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藝獎】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得獎者
-
展期
日期:2015-12-15 ~ 2015-12-15
-
地點
106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136號2樓202室
-
【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
得獎者
小說家 李永平
藝術家 - 吳瑪悧
舞蹈家 - 何曉玫
北管藝師 - 莊進才
建築師 - 潘冀
(以上係依姓氏筆劃排序)
提名/評審委員名單
各類提名委員名單:
文學類楊澤、宇文正、李奭學、羅智成
美術類李振明、胡永芬、顧世勇、黃文浩、陳泰松
音樂類鄭德淵、蔡永文、林芳宜、林淑真、郭聯昌
舞蹈類潘莉君、徐開塵、鄒欣寧、楊桂娟、劉純英
戲劇類于善祿、紀蔚然、李惠美、汪宜儒、劉美芳
電影類史明輝、吳凡、廖金鳳、黃文英、塗翔文
建築類劉舜仁、張清華、徐明松、康旻杰、郭肇立
各類評審團委員名單:
文學類傅月庵、張小虹、初安民、林瑞明、蘇偉貞、胡金倫、鄭愁予
美術類王嘉驥、王俊傑、白適銘、何政廣、杜忠誥、許自貴、盧明德
音樂類許瀞心、林公欽、李葭儀、孫巧玲、陳漢金、吳榮順、鄭榮興
舞蹈類張曉雄、梁瑞榮、陳貝瑤、曾照薰、魏沛霖、金崇慧、郭士榛
戲劇類林鶴宜、徐亞湘、沈敏惠、杜思慧、姚立群、洪惟助、閻鴻亞
電影類郭力昕、虞戡平、楊力州、林博良、陳坤厚、齊隆壬
建築類王明蘅、蔡元良、仲澤還、徐明福、關華山、汪荷清、張基義
決審團委員名單:
黃碧端、林曼麗、陳郁秀、林璟如、邱坤良、黃建業、黃永洪、邱再興、余範英
李永平、吳瑪悧、何曉玫、莊進才、潘冀
榮獲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
經過長達六個多月之推薦、提名、評審、決審的過程,最受國人及藝文界矚目的「國家文藝獎」,於12月15日,由國藝會施振榮董事長正式公布第十九屆得獎者,分別為:小說家李永平、藝術家吳瑪悧、舞蹈家何曉玫、北管藝師莊進才、建築師潘冀(以上係按姓氏筆畫排序)。
為獎勵具卓越藝術成就、且持續創作或展演之傑出藝文工作者,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自1997年開始辦理「國家文藝獎」,至今已十九個年頭。國家文藝獎自今年起調整為每兩年一次受理推薦,本會持續強化「國家文藝獎」長期以來所建立的價值與公信力,於12月15日董事會通過後,正式確定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得獎者。
本屆得獎者為臺灣傑出藝文工作者,他們以強烈的熱忱與旺盛的生命力,於藝術創作與展演的道路上努力不懈,臻至卓然成家。
小說家李永平的寫作視野跨越時間與地理邊界,與個人生命歷史緊緊相扣,文學想像跨越台灣與婆羅洲、交錯於原鄉與異鄉,為台灣小說注入域外風情與歷史情感,在戰後華文文學世界樹立典型,影響深遠。
藝術家吳瑪悧長期活躍於當代藝術創作,在跨領域、跨媒材、影像藝術或女性藝術皆有獨特貢獻。近年從批判式的創作,轉向關懷性的社會介入、社區聯結,以及群眾在地意識的啟蒙與探討,開拓藝術的永續實踐,建立超越框架的藝術典範。
舞蹈家何曉玫的創作直指歷史與文化環境下的生命樣態,探究當代人潛藏的內心世界;舞台視覺結合多媒體與裝置藝術,風格獨樹一幟;近年為台灣新生代旅外優秀舞蹈家搭建平台,引入國際最新風向,開拓台灣舞壇視野。
北管藝師莊進才為北管表演藝術翹楚,精擅各項樂器操作,亦是跨界於歌仔戲的全能藝師,畢生投入北管技藝,年高八十,至今仍演出不輟、推廣與傳習不斷,為台灣近代戲曲史中甚具代表性的表演藝術家。
建築師潘冀的建築設計追求形式與功能的統一,美學表現抽象內斂,反映科技脈絡的同時關注環境永續,傳遞人文精神與社會關懷。多樣的建築設計實踐,彰顯關照土地的謙卑情懷,塑造建築與社會、歷史、環境共構的人文價值。
