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Li Ke Ran
-
風格
作者潛心民族傳統繪畫的研究,提倡新國畫。於是以造化為師,屢下江南,探索“光”與“墨”的變幻,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擁有扎實素描功底的他,作品讓人感受到了屹立千年的中國山水,以一種飽滿的構圖,用沉澀的筆調一寸一寸地刻畫出來,綿密地深入至畫面每一角落,表現出最大豐富的內容,深深抓住了觀者的視覺。作者的山水畫價值,主要是其創造性地探索出新的圖式,並表現出了博大渾厚的精神力量。
經歷
簡歷
1907 生於中國江蘇省徐州市,初名李永順。
1914 入私墊就讀。
1916 師從徐州書家苗聚五先生習字,寫趙孟頻體楷書。
1917 入徐州國民秀宜小學讀書。圖畫老師王琴舫先生喜其勤勉好學,以「孺子可教,質素可染」之意,
為其取名李可染。
1918 自學胡琴。
1920 拜徐州集益書書社成員錢食芝先生為師,開始學習山水畫。
1922 徐州張姓大戶為母祝壽,辦京戲堂會.全國名角雲集,聯合匯演三日。李可染廢寢忘食,一場不少.
如貧兒暴富,終生難忘。是年,錢食芝先生病逝。
1923 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普通師範科。圖畫受教於諸聞韻、潘天壽等。同年,結識當時在上海美專兼課
的徐州同鄉戲劇家蘇少卿先生,經蘇引荐,拜會京胡聖手孫佐臣,李可染受其指點,琴藝大進。
1924 康有為應校長劉海粟之請,在上海美專作了三次演講。其提倡「以復古為更新」一一學習宋代院體
畫和歐洲文藝復興的寫實主義傳統,以達「融合中西」、「創中國畫學新紀元」。李可染親聆三次演講,
終生受其影響。
1925 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畢業。以王石谷細筆風格的山水畫,名列畢業作品第一,劉海粟校長並為之題跋。
同年,返徐州,任教於第七師範附屬小學及私立徐州美術專科學校。
1926 開始作水墨人物畫,並經常在雲龍山一帶作風景寫生。效法孫佐臣,在下雪天練琴。
1927 遇蘇少卿之女蘇娥。
1928 考入西湖國立藝術院的研究生部,師從法籍畫家安椎,克羅多(Andre Claudot, 1887-1982);因表現
優異受校長林風眠器重。
1930 參加左翼學生社團「一八藝社」。二十三歲,與蘇娥同居。半工半讀,任教授教研究室助理員。十月,
教育部命國立藝術院改為國立藝專,取消研究生部;同年,克羅多聘約期滿,經上海返回法國。
1931 以素描《人體》及《失樂園》參加「一八藝社」在上海寧波同鄉會館舉辦的習作展。
1932 「一八藝社」成員全部被迫離校。同年二月,在林風眠校長資助下返回徐州,回鄉後與蘇娥正式結婚。
擔任徐州民眾教育館美術幹事及私立徐州藝專兼課教師。八月,在徐州藝專舉辦首次個人畫展。
九月組織「黑白畫會」,推廣木刻版畫;「九一八」國難一週年,與民眾教育館同事一起從事抗日宣傳
活動,創辦石印《抗日畫報》。
1933 日軍進犯上海,十九路軍英勇抗敵。李可染參與徐州書畫界在藝專舉辦「援助東北難民書畫展覽會」
義賣,售出書畫一一八幅,款匯天津〈大公報〉轉東北難民;與同事在民教館設「抗日宣傳展覽室」、
「航空救國展覽會」,創作大量宣傳畫。六月,隨徐州民眾教育館館趙光濤等赴洛陽農村考察,沿途
作速寫,曾到達龍門石窟。長女李玉琴出生。
1934 在民教館連續籌辦【新五毒】、【兵工築路】、【青年作品】等展覽。畫了大量巨幅油畫、以及水彩宣
傳畫。長子李玉霜出生。
1935 經泰山至北平,參觀故宮博物院。
1936 在徐州第三女子師範學校兼課。
1937 組織青年抗敵宣傳隊,製作大型宣傳畫近百幅,在鄉鎮間巡迴展覽。是年底,偕四妹李畹經由隴海
路到西安。四月,國畫《鍾馗》入選第二界全國美展,在南京中央美術陳列館展出。
1938 加入國民黨革命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美術科,從事抗戰美術宣傳活動。十一月,長沙失守,輾
