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華人藝術家

沙耆Sha Chi

  • 風格
    作者將色彩自由地揮寫於畫布上,集結了印象派、野獸派、表現主義和抽象主義之大成,將自己一生的喜怒哀樂與榮辱得失融入其中,創作出令人眩目的偉大畫面。裸女、靜物和山水寫生,是其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也是他內心情感的直接表露,靜物是他隱密曲折的內在表情,山水則是他舒暢愉快的內心寫照。
    經歷
    1914 生於中國浙江省鄞縣沙村,取名引年,字吉留。幼年多病內向,自小顯露出繪畫天賦。
    1925 隨父親至上海,就讀於寧波同鄉會小學。
    1926 因病休學返家。
    其父從濟南南歸,幫助竺梅仙先生創辦民豐華豐造紙廠,並任華豐廠總務。
    1927 父親將舊宅翻新,題名「藜齋」。
    1929 隨家遷居杭州,時沙孟海先生任職於省政府,送其入讀中學,後介紹進上海昌明藝術專科
    學校。
    1931 沙文漢(沙孟海三弟)自俄回國,向其灌輸革命道理。
    「九一八」事變後,隨上海進步學生隊伍赴南京請願,參加上海的示成遊行。
    1932 與沙孟海五弟沙季同一同就讀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
    1933 以政治原因被捕,並判刑一年。後由杜月笙出面托病交保。
    出獄後,轉入杭州西湖藝專求學。
    1934 沙孟海任南京交通部秘書,邀其父子二人赴南京,取藝名為耆,並推薦從徐悲鴻學畫,接
    納為中央大學藝術系旁聽生。
    1936 在杭州結婚。
    1937 由徐悲鴻先生介紹,自費前往比利時留學,成為比利時國立皇家美術學院院長巴斯天(A.
    Bastien)教授的入室弟子。
    1937 妻在杭州生下兒子,取名天行。
    1938 獲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授予的金質獎章。
    1939 從比利時國立皇家美術學院畢業,成績名列前茅,其油畫、素描和雕塑均屬首選,並獲得
    「優秀美術金質獎章」。授獎典禮由比京市長馬格斯(Max),親授在比國美術宮舉行,
    引起比利時美術界的重視。
    1940 與畢加索(Pigasso)等名畫家一起參加比京阿特利亞蒙(Atriome)展覽會。
    1940 與匈牙利畫家德立克(Trink)等在督阿崇道(Toisondor)會場舉辦展覽會。
    比國大報紛紛載譽介紹,並多次在畢底格拉地(PetieGalerie)美術館等地舉辦個人畫展。
    1941 在比國五十週年紀念美術館舉行個展(該館專事收藏和展覽世界名畫)。
    1942 在畢底格拉底美術館再次展覽時,作品《吹笛女》被熱心於祖國文化事業而著名的比國皇
    后伊麗莎白購藏。
    1945 由比國美術學院院長蒂加尼(Decat)主辦的一場畫展,參加藝術家均為歐洲第一流畫家,
    沙耆的傑作亦列其中。
    1945 在畢底格拉地美術館舉辦個展,所畫《雄師》一幅,以中國駐比大使館及旅比僑胞名義獻
    贈祖國。
    1945 年底赴英國、荷蘭等地旅遊作畫,長達數月。
    1946 由於種種原因,得了精神分裂症。在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安排下抱病乘法國郵船桑對號
    (San Tay)回國。徐悲鴻聞訊沙耆回國,約聘沙耆為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徐當時為該
    校校長),但因病魔纏身終未成行。
    1947 回國後定居於浙江鄞縣沙村家,由其母照料養病,秋天,其妻將十歲的兒子由山東解放區
    通過封鎖線送回到沙材與耆團聚,從此兒子成為其精神上的依托。
    1949 家鄉解放,與妻子協議離婚。
    1950 兒子被母親接去杭州上中學。
    1951 兒子轉上海繼續學業,從此由母親扶養,隨母親生活。
    1952 歐洲一藝術代表團訪問北京時,向周恩來總理稱讚沙耆的藝術成就。周總理未聞其人,轉
    詢徐悲鴻,方知其經歷與造詣,知其養病在家,遂通知中央統戰部,每月撥給生活津貼
    1954 進浙江省精神病醫院治療。
    1960 進南京市精神病醫院治療。
    1964 母親去世,生活由其姐夫一家照料。
    1967 文革期間難逃厄運,被扣上「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家中珍藏書畫被席捲一空。
    所幸文革初期,沙孟海先生將沙耆自國外帶回的百幅作品及徐悲鴻的《雙貓圖》以其母親
    的名義贈與浙江省博物館收藏。
    1980 其子與沙孟海、史永和陳修良商洽為沙耆籌辦畫展,此舉得中央美術學院吳作人院長浙江
    美術學院莫樸院長、油畫系全山石主任和胡善余教授的指導和幫助,並得浙江省博物館和
    鄞縣文化局的全力支持,畫展籌備得以全面展開。
    1981 在兒子的安排下,由沙村移居鄞縣韓嶺鎮其學生余毅家暫住,並得到良好的照顧,其創作
    亦進入新的旺盛時期。
    1982 為籌辦畫展,應浙江省博物館邀請赴杭州參與修畫直到畫展開幕。
    1983 由浙江省博物館、浙江美術學院和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分會共同籌辦的「沙耆畫展」在杭
    州隆重揭幕,沙孟海為畫展題名。「沙耆畫展」在杭城反響強烈,評價甚高。浙江省電視
    台、電台,《浙江日報》均進行報導,北京、上海等地藝術界人士紛紛前往參觀。
    中國美術館派員觀摩,並收藏了《自畫像》等三幅作品。畫展後,浙江省統戰部聘請沙耆
    為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沙耆畫展」應上海油畫雕塑創作室的邀請,赴上海展出。
    吳作人為畫展題名,劉海粟等送了花籃祝賀,法國、日本等駐上海領事亦前往參觀畫展。
    「沙耆畫展」應中國美術家協會和首都博物館的邀請,赴北京展出。
    1984 在秦基偉的關懷下,沙耆的戶口由浙江轉入上海兒子處,並受聘為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
    1985 畫展後由其學生陪同應邀去莫干山、天台山,天童寺、國清寺等名勝區休養遊覽,並且作
    畫,直至年底返回鄞縣韓嶺。期間創作不少油畫,散落民間。
    1988 應邀赴吉林遊覽作畫。
    1989 繼續在鄞縣韓嶺學生家中養病。由於年事漸高,較少出門,但手中畫筆從不停息,創作了
    大量人物、靜物和風景畫。
    1997 由於腦中風,被兒子接往上海住院治療,從此放下手中畫筆。
    1998 由中國油畫學會、中國美術學院研究學部和台灣卡門藝術中心聯合主辦的"沙耆油畫藝術
    研討會",於上海和北京舉行。
    1999 大型畫冊《沙耆畫集》由台灣卡門藝術中心出版發行。
    2001 "沙耆七十年作品回顧展"在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和臺北歷史博物館展出。
    2005 病逝於上海,享年91歲。

雕塑,繪畫,素描,油畫,抽象,靜物,風景畫,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