以上得獎者於個人藝術生涯中創作與展演不輟,成就卓越,其精神與專業學養,對國內藝文環境發展具有深刻影響與貢獻,可為國內藝壇典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於今日公布得獎者後,將於2016年擇期舉辦「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分別贈予五位得獎者獎金壹佰萬元及獎座乙座,以表推崇。
小說家李永平
得獎理由
1。 其文學才情與藝術精神為台灣小說注入域外風情與歷史視野,從廿世紀延續到二十一世紀,創作力持續不衰。
2。 用字凝練,遣詞精確,作品面向寬廣,讓台灣文學更加豐饒多元,影響深遠。
3。 自1960年代創作迄今,數逾五百萬字,允為大河小說重鎮。
簡介
李永平,1947年出生於英屬婆羅洲沙勞越邦古晉市,中學畢業後來台就學。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後,赴美深造,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碩士、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教授。2009年退休,受聘為東華大學榮譽教授。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小說推薦獎、《開卷》十大好書獎、台北國際書展「小說類」大獎、金鼎獎圖書類文學獎、香港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
藝術成就與作品評述
李永平在台灣文壇向來被譽為「文字鍊金師」。小說文字素以高度精緻著稱,文學想像力豐富,寫作視野不僅放眼台灣,更擴大場域至婆羅洲莽莽熱帶雨林,在原鄉與他鄉、故鄉與異鄉,縱橫於時間與空間的交錯點,充分發揮作家的文學想像力。其小說寫作,反映了一輩海外華裔文學青年對於中國情懷、中華文化母體的追尋與渴望。李永平的文學地圖,從婆羅洲到台灣,從台灣到北美,從北美回到台灣,再馳騁於婆羅洲;從台北、北投、南投、高雄、花蓮到淡水,寫作生命歷經幾度轉折,小說與自身生命經歷緊扣,鮮明地代表了戰後華文文學世界中,立足台灣本土、遙望華文文學世界的文學家的某種典型,打開台灣文學的國際視野;台灣的「浪子文學」傳統,與大河小說創作的新巔峰,亦通過李永平的小說創作再掀高潮。
1972年,李永平在台灣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拉子婦〉,獲得文壇關注,從此創作不輟。1976年,李永平將該系列作品集結成短篇小說集《拉子婦》,作品圍繞作家的出生地婆羅洲,刻畫海外華人移民的心靈圖騰。而「母親-母國,母語,母性」的小說創作原型在此初試啼聲,為其日後小說的重要藝術價值。1986年,李永平推出長篇小說《吉陵春秋》,描繪小鎮的敗德墮落,其筆下小鎮似真疑幻,糅合中國鄉土風格與南洋異國情調;精練細緻的文字藝術,高度純熟的美學敘事與強烈的文學隱喻,博得讚譽。
1992年,李永平出版了50萬字的長篇小說《海東青:臺北的一則寓言》,描寫留美歸國學人靳五在海東市的街頭邂逅7歲小女孩朱鴒,一同浪蕩漫遊都會的經過。李永平在小說裡用字瑰麗典雅,遣詞精確,日後被評為「文字鍊金師」,作品被稱為「現代主義實踐者」。1998年,李永平出版長篇小說《朱鴒漫遊仙境》,延續上部小說男女主角,遊歷春色無邊的紅塵社會。作家在作品中為台灣文學塑造了「浪子文學」另一面向,即作者或小說人物遊走四方,憂國懷鄉,身世飄零,充滿抒情或懺情意識。
2002年,李永平以長篇小說《雨雪霏霏:婆羅洲童年記事》掀開日後的「原鄉敘述」系列創作,在本土-台灣與原鄉-婆羅洲之間,展開漫長卻精采的「離散敘事」。這部長篇小說立足台灣,重新召喚婆羅洲家鄉形象,描寫作家故鄉的慘酷殖民政治,以及三位台籍慰安婦流落婆羅洲,有家難歸、只能「望鄉」的遭遇。2003年的長、短篇小說集《(日+辶)迌:李永平自選集(1968-2002)》,從他20世紀的作品中挑選出小說篇章,有如過往30年寫作經驗的階段性總結。
