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嘉義市立美術館

【天天上演】Everyday Performing

  • 「天天上演」展始於一個簡單的問題,在視覺藝術的脈絡下,我們該怎麼去理解現下的現場藝術或表演?或是如操演性或現場性等因應著越趨開放與跨域的各式邊界,供深度討論需求所衍生的各種抽象化形容詞?我們該以一種藝術創作的媒材去理解,抑或是一種作品的類型?還是我們該以什麼「不是」現場/表演來思考?回顧歷史,藝術史學者蘿絲李.戈柏(RoseLee Goldberg)曾將現場/表演的痕跡溯及1900年代初期歐洲未來主義,並近至1968–2000年後觀念與新媒體藝術。若我們藉由她拉出的脈絡觀看過去作品,回應前述的疑問,也許可以說,這些過去至今的作品皆具有一個共通的內在力量,即以一個具有文化性的策略作為核心,藝術家以之作為工具去打開及實驗一些在既有脈絡下被排除的空間,並作品化為所謂的現場/表演(live / performance art)。而在此展中,則是希望邀請觀眾將目光聚焦於這個共有的內在力量,並以此切面進入展覽及作品進行觀看、參與及思考。

    具有「文化性的策略」聽來是個非常廣泛的範疇,在此希望表達的是,在一個文化系統中進行理想與願景變革的實踐領域。它是一個開放且不斷變動的狀態,重新構想並改寫敘事與情境,進而改變構成文化的共享空間和規範。若從視覺藝術發展的歷史來說,有關於行為/ 表演所具涵的文化策略常帶有一種「不」或「抵抗」的性質,所映射的現實領域也自突破藝術創作的材料、畫布或對象,擴展至藝術品的定義,藝術與生活的關係,觀眾的角色與主被動狀態,甚至進入社群、社會、經濟與政治的溝通層面。美術館作為公共空間,也作為文化的基礎設施,正是這些藝術事件(文化活動)發生、連結、保存的場域。

    嘉義市立美術館作為「天天上演」展發生的公共場域,是一個安坐於嘉義市中央的美術館,左右相鄰街坊,建物也帶著過去的歷史向身處的當下與未來移動。在嘉義市立美術館開館的論述中,期許此館作為一個「城市中的客廳」。而此展立於前述的基礎上,希望藉由展覽想像「城市中的客廳」這個概念活/動起來。讓這個公共空間成為一場表演,讓這個表演成為一個具有文化性的策略,邀請參與的藝術家將之做為一種工具,以之去回應一系列與自身、藝術創作、社會或是環境的問題。

    此展覽傳遞出的聲音,從作品本身的內在,到經由藝術家視野對於不同外在情境的詮釋共鳴,再至觀眾的主觀見解,這一連串成形中的過程,也是作品不同階段的呈現。今日大多藩籬已破,現場/表演從邊緣走向了舞台中心,正面挑戰系統的「不」的策略,要面對的可能反而是一種被打包成高強度娛樂性刺激經驗的危機。此展期待創造一個平行空間,恰恰好足夠距離能與現實世界產生聯繫,但卻不易被直接捲入既成的系統中,並創造一個終端開放式的不確定性,作為一個與觀眾、嘉美館、時空、社會及自然共舞、溝通及交談的表演,也作為一種有效碰觸真實系統,且具文化性的策略。

    本展覽邀展藝術家張奕滿作品《一個短暫且稍縱即逝的故事》為預約參與的作品,一天兩場次:上午場9:30開始、下午場13:30開始,每場次限一人參與。

    .

    「天天上演」
    展期|2024.05.29 – 09.29
    時間|週二至週日09:00 – 17:00(週一休館)
    展場|嘉義市立美術館 本館1-3樓及戶外廣場
    策展人|王韓芳、馮馨
    參展藝術家|張奕滿(Heman Chong)、澎葉生(Yannick Dauby)、黃博志、黃萱、金範(Kim Beom)、林怡君、阿莫.帕特爾(Amol K. Patil)、阮英俊 (Mami Tuan)

  • REFERENCE

    《一個短暫且稍縱即逝的故事》上午場預約
    《一個短暫且稍縱即逝的故事》下午場預約

嘉義市立美術館天天上演現場藝術表演藝術

推薦展覽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