顯示器開發至雙面感測,跳脫舊有框架使之有了新的應用方式。而這樣跨領域共創後的碰撞,是他們在藝術家進駐計畫最樂見的成果。
當藝術家的介入後,提供工程師新的思考維度,跳脫原先為市場面、工業用、為產業鏈實驗的編程技術,將應用發想有著更豐富多元的可能;相反地,工程師提供技術層面的解決方案,替感性的、理想化的藝術創作化為實際,兩者之間彼此碰撞後迸發的成果,將科技技術結合後帶來新姿態。
第三屆「Arts@ITRI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藝術家張晏慈作品〈幻象複本〉,與工研院 智慧機器人實驗室 透明顯示虛實融合互動實驗室合作,並於「2022 TAxT桃園科技藝術節」展出。圖 / 工研院提供。
第三屆「Arts@ITRI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藝術家張晏慈作品〈幻象複本〉,與工研院 智慧機器人實驗室 透明顯示虛實融合互動實驗室合作,並於「2022 TAxT桃園科技藝術節」展出。圖 / 工研院提供。

組織化的「科研擴充實驗模組」 

工研院主要研發項目雖主要以工業之科技組織,但是在藝術家進駐工研院後,再次審視工研院在藝術領域中可以扮演角色。柯惠晴進一步說明,藝術家進駐計畫有四大流程,包含從最初的計畫定位、技術實驗、科藝整合到最後共同精煉成果,而這些流程中他們不僅侷限在機構內部的合作,甚至向外尋找其他相關實驗室、文化產業以及企業界合作。
因此希望能夠藉此機會建立「科研擴充實驗模組」,一套對應在科技藝術具有組織化、管理化的行政模組,未來不論任何科藝相關的展演活動能夠藉此為先例參考,不僅是侷限在單一機構內,而是能有更多元跨領域合作的可能,並且再次強調科技與藝術合作之間的平等關係,從實驗計劃中發現藝術與美學能夠提升科技產品的創新應用。
第三屆「Arts@ITRI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藝術家蔡寧作品〈耳語〉,與工研院透明顯示虛實融合互動實驗室合作,將於「2023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展出。圖 / 工研院提供。
第三屆「Arts@ITRI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藝術家蔡寧作品〈耳語〉,與工研院透明顯示虛實融合互動實驗室合作,將於「2023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展出。圖 / 工研院提供。

施香蘭說,工研院就像是一個龐大的智庫,有著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並乘載著多項科研技術,在藝術家進駐計劃中雖然是提供一個資源平台,使藝術家有機會向工程師或內部資源合作,但他們更希望的是能將這樣的計劃作為向外拓展的觸角,並以發展「Culture Technical」為核心,本著「創新」、「服務」、「分享」三大基礎,與其他科藝單位共享資源,替臺灣科技藝術扎下好的根基,成為良好的生態循環。
隨著文化部近年來致力於推動臺灣科技藝術發展,於不同藝文單位持續發酵,工研院雖共同參與其中,卻與長時間深耕於當代藝術或藝術領域其定位與資源不盡相同。但也正因為如此,更是能夠本著工研院本身的機構優勢,從藝術家進駐計畫的徵選說明會轉型為課程模式,在提案的初期提供藝術家理解實驗室科研技術之基礎,並陸續規劃更多工作坊的可能,以優化整個產製過程,同時作為科技應用展演新知與技術應用的科普平台。
在藝術家進駐計畫中,工研院作為發展本土科技藝術中的其中一項堡壘,以建立良好生態系統、跳脫主流藝術論述觀點為前提,從團隊成員背景、合作實驗室、外部合作企業、實際展演平台、說明會轉型、工作坊增拓、科研擴充實驗模組創立等,以一種「地毯式」的思考模式,期待臺灣科技藝術能夠逐漸發展成完整學科,形塑出屬於自己的話語權。

線上成果發表

工研院策劃推出本屆線上成果發表主題為「潛行試驗—2022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將展示藝術家與科研人員6個月合作期間之階段性實驗成果,線上發表自111年11月25日起至明112年09月30日。線上成果展網址:https://artsatitri.culture.tw。以創新進駐實驗計畫進行階段成果發表,包括公佈進駐實驗計畫核心內容介紹、參訪紀錄、紀錄片及精選照片等公開進駐期間之豐碩成果內容。

工研院Arts@ITRI 藝術家進駐工研院共創計畫科技藝術潛行試驗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4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徵件

「2024臺北美術獎」徵件開跑,5月1日至6月20日受理線上報名!

2024-04-30|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014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

「春之展望」春之文化基金會攜手視盟,首例企業贊助視覺藝術第三部門組織營運案例

2024-04-26|撰文者: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