2008至2010年,李永平完成出版長篇小說──「月河三部曲」之一的《大河盡頭(上卷:溯流)》,及「月河三部曲」之二的《大河盡頭(下卷:山)》。小說以婆羅洲島西部的加里曼丹為故事場景,利用古典寫實敘事主題,大河行旅、叢林探險,還有少年啟蒙、慰安婦、南洋華人等,使東方與西方、殖民與後殖民、原鄉與離散、權力和欲望、異國情調與地方色彩,在兩冊鉅作中一覽無餘。作家駐足台灣本土,又以婆羅洲華人背景跨越至島西部的印尼加里曼丹華人社會背景,打破小說寫作上的國家與民族界線,視野與企圖在台灣文學中皆屬罕見。《大河盡頭》上下卷被公認是李永平在新世紀的代表作,開創台灣小說寫作的新面向,也是個人創作史上的巔峰之作。在這段期間,李永平家因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肌梗塞,進行了冠狀動脈繞道術。2015年,大病初癒的他憑藉對於文學創作的使命和毅力,完成「月河三部曲」之三的《朱鴒書》。以「月河三部曲」的質與文字量而言,李永平的小說堪稱台灣文學史上的巨大收穫之一。他的文學才情與藝術精神為台灣文學注入一股域外風情與歷史情感,從20世紀一直延續至21世紀,未曾停滯。
藝術家吳瑪悧
得獎理由
1。 自1980年代以來,在台灣當代藝術領域展現其多方面長才,是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
2。 創作具有強烈社會批判性,尤其解嚴後,發揮藝術與政治有機連結,並對藝術知識體系進行反思。長期關注女性、記憶與土地的課題。
3。 近年來,更致力於社區藝術、社會議題與環境生態等文化理念之行動與實踐。
簡介
吳瑪悧,1957年生於台北。1979年自淡江大學德文系畢業,1980年代留學奧地利維也納應用藝術學院、等歐洲重要美術學府,1985年取得德國杜塞道夫國立藝術學院大師生(MeisterSchueler)專業文憑之後,返國服務至今,除在諸多美術院校任教辛勤耕耘、作育無數英才,更積極在國內外重要展覽中發表作品,呈現其對當代社會的最新觀察。吳瑪悧為1995年台灣首屆威尼斯雙年展參展藝術家之一,1999獲邀於澳洲昆士蘭「亞太三年展」展出,2013年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獲第11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現任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藝術成就與作品評述
吳瑪悧長期活躍於當代藝術創作,不論是當代藝術領域、跨媒材對話、跨領域藝術、影像藝術與女性藝術史上,皆具有獨特的位置與貢獻。她不僅樹立清新、多元及深具知識分子內省精神的個人藝術風格,其透過回應社會、關懷在地生活及身體力行的實踐行動,讓過去傳統守舊的藝術大步邁出學院式的象牙塔,超越單純的藝術家私人身分,進入社會、群眾、性別、環境、生態、土地等的公共視野,對於拓展台灣國際前鋒展覽版圖的能見度具有重大的意義與貢獻,為台灣當代藝術及女性藝術史開啟寬闊道路,可謂該領域之先驅者及最重要的播種者之一。
1980年代台灣社會正轉向民主開放之階段,吳瑪悧鑑於此種轉變契機,加上在西方所受批判性創作概念之影響,對藝術家身分進行反思,開啟嶄新的創作歷程,反映時代精神。例如,1990年代,她的作品即透過女性主義的視角及議題抒發,對政治、社會及文化上無所不在的男性沙文主義進行批判,營造女性藝術論述之基本形式,如1998《寶島物語系列》、1999《祕密花園系列》;2000年起,她轉向對社會實像、生活底層及公共領域等議題的柔性探討,開始一系列以社群介入為主題的裝置、影像物件的嶄新創作,積極回應傳統社會價值及女性身分等議題,如2001《心靈被單—從妳的皮膚甦醒過來》。
