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丹之寶TANSBAO Gallery:【黃憶人】琥珀、虎魄

2022-10-08|撰文者:丹之寶 王嘉宏


文|丹之寶
撰文|王嘉宏

琥珀收藏逾40年資歷的黃憶人,身兼多種頭銜與身份:他除了是亞洲最大琥珀收藏鑑定家及蟲珀攝影家,更是古生物研究權威,潛心多年專研琥珀蘊含的古生物品種,幾項重要新種更以其命名如:2017年「黃氏憶人扇蟌」、2018年「黃氏擬苔草蛉」、「黃氏枝蛉」、「黃氏特異蟲」、2020年「黃氏幽冥蟻 」等,加上出版多部琥珀研究的專書,讓他成為全球自然科學界的頂尖人物。黃憶人愛琥珀成痴,每每談到心愛的琥珀便眼睛發亮、熱情活潑地跟每個人分享,琥珀如同他另一個靈魂、分身,因為這樣的愛,讓他興起了將琥珀創作成藝術品的念頭,經過多年的琢磨與鍛鍊,世界唯一的琥珀藝術家就此誕生。

琥珀自古作為珍貴的珠寶收藏品,更是佛教七寶之一,在人們的心中有不可磨滅的地位;然而進入了藝術的領域,成為創作媒材的珍貴琥珀反而因此被忽略其特性,對黃憶人而言,創作理念與技法為次要條件,「琥珀」才是最重要的核心概念,因為琥珀代表了他逾半生的經歷、乘載了他生命的重量,更是他成為藝術家的初心。琥珀的流光溢彩隱含著地球漫長歷史歲月的故事,每一顆捧在手心裡的原石、經切割研磨後所顯現出來的動人樣貌,都為黃憶人的創作提供了源源不絕的靈感,近年他以老虎為主題的創作更加貼緊了琥珀的歷史性與故事脈絡。

《說文.虎部》記載:「虎,山獸之君。」中國古代以虎為山獸之長、統治山野的君主。上古殷商時期,殷人由於野外狩獵之故對於老虎的形象已有深刻的認識,且常在青銅器物上鐫刻虎紋作為裝飾紋路;「虎符」更是古代君王用以調兵遣將的憑證,更是軍權的象徵。明代著名的醫學家與博物學家李時珍,曾引用宋代《格物論》:「虎,山獸之君也,狀如猫,而大如牛,黃質黑章,鋸牙鈎爪,鬚健而尖,舌大如掌生到刺,項短鼻,夜視一目放光,一目看物,聲吼如雷,風從而生,百獸震恐。」隨後又於《本草綱目》中記載「琥珀」為虎死後精魄入地所化,「入藥可寧心神,安五臟,定魂魄,消淤血、通五淋、鎮心明目,止血生肌。」具有安神定魄之功效。由上述將「虎」轉化為「琥珀」的記載,可知虎與琥珀之間在人類歷史上緊密的關係與延伸;虎吼聲如雷鳴,代表人心對虎的敬畏;風從虎而生,說明了人對虎的奇思妙想。動物在人的世界中,常被賦予某種特定的象徵,譬如英猛善戰之將士謂之虎將,這也是一種人性的映射。

近年黃憶人常參拜走訪全台廟宇,過程中他觀察到護衛神祇的塑像、深受信仰作為安定人心的力量所感動,尤其是台灣傳統信仰中對於「虎爺」的崇拜,幾乎每一間廟宇都奉拜著虎爺,每一尊的樣貌、顏色、動作及穿著,甚至是供奉神龕均有所不同,2022年欣逢虎年,黃憶人更專注以「虎爺」形象作為主角的系列創作:《山君》、《雷君》、《風君》更是他最驕傲且珍稀難得的創作。製作材料方面,三件作品均以4500萬年前波羅的海出產的黃、白蜜蠟料經切割拋光後作為主體虎身,再以距今9900萬年遠的緬甸金黃琥珀、黑琥珀細切做成虎皮毛紋及虎尾。《山君》描繪一帶翅飛天虎,後足屈踞站立在蜜蠟原礦所組成的山巔,前雙足交胸、虎眼雄視遠方,盡顯威風凜凜的樣態,底板以純金箔貼出普耀的光芒,外框配以手雕檜木貼金九龍框,一幅深具帝王之相的山獸之君,活然躍升於眼前;《風君》身披黑錦繡金披風、手執象徵接納四方福氣的葫蘆、《雷君》著緞繡紅披風、左足持鍥、右執錘,雙虎皆腳踏祥雲、飛騰橫行於天際。《風君》、《雷君》形象取材自日本琳派代表作品《風神雷神圖》,其意喻引伸多元、兼含《封神榜》中雷震子神話、全台唯一主祀風神的台南古蹟「風神廟」之傳奇;框型樣式則選用檜木手雕貼金八仙框,帶有無論男女老幼、富貴貧賤都有超凡成仙的機運與寓意。

黃憶人以連翩的浮想與創造力將各類有關「虎」的文化意象揉雜成一,材質(琥珀)作為其藝術的核心起源、再以特殊的立體拼貼工法展現出活靈活現、多變的虎爺樣態,而精緻的外框則是作品本身敘事性的暗示(九龍、八仙);《宣和畫譜》曾記載一位宋代的畫虎高手,名為「趙邈齪」,其畫虎不但得虎之形似,而且能掌握畫中氣韻;近現代書畫大師張大千的長兄、張善孖也是位畫虎高手,因愛虎成迷,別號為「虎痴」,他筆下的老虎亦是形似維肖、更具微妙神韻。綜觀海內外藝壇,畫虎者多,但獨有黃憶人能以珍貴的琥珀為材料、創作出以老虎為寄託轉化的「虎爺」形象作品,透過黃憶人的創作重現出琥珀與台灣歷史信仰緊密的連結,讓原為自然界千萬年孕育而成的珍稀琥珀轉化成藝術作品的狀態,除了承載豐厚的文化脈絡之外更有對於生命的起源與本質的探問,人類的存在之於琥珀猶如滄海一粟,黃憶人藉由獨一無二的藝術創作希望能引領觀者、收藏家在這浩渺無盡的宇宙中覓得立足之點,用琥珀重新形塑虎爺文化之美、以虎爺深醇的涵養潤澤琥珀的靈性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