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華人藝術家

劉國松Liu Guo Song

  • 風格
    作者於心中培養容納全宇的氣度,先求其心神與自然會合,下筆渾然天成的磅礡氣勢,在意境和本質上不折不扣地體現了中國畫的傳統精神,畫中的大自然氣勢雄偉、靈韻生動,為傳統國畫注入新生命,成為現代水墨運動最重要的推手,有「水墨現代化之父」之美譽。
    典藏紀錄
    1963 《雲深不知處》 香港藝術館
    經歷
    1932 生於中國安徽蚌埠,原籍山東青州。
    1933 父親於抗日戰爭中陣亡。
    與母親流亡於湖北、陝西、四川、湖南、江南等地,歷經艱難,妹妹於逃亡中夭折。
    1946 定居湖北武昌。
    1948 就讀南京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
    1949 隨遺族學校來台,分發至台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台灣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一就讀。
    1950 發表新詩及短篇小說於《自由中國》與《中學生》等雜誌上。
    1951 以同等學歷考進師範大學美術系。
    1956 在廖繼春老師的鼓勵下成立「五月畫會」。
    1958 開始大量撰寫藝術理論文章,鼓吹現代藝術。
    1959 思想由全盤西化轉為中西合璧,開始採用石膏在畫布上打底,在油畫中加入水墨趣味。
    1961 與黎模華女士結婚。   
    受建築學界材料理論影響,放棄油彩與畫布,重回紙墨世界,倡導「中國畫現代化」運動,並開發各種拓墨技法,以「拓墨」與「貼」(Collage)為主。
    撰文反駁徐復觀〈現代藝術的歸趨〉一文,引發「現代繪畫論戰」。
    1963 發明粗筋棉紙-劉國松紙,並藉此創造出自我獨特畫風。
    1966 第二本論文集《臨摹.寫生.創作》,由台北文星書店出版。
    赴愛荷華大學學習銅版畫三個月,隨後在美各地旅遊參觀四個月,在紐約旅居九個月。
    1967 獲紐約時報名藝術評論家肯乃德好評,並與紐約諾德勒斯畫廊簽約,成為代表畫家。
    1968 當選台灣「十大傑出青年」。發展成立台灣「中國水墨畫學會」,繼續鼓吹中國畫之現代化。
    1969 受美國「阿波羅八號」太空船由月球背面拍回地球照片之影響,開始「太空畫系列」之創作。
    1970 應美國威斯康辛史道特州立大學藝術系之邀,擔任客座教授一學期。應邀為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繪製巨作《午夜的太陽》。
    1971 應聘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任教,遷居香港。首創「現代水墨畫」課程。
    1972 出任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主任。
    1973 創辦「現代水墨畫文憑課程」於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推廣現代水墨創作。   
    著名英國藝術史家蘇利文《東方藝術之會合》在英國出版,給予重要評價。   
    開始全力探索水拓畫技法。
    1974 發表〈談繪畫的技巧〉一文,提出「革中鋒的命、格筆的命」之理論,引發大規模的討論。
    1975 法國出版的「抽象藝術」一書,收錄其作品《地球何許?》
    應美國愛荷華 大學藝術學院之邀,擔任客座教授一年。
    1976 於香港中文大學籌辦及主持第四屆亞洲國際美術教育會議,並當選國際藝術教育協會亞洲區會長。
    蘇利文著《中國美術簡史》,由柏克萊加州大學出版,將其列入創作一派。
    1977 當選英國國際聯八位畫家的亞洲區代表,前往加拿大參加「國聯版畫代表 作」之創作。
    1978 應聘擔任台北市立美術館籌辦委員。紐約大學教授希諾考瓦著《中國與日本文化簡史》將其列為台
    灣現代藝術之代表,並在書中引用其理論文章。
    1980 應愛荷華州-伊利諾州藝術評議會之邀,任訪問藝術家一年。並於各大學美術學院、教育電台及美術館巡迴演講及教授繪畫。
    1981 應邀赴北京參加北京中國畫研究院之成立大會並參展。名列美國出版《世界名人錄》。
    1982 英國出版希諾考瓦《中國與日本文化簡史》是其為台灣代表畫家。
    1983 應中央美術學院之邀公開演講,隨後三年巡迴展於全國十八個重要城市,北到哈爾濱,西到蘭州、烏魯木齊。