近十年來,吳瑪悧則將其關注焦點,轉向關懷性的社會介入、社區聯結與群眾在地意識的啟蒙等探討。透過數個系統性「環境藝術行動計劃」的推動,深入社區與民眾互動、與當地區民合作,建立藝術走入生活、社會底層及歷史現場的模式,擴大藝術創作的視野及文化包容力。此種結合群眾自發設計發展的計畫型創作模式,2005年嘉義縣政府策劃之「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2006年「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動」、2012「年還我河山-基隆河上基隆河下」,與2010年竹圍工作室共同合作「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2014年「與社會交往的藝術」等,都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作。
此種大型計畫執行歷時數年,深入社會底層,理解當地問題所在,落實藝術與社會的互動關係。計畫創作議題多元,例如透過對環境汙染議題的深入追蹤,檢視台灣土壤、河川的破壞,反映生態保護與都市開發矛盾之問題,並進行環境復育可能模式探討等,提升藝術在社會問題上的發聲權、自主權,凝聚群眾對環境正義的關心並提升其向心力,超越藝術既有審美價值,進入公共議題及公民意識形塑之大我課題。
吳瑪悧數十年的創作實踐,積累出巨大的創作能量及成果,整體反映一部由政治解嚴到真正民主開放的台灣近代史,其堅韌寬闊的藝術生命,更形塑出台灣當代藝術中最珍貴的精神特質與母性情操。尤其是以女性的角色介入社群、聯結生活、關懷土地等在地實踐動力,傳達出深厚的人文哲思及大愛情感,建構在文化、生活上永續發展實踐上的可能性。
舞蹈家何曉玫
得獎理由
1。 擅長運用多媒體的手法來營造奇幻的舞台視覺效果,並發展出獨特的肢體語彙,成為國內獨樹一格的編舞家。
2。 長期觀察社會現象,作品取材臺灣主流或次文化,其歷年創作與環境緊密扣連,作品常具有濃厚當代文化符號色彩。
3。 推動《鈕扣計畫》,持續提供旅外優秀舞蹈人才回鄉展演之平台,促進國內外舞蹈生態交流。
簡介
何曉玫,1963年生。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畢業,美國紐約大學舞蹈碩士。曾任臺北越界舞團團長,並多次受邀擔任雲門舞集客席編舞家;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專任副教授。
何曉玫是臺灣中生代舞壇傑出人物,自2000年前後活躍於國內外舞台,持續發表作品,多次受邀於國際舞蹈節演出。2010年創立MEIMAGE舞團,2013年以《親愛的》獲第12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前五大獎。
藝術成就與作品評述
何曉玫善以多媒體手法營造舞台視覺效果,作品取材社會現象,探索當代心境,風格獨樹一幟。自大學時代起即在編舞上嶄露頭角,1989年以《紫氣球》、《盤鼓舞》獲國家戲劇院第一屆舞蹈作品比賽首獎及第二獎。2000年開始活躍於國內外舞台,2001年作品《捉畫》受邀於美國「雅各之枕藝術節」演出;2006作品《我的佛洛伊德》獲邀於香港舞蹈節演出;2009年則受國際劇場組織之邀,至首爾發表作品《中》。
何曉玫自大學時代起即在編舞上嶄露頭角,卻在歲月的浸淫中而後發制人。2001年,何曉玫的作品《捉畫》受邀於美國「雅各之枕藝術節」演出;2006作品《我的佛洛伊德》獲邀於香港舞蹈節演出;2009年則受國際劇場組織之邀,至首爾發表作品《中》。
何曉玫自2006年起的《默島系列》,揭櫫臺灣孤島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既關注著歷史文化環境下人的生命處境,也針砭消費文化下人的欲壑無底,探究科技時代裡人的孤獨疏離。她擅於運用多媒體的手段,營造出魔幻的超現實意象,視覺效果獨特綺麗,舞台風格獨樹一幟。2011年的《紙境》則回歸純粹舞蹈,運用大量紙軸、大幅紙幔切割空間場景,或在翻滾躍動的紙軸與紙共舞,以極簡的方式,展現生命的開始和結束。
