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泥藝術
【氣.韻-在動靜之間】
-
展期
日期:2013-08-06 ~ 2013-09-01
-
地點
采泥藝術(台北市大直敬業一路128巷48號1樓)
-
參展藝術家
李光裕、Jo Hsieh、廖鴻興、葉劍青
-
采泥藝術將於八月推出的新展《氣.韻-在動靜之間》,預計展出兩岸知名藝術家李光裕、Jo Hsieh、廖鴻興以及葉劍青的作品,分別以雕塑、油彩、水墨等媒材從不同層次與面向探討「氣韻」的內涵,希冀帶領觀者探究「氣韻」如何透過各種表現形式,達到超越自然的藝術形象,形成獨特的審美情境,體現藝術家內在的人文世界與關懷,以對中國藝術的氣韻表現有更深刻的瞭解與體悟。本展將從8月6日展至9月1日,於大直采泥藝術畫廊展出。
「氣韻」為中國傳統繪畫重要的審美範疇,強調作品蘊含的生機、氣勢、節奏及意蘊等。南齊謝赫所提的「六法論」中,將「氣韻生動」列為第一要法,強調畫面的形式與情意交融合一,生動的氣度運致,讓畫面饒富動態的生命力,為造形與藝術的最高境界。「情緣景而發,景以情而活」,就藝術創作而言,氣韻乃是由心而生,而發之筆端,遂成繪畫。無論是水墨的盡情揮灑、筆觸的深淺輕重、時空的虛實動靜,藝術家以情驅筆,以心運筆,自然生動的描繪物象,抒情於情景之中,企及「物我合一」的生動氣韻,形成特有風格的審美知覺與體悟。
采泥藝術的《氣.韻-在動靜之間》一展中,不單以氣韻論山水、人物像,而將「氣韻」視為內蘊於作品之魂,分別從水墨、油彩以及雕塑等各種媒材探究表現「氣韻」的可能性。雕塑藝術家李光裕擅長借景造境,並在寫實與想像之際,傳達對於所處環境的溫潤情感。《有風的日子》的流動線條與平滑肌理,構成畫面一種沛然的生機,表現藝術家對於大自然的嚮往與感懷。Jo Hsieh的「太極系列」則轉化對太極哲理的體悟,以心運筆,在油彩的恣意揮灑中,實驗太極意象的各種可能,無論是線條或是重墨,醞釀太極運轉的動勢於靜態之中,沒有範圍沒有邊境,是無限循環的可能。廖鴻興則擅長以嶺南派的寫生精神,結合濕染技法,在樸實澹雅的畫面中經營出令人神往的清幽,如《山中來》的愜意氛為。而《馬涉》一作表現出藝術家對萬物榮枯的體悟,以枯筆描繪朽木,一片氤氳迷濛的雲霧中猶為寒荒淒美之境,平靜幽淡的筆調,是令人心寒的蒼茫。葉劍青則以西方的油畫表現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神。善用油畫的精準描繪,託志於物,寓情於景,抒發故鄉變遷的情感於筆中,他的「雪后的胡同」、「荷塘午后光輝」有著獨特的眷戀,是一種對故鄉的詩意感懷與留戀。
《氣.韻-在動靜之間》,試圖從不同的媒材形式探究表現氣韻的可能,無論是客觀物象的描繪,或是主觀情感的涉入,在平面運筆或是立體肌理的運籌帷幄中,「氣韻」乃是藝術家融情於理,以心應物的內在寫照。在靜態的作品畫面,以無形的情感流動喚起觀者的通體知覺,在動靜之間,達成物我的和諧統一,並以美學的姿態,在觀者的心中產生共鳴的聲波,迴盪不已。
熱門展覽
1
寬哥那裡:【【電與非電之間 --- 三貂嶺聲音藝術祭】】NeitherNor Sandiaoling MusicFest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實驗通信 Signals】CREATORS 2020–21
Anche Studio:【《雙木林》】林予晞攝影展 - 台中站
朋丁:【台灣聖山前傳:喜馬拉雅山】汪正翔個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 南部院區:【樹】從信仰到抒情
台北萊卡之家:【Luca Locatelli《Future Studies未來研究》攝影特展】
双方藝廊:【Younger Than Buddha—世代切片】
大象藝術空間館:【「寂‧境‧光‧塵」簡永彬的《另類顯影》Ⅳ】
國立台灣博物館:【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
拾異展演空間:【Reform再創造】廖可薇個展
猜你喜歡
view all采泥藝術
【樸方異境─鄧卜君的水墨藝想 2021.01.23-03.21】 A Simple yet Unusual Realm─TENG Pu-Chun’s Ink Fantasy
2021-01-12|台灣,台北市
21 days left推薦展覽
view all采泥藝術
【2020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2020.10.23—10.26】采泥藝術 Booth H01霍剛、李光裕、陸先銘、楊北辰、宋曉明 公共藝術蔡志松
日期:2020-10-23 ~ 2020-10-26|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