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中花樹】
-
展期
日期:2020-12-26 ~ 2021-02-06
-
地點
台灣台北市中山區北安路770巷28號
-
參展藝術家
顏貽成、林銓居、宋璽德、吳孟璋、李若玫、廖以歆、徐瑞謙
-
双方藝廊將於2020年12月26日至2021年2月6日推出聯展「岩中花樹」,本展匯聚七位跨越1950到1990年各個世代的台灣藝術家,包含顏貽成(1955-)、林銓居(1963-)、宋璽德(1964-)、吳孟璋(1971-)、李若玫(1985-)、廖以歆(1987-)及徐瑞謙(1994-),通過平面繪畫、雕塑與裝置等多元媒材表現形式,以豐富的創作語彙詮釋當代文人精神。此展特別邀請藝評人沈伯丞擔任學術研究,希冀將藝術家對於自我內心的情感及生活的體驗,藉由藝術實踐,重新演繹當代文人墨客的風雅世界。
先生游南鎮,一友指岩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云:「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陽明《傳習錄》
展名「岩中花樹」取自明朝理學家王陽明《傳習錄》,文中王陽明將貧瘠巖石上生長的花朵來闡釋「心外無物」,並道出岩中花樹及風之姿態,唯有體驗才能昭顯。在東方藝術中,「山水」與「自然」始終為創作與美學的核心,藝術家通過創作來進行藝術思想與精神體現,「岩中花樹」便是一種觀賞作品的審美姿態,既是創作者與其創作機緣相遇的狀態,也是觀者凝視作品時的心境變化。猶如學術研究者沈伯丞所述:「當觀者與作品相遇,乍然間,藝術家便已將『巖中花樹』傳至觀者內心,創作與審美當下相遇。」
「岩中花樹」展覽企圖通過當代的語彙,邀請觀者閱讀藝術家幽微游移的心緒流動。顏貽成(1955-)廣泛地從中國水墨書法、庭園造景及絲織工藝等美學汲取養分,在西方的繪畫形式中,展現屬於東方特有的美感與韻味。藉由草與花的形象作爲關照自然的途徑,通過簡化、半抽象的筆調,將自然景物轉化成豐富的視覺語言。其作品顏色細膩而豐富,打破了具象與抽象之間的藩籬,並擺脫現代主義形式上創新的追逐,重新回到人文與自然的對話;以農民及文人兩種身份,在當代藝術領域中獨樹一幟的林銓居(1963-),深厚的國學功底加上當代藝術的陶冶,西方技法中帶有東方精神,樸質流暢的筆觸與壯闊山海的佈局,藝術家試圖從中體現對生命流動性的深切關懷,展現了其內在溫潤的文人氣息;擅長以理性創作邏輯表達金屬作品的宋璽德(1964-),以抽象方式將東方山水講究的氣韻與鋼鐵材質的絕對性做結合,作品運用火切、焊接、高溫發色等技術,形塑出山水、島嶼地形的豐富意象。藝術家靈活展現鋼鐵的可塑性,賦予鋼鐵充沛的人文能量與東方精神;石雕藝術家吳孟璋(1971-),將自身融入於自然並著重身體與石材的對話,精準表現石材造型及材質的韻律節奏,作品存在著自然的意象,揉合著理性幾何的造形,以陋石及敗石為底,順應石材的原初特性,透過穿透、磨削、裂解、結合等技法,將自己的雕鑿和天然的不完美共構,並通過造型與精神空間的相合,再現自然與內在的和諧靜謐。
以寫生、平面素描及立體雕塑為主要創作的李若玫(1985-),從日常經驗及事物細節的凝視與反覆中,尋找觸動感知的記憶風景。近期著迷於山川草木的純粹美感及生命力,試圖從置身其中的近距離觀察中,思考當代生活與此感知之間的斷裂與微妙關係。通過帶有詩性的雕塑及寫生,以靜物召喚風景並捕捉其差異,不斷複寫時間的逝去狀態;廖以歆(1987-)藉由抽象表現手法詮釋自身經驗,以直觀的方式與畫布對話,透過不同介質的顏料,強調每一道色彩筆觸在創作時所涉及過程,描述空間與時間的維度、矛盾的情緒拉扯,並形塑感知記憶的符號。藝術家關注社會問題、精神慾望及時空感知等面向,通過大自然的形象、哲學、詩歌、潛意識夢境來探討生命感知的更迭;近年備受矚目的年輕雕塑家徐瑞謙(1994-),試圖喚起物質的精神性,專注於傳達身體介入物質與空間時所產生的感官連動,將其捕捉到的細微感受一一拆解,再藉由材質、造型與色澤的轉譯,重新組構在雕塑上。其作品存在著金屬材料原始的面貌,透過鍛打讓金屬的延展性吸納身體的勞動,引導出物質與環境對話的可能性,並探討生活中及動作間的感性片段。