近期何曉玫受國家劇院委約創作發表的兩齣重量級作品:2013年《親愛的》與剪紙藝術家吳耿禎合作,運用服裝、光影、剪紙藝術,將立體的舞台空間帶來強烈的視覺張力,利用風衣與肢體的變化,呈現對於「人」與「偶」的辯證,發展出其獨特的肢體語彙。
2015年的《假裝》,不僅與多媒體、裝置藝術結合,營造出磅礡壯麗的舞台意象,更在肢體語彙的拓展與磨礪中,建構起獨到的語言系統與身體美學。通過自身生命的感悟,直探人潛藏內心的深刻孤獨。她所塑造的舞台人物意象,讓人過目難忘,並在縝密與細膩的舖陳中,展現飽滿張力、宏觀格局,與難能可貴的大氣。
何曉玫在創立MeimageDance舞團之後,除了激發出更大的創作能量之外,更以《鈕扣計畫》,為飄泊四海的臺灣新生代舞蹈家搭建歸巢的平台,讓一眾活躍於國際一流舞團的優秀舞者,能有機會在故鄉故土展演他們的作品。他們當中有:紐約比提瓊斯舞團獨舞者劉奕伶、以色列巴契瓦舞團的李貞葳、德國歌劇院的葉博聖、英國候菲胥舞團的張建明、英國阿克朗舞團的林燕卿與羅瑋君、香港城市當代舞團的張藍勻、太陽馬戲團的張逸軍等等。因為擁有這個平台,臺灣的觀眾終能一睹這些漂洋海外的遊子們的藝術成就與舞台風采,更為重要的,是把當今國際舞壇最新風向帶回臺灣,這對打開島嶼封閉的視野、改善近親繁衍的舞風,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並展現一位藝術家的遠見、氣度與格局。
北管藝師莊進才
得獎理由
1。 為台灣近代戲曲史中甚具代表性的表演藝術家。
2。 精擅各項樂器操作,是跨界北管和歌仔戲的全能藝師。
3。 專擅北管戲曲音樂、歌仔戲文武場,技藝精湛,投入此項技藝長達一甲子以上,不論在演出、推廣、提攜後進或傳習面向,貢獻卓著。
簡介
莊進才,1935年生於於宜蘭冬山鄉。十三歲開始隨父親加入當地新樂陞職業北管劇團(「冬瓜山班」),對於吹、彈、拉、打樣樣精通,精擅各項樂器操作,被譽為「八隻交椅坐透透」。畢生投入北管音樂傳承,創辦「漢陽北管劇團」,為台灣北管戲唯一的職業劇團。莊進才年高八十,至今仍演出不輟、傳習不斷,並受聘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教習北管音樂。
藝術成就與作品評述
莊進才專擅北管戲曲音樂、歌仔戲文武場,技藝精湛,投入此項技藝長達一甲子以上。莊進才自1990年代開始帶領「漢陽北管劇團」傳承北管戲曲,於台灣各地巡迴演出,豐富的展演紀錄讓漢陽自2001年起連年獲選為宜蘭縣傑出演藝團隊,2008年漢陽北管劇團獲宜蘭縣登錄為重要「無形文化資產」北管戲曲保存團體。2008年莊進才老師更以「北管戲曲」項目,被文化部文資局指定為國家級重要傳統藝術的保存者(人間國寶),擔負起傳承北管戲曲音樂的重責大任。莊進才演出之餘,更不忘撥空於各學校社團、專業劇樂團甚而義務於民間社團教習北管戲曲音樂,在提攜後進及傳承面向皆有重大貢獻。
莊進才出生於宜蘭冬山的新樂陞職業北管劇團,自小對北管音樂便耳濡目染,12歲在冬瓜山班當起二手鼓;13歲加入「宜蘭英」劇團後,才正式上臺打銅鑼鈔,一年之後便成為頭手鼓。
1947年,莊進才拜團裡頭手弦簡老在為師,簡老在是能夠動筆抄譜的藝師,莊進才尊為他文場啟蒙的「開筆先生」。不到兩年時間,莊進才把簡老在傳授的樂曲全部學完,嗩吶已吹上手,就連絲絃樂器也打下厚實基礎;1948年,他在「勝樂園囝仔班」—「新下埔班」,擔任武場頭手,此時他已經是專擅北管、歌仔戲武場,吹嗩吶會循環換氣的少年。
基於對音樂的熱望,他感到戲班這座流動藝術學院靈活度雖然高,然於細緻精美之處卻有不足,便主動加入歷史悠久的「羅東福蘭社」,開展另一面向的鑽研。1964年,隨父親加入林溪泉的「東福陞」,當時著名的北管藝人如:呂仁愛、林旺城、葉朝宗、林松輝等都在此班。因此不管是前場的表演,還是後場的劇本編寫,莊進才樣樣精通,成為北管的全能藝師,戲曲前輩讚揚為「八隻交椅坐透透」。
