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弎畫廊

【生活比夢更浪漫】戴伶育、郭書瑜、朱曼禎三人聯展

  • 展期

    日期:2024-01-12 ~ 2024-02-24

  • 地點

    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186號

  • 參展藝術家

    戴伶育、郭書瑜、朱曼禎

  • 因為美,所以生活比夢更浪漫
    文/黃荷雅

    夢與生活之密不可分,早已被佛洛伊德漢榮格等心理學大家討論透徹,然而撰文此篇,並非意在延義或解釋「夢」與「生活」之關聯性,我僅想表達,生活中有美;因為美,所以生活比夢更浪漫。「美」、「生活」和「藝術」之關聯為何?我想引用徐復觀先生解釋《詩》中的「興」加以說明,他主張「興」本是一種潛伏的內在情感,是情感的「直接流注」而非「理性投射」,簡言之,如《詩》之產生,有一部分在於作者被「美」所觸發,而直接地、未經理性地「興起」了情感的流露。這樣的路子,我私心認為可見於這三位藝術家的作品當中。他們皆在生活中發現了「美」,被「美」觸發了潛伏的情感,而彰顯在自己的作品中。

    戴育伶的作品中,可見空間時常呈現一種分割的狀態,像是攝影中「多重曝光」的效果,如作品〈默劇〉、〈等待〉和〈夢婆湯〉等,這種空間分佈的異常,直接顯現了「時間」的痕跡,而中國文學上的「抒情傳統」便是如此,在「時光流逝」下,景物之變興發了創作者之情感,如傷春悲秋之傳統,而這樣的「抒情傳統」不僅能見於文學,我認為許多藝術亦是誕生於創作者感知生活中時間之流逝的。除此之外,色彩之選用也絕對是值得一提的,那些「非日常」的用色,像是在夢中才會出現的燦爛,這可以和《詩》中另外一個創作手法遙相呼應,那便是「比」,藉由「比喻和隱喻」書寫,就像是戴育伶的作品〈反花〉和〈汗〉一般,她見到的「美」是日常存在於生活中的,而透過「比」將顏色置換成非日常的,如此產生了一種妙不可言的神秘感,是我認為她的作品特殊的一點。

    郭書瑜的特殊之處,在於她昭示了「第一人稱」,作品〈我做得到〉、〈我們〉、〈讓我再睡一下〉及〈我有你就夠了〉,為何說這是特殊的,是因她將自己放進了畫布中,讓「作者」現身,這樣的做法是較東方的,西方的文學或是藝術作品,更常將「作者」退居背景。另外,在文學批評這一領域中,中國是「作者中心」,而西方則是「文本中心」,背後的理念在於,東方重視作者的人格和成長環境等,認為這將影響一件作品之好壞,西方則認為單純的分析文本便足夠。我認為她的作品中,那一米白色而無明確輪廓的主體便是她自己的化身,在日常的經驗中,有那些能夠因「美」而興發情感的場景,不管是把玩童玩,又或是睡覺、和戀人相擁等,皆是再日常不過的場景。她的筆觸亦帶有一份純真,整體的構圖較為平衡、和諧,我私自想像,或許在她的夢中是日常,日常又如夢。

    朱曼禎的作品看似和「日常」一點關係都沒有,然而我卻認為「日常」的影子仍滲入她的作品中,〈換季〉中,一隻不知名的獸在拉扯著布匹,彷彿在說「換季」這樣的生活經驗,在她的夢中是如此運作的,然而「換季」這樣的命題,也緊扣我在首段中所提及的,創作者藉由「美」,或許是落葉或許是秋風清清,而感知日常中時間的流逝,並興發了這樣潛伏在心中的「獸」。另外,在〈圍〉中,更有走在街上巧遇幾隻野貓的既視感,此作中,筆觸某種程度呈現了創作者心中的龐雜,可見我擅自認成野貓的體圍著一座城堡,這不正像是街旁的房子嗎,仔細一看畫面的左下角有似人類之體,佩戴著皇冠,表示著自己為城堡的主人。朱曼楨以自己特殊的視野在生活中發現「美」,並以浪漫的筆觸抒發被觸動的那份情感。

    《詩》被公認為中國文學之根源,而它卻是民間的歌謠加以改編的,這說明了所有「美」之特點,「美」不是龐大的概念,不是偉大的事物,並非一張構圖勻稱的工筆畫才美,並非再三雕琢的青銅器才美,日常生活中便藏有美。如果你能在生活中發現「美」,那是何其浪漫的一件事,觀看此三位藝術家,我認為她們是浪漫的,她們知道生活是美的。因為美,所以生活比夢更浪漫。

弎畫廊戴伶育郭書瑜朱曼禎 生活比夢更浪漫

推薦展覽

view all

弎畫廊

【樂觀園 】2024曾雍甯個展

日期:2024-11-02 ~ 2024-12-21|台灣,台南市

8 days left

弎畫廊

【我在找你然後你找到了我】徐嘒壎個展

日期:2024-09-07 ~ 2024-10-19|台灣,台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