--------------------------------------------------------------------------------
自性(svabhāva) ・本然(Prakriti ) 物之外;心之中的岩中花樹
文 | 沈伯丞
前言
『…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_《傳習錄》王陽明
有別於西方藝術創作中對於「人像」、「肉體」的鴆溺以及對於「自然」的科學性觀察與分析表現,東方藝術創作中的「山水」與「自然」始終是藝術家自身精神本體的彰顯,要言之從東方思想的視角上看,自性(svabhāva)及本然(Prakriti )一直是映照彼此的實相。人的精神本體與自然的物質外在,存在著共相與呼應的關係。也因此那筆墨裡的山水、樹石、花鳥乃至於風雲,種種形貌的勾勒、塑造皆是創作者其自性的舒、卷、開、合。
如永明延壽禪師所言:「心廣鑒多形」;「物即是心」,創作者的作品乃是其心所鑒、所轉之物。若從「心即是物」此一基礎上去思考藝術及鑑賞,那麼或許「巖中花樹」便是一種觀照作品時的審美姿態,「巖中花樹」既是創作者和創作機緣相遇的狀態,亦是觀者凝視作品時的心境轉化。當藝術家的自性和外在的本然相遇時,那深藏其中的花樹霎時綻放,化為昭姿風采呈現於觀者眼前。恰是那作品與觀者相遇的一刻,讓,世阿彌:「 若能將此花,由我心傳至君心,謂之風姿花傳。」 這一句對於藝術創作其美學的意義,有了更為鮮明的意象。
從自性到本然,山水、自然始終是東方藝術中,其創作與美學思考的核心,自然既是創作者其作品的精神表徵,亦是開顯觀者心中內在花樹的禪機。展覽「岩中花樹」中的作品是創作者在當代情境中,依憑「自性」面對「本然」後的映照顯影。那是藝術家從取法古人到自創新意後的風姿。通過作品,觀者得以藉由藝術家的心眼,重看日常所居、所見、所感的世界。
一、 閑餘和長物
晚明文人文震亨的著作《長物誌》,通篇細膩的描寫著如何賞鑒各種無用身外之物的方法及樂趣。所謂「長物」即是多餘無用之物。然而,文震亨卻細細爬梳那與無用之物共處的樂趣。《長物誌》標誌著從功利社會眼光中逸脱的非功利性生活及審美意趣。「長物」自有其內在的美感與意趣。
展覽中,藝術家李若玫的裝置、繪畫以及徐瑞謙的雕塑,或許恰回應了《長物誌》那對於多餘、閒散之物及之地的美感。在李若玫的作品中,過往不入文人繪畫中的檳榔、香蕉、甘蔗、椰子樹,以全新的姿態傲然地顯影著自身的魅力。而徐瑞謙那些抽象構成的鐵架、鏡片乃至於那看似恣意曲折、切開的鐵件,那純然品味的型態,在無用之中映射著自身本質的魅力。恰是那看似無用或者無意義的狀態,讓「物」的本然得已更為鮮明的被提顯而出。「長物」看似閑事餘物,卻處處可見韻味。
二、 蕭索與難堪
「景有言之極幽,而實蕭索者…境有言之極雅,而實難堪者…」《幽夢影》中,張潮對於「景」和「境」有著獨到的品味和見解,那因蕭索而幽深,因難堪而恬雅的對比及反差,讓講究由「景」入「境」的東方美學易趣,更深了幾分洞見。值得注意的是,張潮對於美感那高反差的描繪,並非是一種諷刺而毋寧是更為深刻的洞察那「蕭索」構圖空間中的精神深度,同樣地那稚拙與弱陋,乃是對精細造作技術的棄置,讓作品得以更為素直的面對精神本體。
