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立方計劃空間

【聲體變狀 Objet Sonore Deformation】

  • 展期

    日期:2022-05-14 ~ 2022-08-14

  • 地點

    公館立方(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 相關連結

  • 參展藝術家

    洪梓倪、徐嘉駿、鄭道元、戴向諶

  • 立方計劃空間長期致力發展聲響文化的研究,成立以來即與來自不同領域的聲響實踐者發展合作計畫。2022年中,立方計劃空間非常榮幸與由多位藝術家所組成的跨領域藝術團體—「匯流體驗」共同主辦「聲體變狀」(Objet Sonore Deformation)聯展。展期自2022年5月14日起,至8月14日止,展覽地點於公館立方,其中包括多項在其他空間與線上直播發聲的表演活動。

    本展集結多位聲音藝術家,進行聲響的實驗創作。展出作品利用早期錄音技術中的磁帶系統,結合現代數位串流的技術,將聲音從發聲到回放的路徑,匯集於聽者所處的當下時空,以不間斷地播放、錄製與線上串流之循環,呈現聲音隨著時間、載體耗損與多樣媒體回放(playback)的過程中,必然產生的磁帶耗損、串流音訊壓縮等種種變化;再者,透過架設直播平台,串接實體現場與虛擬空間,讓聽覺經驗在線上線下的維度中穿梭,強調聲音在接收與傳遞過程中必然產生的形變,近一步使觀眾反思聲音技術的演進,是如何形塑我們對日常聲音的認識。

    展覽期間,團隊特別舉辦多場線上對談與線下活動,開拓本展所構築的豐富、多層次的感官經驗。開幕當天,將由兩位參展藝術家鄭道元與徐嘉駿,於展覽現場進行演出。另訂於5月22日,由實驗聲響秘幻雙人組夢東(Mong Tong)與長年耕耘台灣唱盤主義(Turntablism)文化的DJ誠意重擔任演出者,分別於公館夜市和展場進行另類的派對呈現;5月28日則邀請民間譚講者楊雨樵與實驗音樂吉他手Jyun-Ao Caesar擔綱共演,再論語言慣性碎裂化後,聲響敘事的可能建構。策展團際還特別為本展錄製了Podcast系列節目,首集將在5月2日於話鼓電台上線,歡迎觀眾隨時關注立方與匯流體驗網站消息發佈。

    >>>>>>>>>>>>>>>>>>>>>>>>

    ◎ 關於本展

    文/匯流體驗
    在網路串流主導文化現象和相關技術延伸的當代,錄音技術的發展,培養出對音訊聆聽系統更加敏銳的人類雙耳,同時也改造了人類的聽覺感官。然而,這些技術框架所形塑出的個體經驗,乃至於對技術邊界的探索,是否還存有解構和重組既有感知的意識?若播放載體所傳遞出的聲音真實性(authenticity)已非現代人聆聽的評判重點,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對海量的數位聲音進行不同面向的思考?

    源自19世紀出現的錄音技術,使得聲音得以從仰賴視覺的抽象記譜系統中解放,各類聲音傳遞媒材普及於大眾生活之中,得以依自身的型態被記錄、傳播,顛覆性地再造人與聲音的聆聽關係。發展至今,在音樂市場上大行其道的電子與嘻哈音樂,以既有音樂、聲響採樣、混音等方式產出作品,讓大眾更廣泛的接觸以既有錄音作為素材的創作。然而,儘管錄音技術重新形塑了人類的聽覺世界,但在過去的黑膠唱片、錄音帶、CD、直至當今的數位軟體、串流媒體之大量複製和傳播下,以及日趨複雜的聲音工程技術,在人們與錄音技術、媒體傳播之間,製造了越來越深的層層隔閡。

