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首都藝術中心:【池中訪談─ 林順雄 - 以畫入詩,以畫入禪】

2012-12-05|撰文者:採訪、撰稿/邱思瑋|攝影、剪輯/李明峯


【以「藝術」作為一生的志業】

「我很用功,當專業畫家就是要用功!」

出身自屏東的農村,課暇之餘幫忙分擔家務和農務的林順雄,怎麼也想不到往後會成為一名享譽國際的專業畫家。

身為南台灣的農家子弟,其物質生活清薄,但父母樂觀安樂的生活態度形塑他誠懇、樸實的特質,雖是溫熱有情卻又不善人際,言簡意賅而不流於浮誇;與大自然的日夜相處,不但深厚且紮實地儲備了日後繪畫創作的素材,更種下了他熱愛生命、擁抱自然的創作取向。

「藝術,是一門吃不飽、穿不暖的工作。」在林順雄的年代,社會對畫家的認知仍停留在頹廢落魄的意象裡。然對他而言,能成為一名專業畫家是一生的志業、是極其幸福之事。

家境清貧的他,意外得知台北的政治作戰學校(又名復興崗學院)有藝術系,無需負擔學費且可以學畫。北上參與術科考試,彷彿就像古代上京趕考的窮書生,面對全然陌生繁華的都市、面對從未用過的炭筆,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藝術家,仍神色自若地用自己的方式完成考試,也締造了讓人笑話四年的「史料」。

每當他提起當年的術科入學考試,總忍不住笑著說,當年考試發下了他從未使用過的炭條和饅頭。原本是用來做擦拭亮點的白饅頭,卻被沒用過炭筆作畫的林順雄當作早餐吃下肚了!

在復興崗求學的過程,劉其偉教授曾對他說:「你已經有你自己的風格了!我不能動筆,也不該動筆。你只要依照你自己的風格,堅持畫下去就對了!」至此,奠定了林順雄日後創作的核心價值。

【執著‧不役於物】

「多讀、多想、多畫」是林順雄認為成為一位藝術家必須做的功課。對他而言, 以水彩為主要創作媒介,其原因在於媒材易取得且攜帶方便,這樣的媒材特性不僅符合經濟上的貧乏,也讓寫生或是靈感湧動時能隨時創作、隨處寫生。

對他來說,作品理念與思想的呈現凌駕於媒材的選擇。觀察現代藝術的脈絡,多元媒材呈現時代多重的藝術面貌,媒材的多樣性幫助藝術家處理作品時能精準的將想法傳達給觀者。

在一片由新媒材、新媒體主導的藝術氛圍下,林順雄仍以自身最擅長、最熟悉的媒材創作,也暗示著藝術家對媒材專一的態度。

觀察林順雄的作品,發現他不僅是畫風景,也是藉由抒情畫呈現他對事物的細微體察;將畫當作一首詩,寫得是美感經驗、憶的是人生經歷過的風景。即便技巧已完臻嫻熟、駕馭自如,但他仍嚴謹的說:「畫畫不單純只是畫,需時常思考、養成思考的習慣。」

【感知生活‧體現創作】

綜觀林順雄的展覽經歷,可窺見藝術家的產量和創作能量令人驚嘆。他創作的主題總不離自然萬物之本,無論是小巧玲瓏的花蟲鳥草或波瀾壯闊的山水美景皆是藝術家描繪的對象。

在藝壇聞名的「動物系列-十二生肖」,令他面對足足十二年的生肖畫作的挑戰。他長時間觀察動物,對於動物的特有神情與肢體語言,不但能拿捏得宜,還捕捉到一種人性的詮釋。但藝術家不諱言的說,在畫動物系列的過程中,「龍」是一項艱鉅的挑戰,因為是由文化產生的意象,他希望能將尊貴而神秘的龍,畫出老成和煦的智慧。

將畫展視為交響樂,將展場畫作隨樂章的起伏排序。他不僅是一位藝術家,還是一位設計者,將展場的層次納入思考。以「樹林」為近期創作題材,如《幾度東風恁去回》的個展,是藝術家長期觀照加拿大與台灣往返的橡樹林之四季變化後所詮釋。

林順雄認為在我們周遭,除了維持生命所需的空氣、水之外,花草樹木是生活中最易觸及的。他常觀察樹幹的肌理紋路、年輪、樹梢的嫩芽,認為這都是一種生命的過程。他承襲一貫以形寫神的風格,輔以各種技巧,精妙的將「心象樹林」的神韻捕捉於畫紙之上。

【畫樹‧畫心境】

若對林順雄較為熟悉的觀察者,可發現他的畫作和畫名都隱隱帶有東方風情的韻味。作為樹林系列的序曲,《暖風十里麗人天》,畫名取自俞國寶的〈風入松〉,描述西湖人們賞春之景象。適切的說明了藝術家對國學詩詞的喜好與研究。

藝術家認為,身處東方之地、浸濡東方文化的我們,所創作的作品必含有屬於自身文化的特色。對他而言,這是一種文化內化、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情愫。

端詳《幾度東風恁去回》的作品,可以發現畫面只有「樹」的元素,不見草地、天空、花鳥,單單只有樹的本身。透過他獨具風格的安排,強調「虛中有實、實中帶虛」的觀念,使畫面帶有強烈的水墨韻味;而光影的對比或是空間的安排,甚至留白或大塊色彩的運用,所帶出的安詳和沉靜,正是林順雄的溫熱分享與生命感動。

【用藝術修行‧用心感受世界】

以水媒材畫作的林順雄,預告下次探索的主題即為處處可見的「水」。湖面的漣漪、下雨濕地的水窪、洗手台的水珠、清晨樹梢的露珠皆是藝術家未來欲描繪的對象。

對藝術家而言,畫不僅是在求新,而是求能撼動人心的作品。「水」對我們而言,是時時皆能接觸到的元素,而藝術家則想用另一種角度,將大眾疏忽的面相表達出來。

「藝術家的生活是孤寂、單調,就像是修行的苦行僧。」他靦腆的說,但滿足不悔的神情說明他享受這樣的孤寂。

儘管他的精神歷程顯得孤獨,但卻又因著藝術創作而光華璀璨。在他與自然對話、與萬物對話,與人世間對話的當下,也逐步的帶著我們和他一起分享了生命的輝煌和自然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