沿著張潮的眼光落向藝術家廖以歆、林銓居的作品,則或許對於所謂「幽深」和「恬雅」的意趣及美感,又添加幾分不同的體會。在廖以歆的作品中,那隨意、閑散的落筆中,看似不成景卻又在模糊中但著幾分詩意的氣息,霎時間張潮所謂的「蕭索;極幽」,有了更為具體的意象。與此同時,回望林銓居那素樸至略帶粗陋筆法的山、海,也似乎映襯了張潮所謂的弱陋、稚拙的恬雅。二位藝術家的作品之「美」,不在於表象的精細和經營,而在於那任憑精神自然的呈顯。
在粗筆和陋色間,在蕭索與難堪中,乍然望見巖中那落拓花樹的「幽深」與「恬雅」之美。
三、 古;拙;瘦;巧
米芾拜石,拜的是那奇、詭、漏、皺的「敗石」,那高度殘缺的「敗石」獨自綻放著自身的性格與美感。從「敗石」的殘缺之美,回望吳孟璋的石雕,更易於體會藝術家為何樂於與邊、角碎料共伍的創作。恰是這對於不完美的洞察,讓藝術家得以在當代的石材雕塑中回應,東方對於賞玩美石所追求的「古;拙;瘦;巧」。藝術家的石雕讓人力(巧)和蒼古(古);天然(拙)和經營(瘦)得以熔冶一體,斧鑿間,吳孟璋將自身融入於自然中。
四、 雜芳譜
「花」作為一種人文的意象,長期以來的形象想像多聚焦於宛若《花間集》般,那溫柔婉轉,婉約含蓄卻又濃艷華美和清新典麗的風姿。然而,顏貽成的「花卉」卻並非溫婉、華美的旖旎、綺情,更貼近於徐渭那「花草雜四時」的淋漓墨戲,在酣暢的筆觸中,鋪天蓋地的構圖裡,「花」以傲然的身姿,卓爾躍然眼前。雖是雜花亦可親,宛若紅旓隨風躍然。
五、 深邃淋漓;變幻自如
山水,從張潮的眼中望去,從地上、畫中、夢中、到胸中的山水,各自存在著深邃、淋漓、變幻和自如的種種面貌與性格。在宋璽德鋼鐵跌宕的造型中,那傲岸嶙峋的風姿,恰恰映襯了張潮對於山水創作的勾勒與美感特質。千巖萬轉間,那自然變幻的深邃淋漓乍然眼前。
小結
「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岩中花樹》之所以一一明白,源自「有心」。當觀者與作品相遇,乍然間,藝術家便已將「巖中花樹」傳至觀者內心,創作與審美當下相遇。
註
1. 自性(梵語:स्वभाव,svabhāva),又稱自體、法體、體、實性,哲學術語,指所有事物(法)自身擁有、自體形成、自身決定存在形態的性質,是常住的、不變的、獨立,不依緣起而變化的;其外在特徵,則為自相。
2. 本性(梵語:प्रकृति,prakṛti),又譯為自然,古印度哲學術語,有萬物本源的意思。佛教也採用此概念,含義為事物的始終不變異之本質,並將它視為是自性的同義詞。
3. 《風姿花傳》(風姿花伝 (ふうしかでん、風姿華傳))是世阿彌所著的能劇理論書。是日本美學的古典作品。奇美學思想核心,強調「藝術」及「藝能」其目的在於,將創作者心中之「花」(美的本體)通過作品傳遞給觀者。
--------------------------------------------------------------------------------
沈伯丞,1973年生於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與理論博士。曾念過化學,當過材料工程師,投入考古學,任職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等。後投身策展,並多次擔任國美館、當代館專題導覽員,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藝評人。
推薦展覽
view all【In the gym / On the road】黃海欣雙個展
日期:2024-10-12 ~ 2024-11-16|台灣,台北市
【世界之律】李錫奇個展
日期:2024-09-07 ~ 2024-10-05|台灣,台北市
【刻.畫】
日期:2024-09-07 ~ 2024-10-05|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