    1984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劉國松畫輯》。
    1985 應北京中國工藝美術學院之聘前往該校講學兩週,教授現代水墨畫。
    1986 赴絲綢之路考察。水拓畫達於成熟境地,開始漬墨畫的探索與試驗。
    1987 八月前往西藏旅遊,成為創作西藏山水系列之靈感泉源,畫風為之ㄧ變。
    1988 應邀參展北京中國畫研究院「國際水墨畫展」和「水墨畫研討會」,發表論文〈當前國畫的觀念問題〉。
    1989 應邀擔任北京「全國現代書畫大賽」評審委員。應美國運通銀行之請,繪五層樓高之大畫《源》(1952x366公分)。
    1992 應邀出席台北市立美術館「東方美學與現代美術」學術研討會,發表〈先求異,再求好〉教學理論。 十月自香港中文大學退休,返台中定居,並任東海大學客座教授
    1996 應邀擔任台南藝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所長。
    1997 應邀參加上海美術館舉辦之「中國藝術大展」即研討會。
    2000 應邀赴西藏大學講學,並前往珠穆郎瑪峰,出藏後左耳突然失聰。
    2002 作品「石頭上的玄學」被收入美國Wadsworth Group出版的《東方文化史》 大學教科書中。
    個展
    1965 台北台灣藝術館 
    1966 美國加州拉古拉美術館
    1967 紐約諾德勒斯畫廊、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納爾遜美術館
    1983 北京中國美術館
    1996 台北歷史博物館邀請舉辦「劉國松研究展」
    2001 「西疆擴遠:劉國松畫展」 成都現代藝術館
    2002 「宇宙心印:劉國松七十回顧展」 新竹智邦藝術中心、北京中國歷史博 物館、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及台北華城等
    2003 「造化心源」 台中文化中心 「劉國松七十回顧展」 香港漢雅軒
    2007 「宇宙心印-劉國松繪畫一甲子」 北京故宮博物院武英殿聯展
    1957 代表台灣參加日本東京「亞洲青年美展」、首屆「五月畫展」於台北,掀起了台灣現代藝術運動。
    1959 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法國「巴黎青年雙年展」。1960 應聘擔任中原大學建築系講師。
    1985 首次應法國「五月沙龍」之邀,作品《沉入山的呼吸裡》於巴黎大皇宮展出。
    1990 大型回顧展於台北市立美術館
    1992 六十回顧展於台中市台灣省立美術館
    1995 赴法國參加巴黎台北新聞文化中心「台灣當代水墨畫展」
    1998 「中華五千年文明藝術展」 紐約參加古根漢美術館、「展望2000-中國現代藝術展」。
    2000 「世紀之門」 成都現代藝術館
    2001 「無線中華」藝術大展 紐約
    得獎紀錄
    1966 榮獲美國洛克斐勒三世基金會兩年環球旅行獎
    1968 當選國際青年商會台灣十大傑出青年
    1969 獲美國瑪瑞埃塔學院主流六九國際美展繪畫首獎
    1972 台北第六屆全國美展評審委員
    1972 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台灣參展評審員
    1976 當選國際藝術教育協會亞洲區會會長
    1977 香港當代藝術評審委員
    1977 被邀為英國國聯八位代表畫家的亞洲區代表前往加拿大參加國聯版畫代表作之創作
    1978 台北市立美術館籌備委員
    1979 獲國際靜坐協會完美獎
    1980 被列入英國出版的成就人士錄
    1981 被列入美國出版約世界名人錄
    1982 被列入美國名人大辭典
    1983 被列入國際著名知識份子大辭典
    1984 獲北京第六屆全國美展特別獎
    1986 獲日本東京都美術館國際水墨畫展特別獎
    1989 北京中國現代書畫大賽評審委員
    1991 獲李仲生現代繪畫文教基金會「現代繪畫成就獎」
    1993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評審委員
    1996 市立美術館審議委員
    1998 全國美展評審委員

繪畫,油彩,油畫,水墨,銅版畫,版畫,現代水墨,當代水墨,現代藝術,現代,當代藝術,當代,抽象,觀念,五月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