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 hub 虛擬藝術跨界實驗基地
【數位共感 — 法國VR特展】
-
展期
日期:2021-10-01 ~ 2021-11-14
-
地點
104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353巷20號B1
-
參展藝術家
弗朗索瓦.沃提耶、阿貝爾·柯亨、蜜雪兒·卡諾、烏利·卡諾、克萊蒙·德諾、齊亞德·圖馬、愛麗莎·麥克尼特、托馬斯·維爾普、卡蜜兒·杜維羅伊
主題網站連結
購票網站連結
票券交流連結
在誘發虛構想像的各式藝術創作中, VR 是讓觀者視線完全被屏蔽,毫無現實場景可以憑附、將自身完全交給「虛擬影音」的媒介。無論是置身於「實拍」或是「動畫」影像,觀者通常承接兩類型的「視域」:一種是窺探全場的攝影機之眼,另外一種是片中角色的第一人稱視野。近年,越來越多 6 DoF (註1)的 VR 影片細膩發展互動技術,讓觀者透過轉頭、走動、手把操作,甚至臉部表情等變化,即時觸發、擾動影片發展。觀影中的各項變因,都影響著觀看與聆聽的角度。
相較於電影、錄像, VR 開啟了嶄新的觀影經驗:觀者既將自身完全交予虛擬,也頻頻介入虛擬。在 VR 影片內部已然建立的多樣性中,觀者產生專屬於自己的影像體驗,同時,又與其他觀者共享該部 VR 建立的數位角色、場景與敘事。 VR 開創的數位體驗,恰恰是在視角套入、角色代入的行為中,形成僅限於相對「少數」(相較於電影、錄像)觀影者切身但又共享的感受。
近年 VR 作品影音表現、體感技術日益躍進,但是 VR 製作與放映的門檻仍相當高,以至於 VR 創作-展映-評論的生態不易成形,「在地實驗」與「台北電影節」首次合作「數位共感:法國 VR 特展」,選映十部近年法國投資出品的重要 VR 電影,打造長達一個半月的放映平台。影片主題包含科幻、驚悚、浪漫、人性、詩意,多元 VR 電影語言提供觀者三種層面的數位體驗:跟著鏡頭移動、漫遊於虛擬世界(註2);回應、介入影像內容(註3),以及角色扮演(註4)。
影展作為 VR 爭相競獎、展映的重要平台,全球如此,台灣亦然。「在地實驗」藉由與「台北電影節」共同選片,盼能開創更寬廣的 VR 體驗與討論風氣,讓 VR 日漸成為更多人能共同感受的數位經驗。
(註1)6DoF即6 Degrees of Freedom,容許前後、左右、上下三個平移自由度,以及三個旋轉的自由度,對應的就是點頭、搖頭、歪頭的「六自由度」。
(註2)《獄中鳥首部曲:自由幻夢》(2021)、《家中的劊子手》(2020)、《重新編輯》(2020)、《2020太空漫遊》(2019)、《未來預言》(2018)。
(註3)「星球」三部曲(2018)、《大師狂想曲:阿貝爾費拉拉》(2021)。
(註4)《深海魅光》(2021)、《重現:史前女人》(2021)、《心向列車:她和他》(2020)與《心向列車:孩子》(2021)。
熱門展覽
1
紅野畫廊:【百年不時—陳漢聲個展】Chen Han Sheng: From view to landscape all at once
目聶映像文化:【黑影展 BLACK-A FILM FESTIVAL】
台灣好基金會X池上穀倉藝術館:【寄情與召喚─池上藝術村駐村藝術家聯展】
大象藝術空間館:【大象藝術 展位A05 | 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2022.5.20- 2022.5.22】
世界文創產學經貿協會:【吳慧蓮繪畫個展‧字有妙畫 6/2台南開展】臺南市政府雙市政中心空中藝廊-臺南市政府秘書處
尊彩藝術中心:【跨世代與後媒介】2022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 展位B06
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三生萬物】關係性創意環境工作
MoCA TAIPEI 台北當代藝術館:【非遊記】
新竹藝術博覽會:【2022 ART HSINCHU 新竹藝術博覽會】
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推薦展覽
view all102當代藝術空間
【「此端、彼端」This End Versus That End】周貞君的影像索引 Chou Jen-jiun's Image Index
日期:2022-03-26 ~ 2022-05-08|台灣,台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