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秋刀魚藝術中心

【存在—以詩性探詢 EXISTENCE - THROUGH THE EYES OF POETRY】20年特展

  • 展期

    日期:2022-04-19 ~ 2022-07-10

  • 地點

    耘非凡美術館(台南市東區林森路一段370號)

  • 參展藝術家

    黄敏俊、劉欣宜、陳修橋、林安常、劉玹希、胡縉祥、林佑森、趙延斌、陳穎、賴靜、陶發

  • 《存在—以詩性探詢》
    策展人 蔡宗霖 David Tsai

    存在,作為一種可被感知、被觀看的生命狀態,無論表象以何種方式被呈示,藝術家總能透過內在情感探索與文化符碼轉譯,為現實世界的那個「曾經」留下明證,而此曾經能作為雙向的證據,除了為主體/對象物留下不同形式痕跡外,更為自身精神存在留下時間註記。

    人們持續思考存在意義的同時亦使人意識到時間的存在。不間斷流變的物理性時間歸整出關於過去、現在與未來等片段的身體經驗、記憶及想像,藝術家的創作便是決定存在樣態的絕佳範式。「存在」的視覺性探討,帶出的是時間節點的積極揀取與拼湊、記憶中的圖像翻轉與重構,以藝術為工具探詢詩性。論其創作表現可概分為三大面向:內在絮語、外在混融與本質視界,透過作品探討,我們得以一窺藝術家生處現實世界的感官反饋或認同提問。

    【內在絮語】

    絮語可視作內在情感的間接表述,寂聲低語的、緩速流動的景象使畫面增添了空氣中的潤澤厚度,作品成為情感的載體,企圖將游移的情緒收攏於凝視之上。劉欣宜以充滿溫度的木質與適當的敷彩抓取那原初的情感悸動。她持續向內深掘探問,孤獨、悲傷、落寞等經社會化碰撞後所遺留的心的傷痕,在如夢的無重力狀態下,漂浮不安的情緒得以釋放。創作語彙充滿詩興的陳修橋,以大自然形體喻情,將各種自然運行狀態透過完形的創造帶出「不可言語的情感」,潛藏於仿生有機的流線中。

    陶發善於透過「欲自然」描繪,將人類對未知的想像與迷戀直白地表現出來。他成為人類潛藏慾望的揭露者,使觀者在赤裸的精神世界裡重新認識自己。相較於陶發外顯的內觀世界,賴靜的斗室窗景顯得靜謐而溫暖。窗,在此成為世界與主體之間的媒介,建立起情感觸動關係。而作品靜謐感則來自賴靜所營造的「凝觀」性,使觀者感受強烈「在場」氛圍。

    精緻的人偶、凝結的時間感是陳穎創作的辨識性形象,那些人造物件以藝術家意志被擺設陳列,各項資本主義商品成為情感的投射物,關於生命的、時光流逝的與消費社會的探問接踵而至,觀賞其作品早已非技術面上探討,而是對社會現況、對未來文明的質疑與憂心。

    【外在混融】

    科技高度發展之後,對未來想像的後設情境從不曾間斷,人類對新生態的反思與倫理困境造就了豐富的藝術創作。林佑森的「後自然」創作以盆景姿態讓隨處可得的工業垃圾、電子零件與樹枝重新勾勒獨特的空間詩學,企圖以人造物返擬自然,延續其存在並再創記憶共生。劉玹希則透過機械零件的重構,在有機運轉動中領觀者走進過往歷史片段的端口。胡縉祥則利用數位裝置呈現自然的視覺性敘事,光影的、類地貌的或城市的景象讓虛擬經視覺確認後變為新現實。林安常習於思索人與土地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動物與人造構件結合所創造的新物種述說對於現實世界狀態的矛盾情感,自然與人類(文明)的「存在」取捨成為理解林安常作品的主要命題。

    【本質視界】

    藝術創作經常為藝術家主體心靈的認識與社會/世界的主、客觀表述產物,對各種本質的探討或研究亦是創作的重要養份泉源。黃敏俊的「新光色論」係其自然色光本質的科研集成,超越傳統繪畫中強調光的引介或再現,企圖以畫出「光的形狀」為命題,具象化研究主體並重構光的視覺認識論。趙延斌的審美視界出自於有序本質的發現與創造,他的作品成為現實社會情狀與童年集體記憶集錦,探索生活中的形式之美。

    【關於美學的存在探索】

    藝術創作為現實譜出複雜的「間接」存在狀態,藝術家以其美學內涵,透過詩性語彙於不同的存在階段嘗試探索、觀察與反思,並定義「存在」及其價值。其所生產之視覺後設圖像成為不同節點與境地的現實雛型,例證自我參與及對世界的關照態度。

秋刀魚藝術中心耘非凡美術館20年特展存在以詩性探詢

推薦展覽

view all

高雄市新浜碼頭藝術學會

【存在之間—】2025Free Open Day徵件展

日期:2025-01-02 ~ 2025-01-26|台灣,高雄市

5 days left

安卓藝術

【「存在與虛無」鄔一名紐約作品展】

日期:2024-11-16 ~ 2024-12-25|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