轉抵達桂林,一個月後赴貴州。三子蘇玉虎出生,蘇娥病逝於上海。
1939 知蘇娥於一九三八年九月病故,徐州家中生活十分困苦,深受刺激,患失眠、高壓症。
1941 居住於金剛坡賴家橋農舍期間,致力於水彩風景及水墨人物畫的創作,畫水牛牧童漸多。
1942 經常拜訪林風眠、傅抱石等。是年,參加【當代畫家聯展】,所作《牧童遙指杏花村》為徐悲鴻所訂
購並題詩。《屈原》、《王羲之》、《杜甫》、《謝安》等古裝人物畫深受文化界名人讚揚,沈鈞儒、郭沫
若、田漢等為之題詩。作水彩風景寫生。
1943 應國立藝專校長陳之佛聘請,任中國畫講師。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功力打出來」自勉,
深入研習傳統。所作幾幅水彩風景寫生,中蘇友好協會借去佈置會所,為徐悲鴻賞識,用自己一幅
畫交換李可染一幅水彩。李可染拜訪徐悲鴻,從此訂交。
1944 與鄒佩珠舉行結禮,林風眠主婚,遷入藝專宿舍;因室內滋生幼竹,故名之為「有君堂」。
同年,舉辦【水墨寫意畫展】,徐悲鴻作序,老舍(舒舍予,一八九八~一九六六)撰文推重。
四子李小可出生。
1945 與林風眠、丁衍庸、關良、倪貽德及趙無極等六人舉辦【現代畫家聯展】。
1946 應徐悲鴻之聘,赴北平任國立藝專國畫系副教授。
1947 經徐悲鴻介紹拜齊白石為師,並師事黃賓虹。同年,
在北平、天津舉辦個人畫展。
1948 在北平舉辦第二次個人畫展。二女李珠出生。
1949 任中國美術工作者協會理事。
1950 中央美術學院成立,李可染擔任繪畫系勾勒、水彩畫課程教師。在《人民美術》創刊號發表〈談中
國畫的改造〉。四月八日在《人民日報》發表〈國畫大家白石老人〉。八月參加雲岡石窟考察團後,
在《人民日報》第五期發表〈雲岡石窟印象〉。五子李庚出生。
1952 參加甘肅永靖炳靈寺石窟考察團。同年,晉升為教授。
1956 由研究生黃潤華陪同,作第二次旅行寫生,經江蘇、浙江、安徽、湖南、四川五省,歷時八個月,
行程萬餘里,作畫近二百幅。返京後,在中央美術學院禮堂舉辦三日觀摩展。
1957 與關良同行訪問東德,歷時四個月,作寫生畫數十幅。東德藝術科學院為兩人舉辦聯合畫展,德果
斯頓出版李可染山水畫單幅作品七件。同年,齊白石逝世(九月十六日)
1958 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繪畫系作「中國畫的特點」、「意境論」、「筆法論」等講座。
1959 赴桂寫生。九月至十月間,在北京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題為【江山如此多嬌】的李可染水墨山水
寫生畫展,隨後在天津、南京、上海、廣州、重慶及西安等市巡迴展出。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李可染水墨山水寫生畫集》。是年,《美術》雜誌第五期發表《漫談山水畫》,六月二日《人民
日報》摘要轉載該文,改題為〈山水畫的意境〉。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辦【李可染畫展】,並出版
畫集。
1960 開始在寫生基礎上的再創作,名之為「採一煉十」。出席全國文聯代表大會,續任美術家協會理
事,何香凝任主席。
1961 中國畫系首次分為人物、花鳥及山水三個專業科目,李可染主持山水科教學課程。四月十六日在《人
民日報》發表〈談藝術實踐中的苦功〉。中國美術家協會拍攝紀錄影片《畫中山水》,片中介紹潘天
壽、傅抱石及李可染連續三年冬季到廣州從化,夏季到北戴河作畫。
1962 五十五歲,五月至七月帶學生到桂林寫生教學。
1963-65 五十六~五十八歲,創作力處於旺盛時期。代表作《灕江煙雨》、《諧趣園圖》、《榕湖夕照》、《萬
山紅遍》、《巫山雲》、《清涼世界》、《青山密林圖》及《水鄉紹興》等相繼問世。
1966-68 「文革」席捲大陸,以「反動學術權威」罪名遭受關押、批判,被迫停止作畫。
