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唸塵〈一顆飛行的石頭與一首漂浮的詩〉王鼎曄個展】
-
展期
日期:2022-08-20 ~ 2022-10-16
-
地點
台北市大同區103長安西路39號
-
相關連結
-
參展藝術家
王鼎曄
-
文|王鼎曄
如果這個展覽有一個副檔名,那將會是〈拼貼幾段未知的時光〉。王元芳[1]與我的現在、過去、未來:這些已知的、未知的、確定的、不確定的記憶,這些都在身體與記憶之中拼湊。片段之其一:漢奸;其二:塵土;其三:飛行的石頭;其四:死亡。對於這些相關的記憶,我在屬於自己的關鍵字中搜尋,再將片段拼湊重組後重新解讀、定義與詮釋,將這些關鍵字的片段提出,然後像電影裡的預告片一樣濃縮且剪接在一起。文字裡充滿想像的浪漫與塵土具有物質性的情懷,這些隻字片語都是我難以說明的抽象感受,所以將文學與地理物質搓揉在一起,這些材料與狀態也同時指涉一段歷史/記憶、時間/空間、想像/感受,如扔擲石頭般的被丟出,然後撞擊。
其一:漢奸
這些或許依然是我血液中的稀缺,也或許是我還想靠近那個我未曾觸及的不確定年代。王小漉[2]前些日子用樂高做了一台時光旅行車,透過一個遙控器你可以去到你想去的年份,他問我:「想去哪一年?」我回答:「1964年」。那是王元芳過世的那一年,當然在《勇為》[3]的作品裏,我曾經面對過王元芳,卻依然無法靠近那些年代,我試圖拼湊出屬於那個時代的感受。在《悲情城市》裡的林家長子林文雄(陳松勇飾)因為被舉報為漢奸而逃離,他父親說:「有人密報就是漢奸啊!?」一個時代的無理與無奈就如同王元芳的親身處境。
其二:塵土
在時間的概念上,至少目前是無法進行時光旅行的。我們只能寄託在塵土的物質性上,這些極其細微的物質在空間與時間之中存在著,他們靜靜地躺在毫不起眼的角落之中,在如此久遠的歷史裡,塵土經歷著這一切。我們透過地質的探察來了解時間與空間的變化,地質(塵土、石頭)的物質狀態則是顯露出時間的軌跡,時間、空間與物質相互交雜著,他們在物質中留下了痕跡,我們循著痕跡找到時空的蛛絲馬跡。塵土作為一種見證,到底是誰密報王元芳是匪諜,也許那些塵土會知道。
其三:飛行的石頭
究竟一顆石頭到底為何會飛行?
石頭靜靜地躺在那裡好幾個世紀,經歷了地殼的變動擠壓,風化水蝕,從河流滾動到海中,再從海中漂到岸上,直到有人將他拾起,然後投出。在飛行之際,這顆石頭從沒想過他會飛行在空中,這短暫的飛行將改變一切,就如同王元芳每天兢兢業業的工作,做一位盡責的父親與丈夫,怎麼也沒想到會有人密告他通匪。這顆石頭落地了,撞擊地面之時,他必須面對一個未知的現實。
其四:死亡
每個人都在等待死亡,雖然王元芳的死亡是一種時代的無奈,但這是一個無解的事實。王小漉現在似乎才開始有死亡的概念,死亡對他而言是靈魂不會消失而將是另一種存在。小漉曾經埋下一隻死亡的鴿子,小漉問:「這隻鳥會在地底下飛嗎?」這種飛翔是未知的,也或許這種飛翔才是最真實的,我們能在飛行中看見不一樣的風景嗎?
我告訴王小漉關於王元芳的幾個故事,然後打掃了家裡,用見證歷史的塵土來述說一個家族故事、記憶與一段歷史。
[1] 王元芳(1911~1964),王鼎曄之祖父,福建省晉江縣人,因公全家赴臺,最後任職宜蘭縣三星國民學校教導主任,1964年被人舉報為匪諜,之後因肝硬化而去世。
[2] 王小漉(2016~),王元芳之曾孫。喜歡月亮、英文、數學與車子。
[3]《勇為》,2017展於VT Artsalon,是一個關於重塑王元芳生命的展覽。
|藝術家介紹|
王鼎曄目前工作於臺北與宜蘭之間,擅以錄像裝置、複合媒材與繪畫呈現作品,著迷於物質本身細微的感受性。近年作品環繞於自身、社會與歷史記憶議題。深信透過創作能與外部社會連結或是對抗,並且同時能自我療癒。近期展覽於「2020綠島人權藝術季」、「2021韓國光州雙年展臺灣館」。作品於臺灣、美國、以色列、法國、德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展出。 -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