    具象音樂家皮耶爾・舍佛(Pierre Schaeffer)曾於1948年提出「聲音體(L’Objet Sonore)」的概念,聲音在過去是以非本體的相對抽象形式存在,而錄音技術問世後,被記錄下的聲音儼然成了一個個具象的個體,音樂的創作和聆聽不再受限於現場即時性的演奏,而「被錄下的聲響」本身也成為一個獨立於記錄以及重現功能外的聲音體。即使當時舍佛提出該理念時,他僅以創作者的角度認為這是一項作曲與演奏概念的革新,不過,若把此概念置於今日來看,縱使錄音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的是錄製工程的客觀條件,但錄音者主觀選擇的聲音調變、當下時空環境與器材,卻也大幅影響了錄音結果。乃至聽眾聆聽時,透過類比媒體的底噪和頻率響應、不同的數位解碼系統或數位串流、各個平台上的相異壓縮比例等回放方式,種種因素也都讓聲音產生形變和失真。作為聆聽端的受眾,同樣藉由回放器材與聆聽方式的選擇,無意識地參與調變聲音的過程。簡而言之,錄音早已不再像許多人以為的那樣,是「原真聲響的紀錄」。

    從另一個面向來說,錄音技術的普及,讓聲音的出版品出現固定的權威版本,然而,從經典版本再演譯的的聲音體,經由錄音和載體的調變,它在每位聽眾身上,卻也引發出不同的樣貌而存其活性。例如,談及絕大多數台灣人經驗裡的鋼琴曲〈給愛麗絲〉、〈少女的祈禱〉,浮現於記憶中的印象,並非身著正式禮服的鋼琴演奏家在音樂廳裡演奏,而是垃圾車廣播出的MIDI檔案之迴響。又或者,一份1970年代發行的搖滾樂團現場錄音,無論是壓製成黑膠唱片還是高傳真雷射唱片的版本,抑或是從YouTube之類的串流平台上再次回放,對曾親身參與過現場演出的人而言,現場性的身體感知記憶仍難以被錄音所取代。反之,對於未臨現場,僅透過各類媒體聆聽這份錄音的絕大部分聽眾,聲音的原真性已經不是重點。聲音在每個當下的回放,經過每種不同的載體,不同的聲響空間,皆是一次形變,皆是在塑造一個個截然不同而獨有的個體經驗。

    >>>>>>>>>>>>>>>>>>>>>>>>

    ◎ 關於團隊
    「匯流體驗」成立於2020年,由國內外之跨領域藝術家組成。包含洪梓倪、徐嘉駿、鄭道元、戴向諶等人。匯流體驗集結多元領域的創作者,重視各類異同價值觀和認知,讓創意、技術、經驗與視野對應時代變相高度流動。匯流體驗在此前提下展開創作展演計畫,期以讓各類型創作者有機鏈結和對話,成為再感知變動世界的促發點。

    >>>>>>>>>>>>>>>>>>>>>>>>

    展期|2022年5月14日-8月14日(週三-週日,14:00-20:00)
    地點|公館立方(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立方暑期休館:2022年7月6日-7月24日***

    ■ 開幕時間|2022年5月14日(六)14:30-18:00
    ■ 開幕演出|15:30(活動準時開始,敬請提早入場)
    ■ 開幕地點|公館立方(羅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號2樓)
    ■ 演出藝術家|鄭道元、徐嘉駿

    展覽系列活動:
    ● 回放現場:A面 — 夢東&DJ誠意重 ☞ https://fb.me/e/1EcOI0dYF
    ● 回放現場:B面 — 楊雨樵+Jyun-Ao Caesar ☞ https://fb.me/e/1piUcol2s

    >>>>>>>>>>>>>>>>>>>>>>>>

    ◎ 展覽團隊
    展覽統籌:陳世瑋
    串流執行:黃先偉
    技術執行:也許有限公司
    動態攝影:張宇勛
    中英翻譯:趙曼君、文正錆
    特別感謝:Jyun-Ao Caesar、馮稚暝

    >>>>>>>>>>>>>>>>>>>>>>>>

    主辦單位|匯流體驗
    共同主辦|立方計劃空間
    指導單位|文化部
    立方計劃空間由國藝會、RC文化藝基金會、文心藝術基金會及陳泊文先生贊助營運。

  • REFERENCE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立方計劃空間匯流體驗聲音藝術家實驗創作聲體變狀

推薦展覽

view all

立方計劃空間

【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IV Part 3】山上的家務事

日期:2023-10-21 ~ 2023-12-10|台灣,台北市

立方計劃空間

【《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Part III】

日期:2023-08-12 ~ 2023-10-06|台灣,台北市

立方計劃空間

【七個在海上的人—黃博志個展】

日期:2023-05-27 ~ 2023-07-23|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