1969 六十二歲,年底,下放至湖北省丹江口農場勞動改造。夫人鄒佩珠下放河北磁縣,四子李小可在工
廠作鍛工,幼女李珠到寧夏固原縣,幼子李庚到內蒙古農村「插隊落戶」,一家五口,分散五處,不
得相見。
1971 周恩來指示,為外交需要,抽調一批畫家為賓館作畫,李可染得以返京。
1973 六十六歲,為外交部作高一公尺半,寬六公尺巨幅山水《陽朔勝境圖》,歷時三個月。
所作《樹杪百重泉》成為國禮贈與某來訪外國元首。
1974-75 江青等人為攻擊周恩來而發動「批黑畫」運動,李可染被批判為「黑畫家」之一,因身心受打擊,
患重病失語,靠書寫與家人對話。仍堅持苦練書法。
1976 為日本華僑總會作大幅《灕江》、《井崗山》。患疊趾,不便行走,為能登山旅行,毅然作截趾手術。
1979 中央美術學院學報《美術研究》復刊,發表〈談學畫山水畫〉一文。同年,由中央美術學院與北京
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合作,籌備攝製李可染藝術教學三部影片《峰高無坦途-李可染的山水藝術》、欣
賞片《為祖國山河立傳》及《李可染畫牛》,於一九八三年初完成。十一月,出席全國文聯第四次代
表會,任全國文聯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作人任主席。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招受山水
畫研究生(徐義生、姜寶林、龍瑞、王鏞、萬青力)五名,以李可染、梁樹年為指導教授。
1980 赴杭州、蘇州、無錫及桂林等地,隨攝製組拍攝藝術教學片外景。是年,香港《美術家》發表孫美
蘭文章〈李可染和他的山水藝術〉,刊登李可染作品約四十幅。帶研究生至北京香山寫生。
1981 隨中國文聯代表團訪問日本。十一月一日,文化部直屬中國畫研究院成立,出任院長。是年,五名
山水畫研究生(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畢業,在中央美術學院展覽館舉辦畢業創作展。
1983 應日中友好協會邀請,十月赴日本東京、大阪舉辦【李可染中國畫展】,展出自一九四二年以來四十
年創作生涯中代表作八十二件,並出版畫展圖錄,由吳作人先生作序。同年,東德藝術科學院授予
通訊院士稱號。
1984 《江山無盡圖》參加第六屆全國美展,被授予「榮譽獎」。是年,台灣《雄獅美術》及《藝術家》兩
本雜誌專文介紹李可染藝術。
1985 大陸「新潮美術」興趣,引起關於中國畫前途的辯論,李可染以一句話作為回應:「不要基本功,不
要生活,等於零。」是年,徐州市修復李可染舊居,改建為紀念館。十月,李可染攜家人及部分學
生返鄉出席揭幕儀式,捐贈作品四十件作長期陳列。
1986 【李可染中國畫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展出作品二百零二件,盛況空前。
1987 八十歲,中央美術學院及中國美術家協會為李可染舉行慶壽活動。同年,為弟子黃潤華、張憑、李
行簡三人在日本舉辦的聯展撰〈苦學派畫展前言〉。
1988 捐贈《雨過泉聲急》,以義賣所得四萬美元贊助「國際修復長城、拯救威尼斯委員會」。
1989 八十二歲,一月,郎紹君以〈黑入太陰意蘊深-讀李可染先生山水畫〉獲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評論
一等獎。台灣《藝術家》雜誌一月號發表李松文章〈論李家山水〉。五月十二日,捐款給「中國藝術
節基金會」十萬美元。六月四日的「天安門事件」發生前,曾贊助三萬元給和平請願學生。十一月二
日,在「林風眠藝術研討會」上,以〈一位真正的藝術家〉為題作專題演講。十一月十五日,偕夫人
鄒佩珠前往參觀【林風眠畫展】,並敬獻花籃,祝賀林風眠老師九十壽辰。十一月底,捐贈「馬海德
基金會」(為消滅痲瘋病籌款而設)十萬元。十二月五日晨,接待文化部官員來訪,談話時心臟病猝
發,於十時五十分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