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不似-六人聯展】Similarities: Co-exhibition of 6 Artists
-
展期
日期:2023-02-04 ~ 2023-03-04
-
地點
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186號
-
相關連結
-
參展藝術家
王公澤、陳建榮、趙璐嘉、洪郁雯、陳劭彥、陳睿淵
-
似不似-六人聯展
似,相似,近似。或說,像不像。人、事、物,以類聚。
類,類同或相近,不必同類,但可以是有交集的類族,似而不同。
「抽象」,與其說是「抽離外在物象」,不如說是「提煉物象」與「反映心象」的精髓而為。物象、心象之間,重點並非純然心象(抽象表現/低限幾何),或物象的反應與背離;而是兩者之間的廣闊可能。
王公澤的素描性繪畫系列,看似相近、卻又件件細微而演繹不同。歷年以炭筆、水彩、油彩的漸層、動態筆調,構成性的律動交織,演化成形、色、線之間的和諧與共振。他的創作自述曾言:承續了西方塞尚之後的現代性繪畫造型基調,也汲取東方水墨、自然映象的氣韻,進而聚焦到深層宗教情感的精神性氛圍,三者養分的蒙養,匯聚並體現東西藝術精粹,落實於「生命本土」和合後,以內韻與外律,彼此相激、交融後,所不斷演繹的內在場域。
趙璐嘉歷年來的多元抽象系列繪畫,從各類顏彩的造型實驗,到素材拼貼,一直以忠於當下環境與內心所感,而衍生調性與主題,多線接續又交替開展,彼此互生著豐富、駁雜的繪畫演化圖景;每段時期的表相看似斷層,其實於內裡基調之間,在「似與不似、類質又異質」相互激盪偶發的可能性,而貫穿、演化、相生。這是寧願「雜異不滯同」的當代繪畫創作精神。
陳建榮的繪畫歷程與涉及物相元素相當繁多,但觀其演化脈絡,基本上是以繪畫歷程與過程的行動辯證—成為創作主軸。既不預設某種草圖式目標的執行,卻也利用草稿式的圖景,在每一當下情境中,自我累積並演繹成「相似又質變」的造相和圖層交疊。觀者若探詢於某一圖象看似的意義、象徵或隱喻,又會被不斷交疊的形、色、線構成,所消抹、塗鴉、改造。陳建榮是一位具備挑戰「視覺概念‧行為異變‧觀察判斷」三者的當代繪畫戰士。
陳睿淵的繪畫風格相當多元演化。題材從自然風景、都會映像,到駁二駐村的在地素材裝置,皆有所成。從近年繪畫系列<人造景物>(2012~ )、<蜃景>(2013~ )、<地誌集>(2015~ ),可觀察到他在生活於都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感染,敏銳地捕捉到細膩而易逝的掠影式風光。這次展出的<蜃景>系列,似乎是海市蜃樓般,其實是從日常視景不斷將映象內化萃取的寫意景觀;也可說是沉澱日常景色後,內景的「寫實」。
陳劭彥的多元媒材繪畫,運用如:壓克力、炭筆、蠟筆、粉彩、油性筆、修正液、砂紙…的相疊肌理,藉由混合著有機、植物、生物型態群聚的抒情結構,心象般律動的變奏場域,和深富觸覺性的幽謐感,彷若不斷滋長、衍生;而產生如夢境氛圍般的心靈花園。另組新實驗的<肖像‧通緝犯>系列,將極具社會性意義的外在人相,以交疊的烙燒、刮割痕跡,轉化成散溢著像是某種內在剖析的心象,流露未明的況味。陳劭彥正遊移在繪畫、攝影、影像感,持續探索造型內外之間的廣闊而曖昧的區域。
洪郁雯的創作,是此次展覽的唯一立體塑造型態的作品。不同於一般傳統雕塑具有骨架與構想草圖,正如她創作自述所言:「透過傳承自阿嬤的編織技法,將金屬媒材宛若作絲縷,以溫潤手感細密勾勒出有機、半透視的銅線雕塑,每件交纏、網狀般的作品,兀自生長出獨特的空間感,宛如自治的微型宇宙。藝術家以零構圖的直覺式創作,在看似沒有計劃性的選擇之下反覆編織,直至作品誕生。」她利用彩漆銅線的細密編織,探索著具有似曾相識、彷彿記憶殘影的「既視感」造型。藉由外在物質的組織、疊構、扭轉的動態形式,引發極為幽微的內在宇宙圖景與心域。
生生為物,同則不繼。這是自古的生命之道,與藝術規律。
這次《弎畫廊》的策展,是以當代繪畫的抽象性基調為基礎,多面向地精選六位不同世代創作者,將「異質相生」轉化成:
傾向於生活、都會或自然;有機的蘊意與象徵;以抒情抽象、多線動態演化多元脈絡—能於直觀與反思之間,交互創作。
展名 | 似不似-六人聯展 Similarities: Co-exhibition of 6 Artists
參展藝術家 |
王公澤 Gon-Jer Wang
陳建榮 Chien-Jung Chen
趙璐嘉 Lu- Chia Chao
洪郁雯 Julia Hung
陳劭彥 Shao-Yen Chen
陳睿淵 Jui-Wen Tan
展覽 | 2023.2.4(六)~3.4(六)
開幕茶會暨講座 | 2022/02/11(六) 15:00-17:00 與談人 柯應平 x 參展藝術家 -
REFERENCE
推薦展覽
view all【ART-WAVES 藝術造浪】搭上亞果遊艇,觀賞藝術造浪去|德鴻畫廊、弎畫廊、暮拉多元藝術空間
日期:2024-11-22 ~ 2024-11-24|台灣,台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