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術館
【縫—洪鈞元個展】
監獄環境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縫」,無論是牢房的對外孔隙、門縫,或外窗柵欄所切分出的空洞,組成關押政治犯的日常視野。然而,中文字的「縫」在語音上,同時具有兩種相對的含義,如讀四聲,為描述缺口與裂隙之意。相反地,讀音為二聲時,則作為「修補」的動詞,例如縫紉。據此概念,回應白恐政治犯與國家權力間兩面的矛盾關係。
洪鈞元拍攝了政治犯逃獄失敗的過程,其經過一段曲折、壓迫與苦難的路徑後,望向無處可逃的大海,最終成為一種自我矛盾的消耗。此外,作品借用白恐政治犯涂南山前輩於綠島被關押的回憶,以及演員楊昇浩高祖父林壁於日治時期,亦因政治因素被判刑入獄之事件,進行時空交錯的生命層疊及敘事隱喻。
洪鈞元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現為國立中興大學台灣人文創新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作品足跡遍佈世界各地,數次入選各類國內外影展及錄像藝術節。曾獲第二屆地中海當代藝術獎「攝影與錄像藝術類」第二名、法國Rencontres Internationales Paris/Berlin影展入圍、第九屆塞爾維亞Holywood Serbia國際影展最佳實驗影片、第十屆開羅錄像藝術節入選、2020年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SmolShorts獨立影展觀眾票選獎、 2019年丹麥哥本哈根60秒短片藝術節評審團十大最佳影片、觀眾票選獎;國內於2021年獲「高雄獎 - 影像暨科技媒體藝術類」入選、2020年世安美學獎「音像藝術類」及第八屆「臺南新藝獎」,作品亦獲文化部藝術銀行、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藝術中心等單位典藏。
洪鈞元作品帶有強烈的內在情感問題,主要原因來自於他的破碎原生家庭。因此,藝術家在作品中尋找具有相似成長經驗的對象成為關鍵元素,進而建構屬於自身生命體的共感同溫層。
REFERENCE
熱門展覽
1
臺北市立美術館:【瑪莉官:時尚革命者】
石晉華藝術工作室:【曹溪一滴•石晉華】─慶祝2022國定佛誕節特展
fng-art:【Near You Someday 偶然的相遇】Adam Handler 台灣首次個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2 X-site:藍屋】
紅野畫廊:【百年不時—陳漢聲個展】Chen Han Sheng: From view to landscape all at once
紅野畫廊:【喬治.伯恩 : 內在視野】George Byrne: INNERVISIONS
新竹藝術博覽會:【2022 ART HSINCHU 新竹藝術博覽會】
VTArtsalon 非常廟藝文空間:【混炒黑潮】跳島計畫第六回 【2022台灣沖繩交流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築思構界—劉呈祥】
世界文創產學經貿協會:【吳慧蓮繪畫個展‧字有妙畫 6/2台南開展】臺南市政府雙市政中心空中藝廊-臺南市政府秘書處
推薦展覽
view all欣藝庭股份有限公司
【不穩定關係:異星問候Unstable Condition: Greeting From A Stranger】台灣與烏克蘭錄像藝術交流展
日期:2022-04-25 ~ 2022-06-08|台灣,台北市
12 days 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