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之寶TANSBAO Gallery:【PRESTIGE報導】時間的理性與感性 |Be Frozen In Amber
2022-08-08|撰文者:GERSHWIN CHANG,PRESTIGE
一直以來,琥珀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它是古代松科植物留下的天然樹脂化石,卻因為包覆了形成時刻的點點滴滴,不但成為研究古生物學的瑰寶,而它創造的美感更是讓不少藏家愛不釋手;但也因為它這樣獨特的定位,在科學研究的理性觀點與文化哲學的感性觀點中創造了相當有趣而複雜的視角,也讓藝術家黃憶人與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合作的《那一刻,琥珀的記憶》展現了屬於科學與人文的觀點融合的精彩論述。
在中山堂與黃憶人見面,他第一時刻展示給我看的,是他這一次的新創作—他將琥珀用類馬賽克拼貼的方式組合出了我們熟悉的《侏羅紀公園》的暴龍頭骨標誌,而圍繞在邊緣的木框,則是由木雕匠師雕刻的各種恐龍圖像,融合東西文化與傳統意象,其實是有點突兀卻又充滿古樸意趣的精彩作品,「木雕的圖像是我自己一筆一筆畫出來的,在跟木雕師傅溝通時,我還帶了很多恐龍的模型讓他參考。」他笑說師傅笑他「有些新潮」的創作,在木框與琥珀圖像結合後創造出的意趣,讓人覺得是相當有趣而精彩的創作。
這一個恐龍系列,其實是今年黃憶人虎爺系列的延伸,「今年對我來說是『龍虎之年』,是風風火火的一年。」的確,科博館這一場籌備將近三年的展,可以說是黃憶人本人的重要里程碑,「算一下,我明年就要六十歲了,我發現我人生中每十年似乎都是我的創作人生的重要段落。」四十歲時,黃憶人真正開始進入古生物研究與藝術創作的「斜槓」人生,進入五十歲在台博館的《時空膠囊—琥珀特展》乃至於今年即將屆滿六十歲的科博館特展,似乎也是冥冥中的巧合,也是一個難以解釋的緣分,而這,也讓科博館《那一刻,琥珀的記憶》特展展現了一個屬於黃憶人的獨特視角。
說真的,這真的是一場與眾不同的展覽。自然科學博物館被賦予了「教育目的」,透過科學原理與現象的闡釋,增近大眾對科學的興趣,過去很多人認為,「科學」與「人文」是平行的兩條線,但《那一刻,琥珀的記憶》卻展現了屬於科學與人文的觀點融合的精彩論述,這可以說是科學教育思維相當大的突破。展覽的五個展區其實可以說是一個思維的循環,當觀者從兩個方向進入這個展覽,都可以找到這個特展論述的邏輯,「展覽的開始可以說是結束,結束也可以是開始,因為觀看的視角不一樣,你所獲得的觀點也會不同。」黃憶人說,《那一刻,琥珀的記憶》策展中最重要的觀點在於「循環」,一種屬於生命的生生不息;就像我們的生命,雖然生命是順著時間流動而存在,但是藝術跟記憶反而是逆著時間的走向而行,「歷史就是逆著時間去感受,可以說是在挑戰人的意識。」有時候,感知並非與我們認知的世界是相同的,但如果我們調整我們的視角,你會看到完全不一樣的想像,這也是這次展覽在藝術上與科學上想要傳達最重要的觀點,「而琥珀就是這樣的存在。」
這是科學與人文之間的對話,也是記憶與時間的對話。時間是流動的,但琥珀卻把環境的時空凝結在其存在的時空之中,它就像時空膠囊一般把科學研究與人文哲學帶入我們的時代當中,琥珀就像歷史家為社會與人物立傳一般,讓其存在的時空凝結且帶到現代,「所以就像學者研究人文藝術一樣,古生物學家著迷於琥珀及凝結於其中的時間與物質。」所以,《那一刻,琥珀的記憶》創造的觀點,其實也與藝術創作者在具象與抽象之間的思維碰撞,「很多創作者會從寫實到抽象,其實是在『意』與『像』之間的拉鋸。」
如果要讓自己更「純粹」,創作更像是理性與感性的拉扯,而此次在科博館的展覽,其實也是理性與感性之間的碰撞。同時身為古生物學家與藝術創作者的黃憶人,其實在科學與人文間的平衡間,有一點像是藝術創作中的留白,你會想把畫面塞滿,還是要留下一些呼吸的空間,這其實是很有趣的「選擇」,「而且,你只能有一種期待,這樣的選擇很難兩全。」科學研究追求的是發現與驗證,而人文藝術所追求的則是意念的傳達,這樣的核心主軸下,都有所謂的「捨」,這其實也在展覽上充分地展現:《那一刻,琥珀的記憶》展中透過不同的視角,透過「實體」展示、減少知識教育性的文字來表達屬於展覽的想像,期待在親近地「接觸」真實的物件後,所「帶走」的「訊號」,「這其實是與琥珀的原始特性很像,因為在那一個時刻,你的時間與記憶就留存在裡面,千百年後他仍然存在在那個時間點,這個展覽其實也在透過琥珀進行一種不一樣的教育型態。」
你或許會說藝術與科學在教育立場上所關注的焦點可能不同,因為藝術本身是在傳遞「意念上的純粹」,代表的是人文歷史所累積的哲學,而科學代表的則是「絕對」的可能性,這或許是「相對」與「絕對」的拉鋸與對話,但對於塑造屬於人的真實人格中,期待成為「絕對」的「理性」與不同視角創造的「相對」所闡述的「感性」,其實才是建構社會的整體意象,你可以說關於琥珀的藝術創作創造了屬於哲學與科學的交錯融合,這也是屬於展覽的有趣視角。
《那一刻,琥珀的記憶》特展
展覽時間:2022年4月29日至2023年2月19日
展覽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第一展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