1986年以「蘭陽歌劇團」之名掛牌演出(1988年更名為「漢陽歌劇團」)以《忠孝節義傳》獲得台灣省北區地方戲劇比賽(歌仔戲)的冠軍,也獲得最佳導演、最佳生角和最佳旦角等獎項。同年接受宜蘭縣立文化中心(今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輔導,學習傳承瀕臨失傳的本地歌仔《山伯英台》,並受邀至國家劇院演出。
1990年之後,莊進才有鑑於北管戲曲嚴重凋零,原本「日演北管夜演歌仔戲」的「漢陽歌劇團」,改為「漢陽北管劇團」傳承北管戲曲,成為台灣北管戲唯一的職業劇團。
漢陽劇團多次獲文建會邀演參加各種藝術季、文藝季,並於全省巡迴,豐富的展演紀錄讓漢陽自2001年起連年獲選為宜蘭縣傑出演藝團隊,2008年漢陽北管劇團獲宜蘭縣登錄為重要「無形文化資產」北管戲曲保存團體。2008年莊進才老師更以「北管戲曲」項目,被文化部文資局指定為國家級重要傳統藝術的保存者(人間國寶),擔負起傳承北管戲曲音樂的重責大任。
近10年來,莊進才指導福蘭社北管技藝。培養優秀年輕北管人才,亦至校園與民間社團教授北管戲曲。目前他才獲聘擔任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及研究所的兼任教授。為極優秀且富涵經驗的傳習教師,亦是國家文化的重要資產與不可忽視的瑰寶。
建築師潘冀
得獎理由
1。 冷靜自持不隨波逐流,實踐多樣的建築類型,不只兼顧設計美學、效率與品質,並具自然與環境的親和力。
2。 作品反映當代科技脈絡,致力綠建築的永續精神,充分表現生活空間的美學及社會關懷。
3。 創作四十餘年,其作品強調人與自然之和諧,體現人文價值。
簡介
潘冀,1942年生,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工程學士、美國賴斯(Rice)大學建築學士、美國哥倫比亞(Columbia)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碩士,現任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潘冀於美國完成學業後隨即進入美國三位著名建築師事務所工作,累積扎實專業知能;1976年返台,開始貢獻己力於國家社會。潘冀於1981年成立自己的建築師事務所,迄今34年,建築設計作品類型繁多,主要包括:高科技廠辦、文教、宗教、醫療福利建築等,數量多達五百餘件,共計獲國內外獎項57座。個人重要獲獎紀錄包括:1994年美國建築師協會院士(FAIA)終身榮譽、1996年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等。
藝術成就與作品評述
近四十年來,潘冀秉持修正主義的現代建築理念,順應台灣地域環境、時代變遷需求,發展出「總體建築設計觀」,認為設計是所有條件、狀況的精算平衡與調和,以臻及內蘊外揚、雋永自然的創新。他講求天、地、物、我之調合,一方面充分考量使用者需求以及基地條件;另方面注重資源管理與廢棄物管理。他個人則秉賦一種結合西方基督博愛信仰與敬業精神引發之工作倫理,並融會中國儒家之君子典範,投入自我期許的「建築以載道」大志業,又因各方案本身之涵構與特性,孕育出各自的形貌與內涵,免除了設計者簽名式之執著。潘冀及其事務所眾多的作品,充份展現建築設計作為一種綜合藝術的獨特可能性,定義從崇敬、友善天地、自然開始,合理運用工程科技,帶給眾人健康、從容、優美的場所環境,從建築中設法觸及一種「載道」又「游于藝」之境界。
潘冀及其事務所設計、完成之作品,類型涵括多樣,與時精進的同時亦獲得多座獎項。1985年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將建築化為時光的容器,包容了空間中的人與情,承載了土地上的景與物。2005年台北基督教真理堂,藉簡化抽象的現代設計手法,傳遞人文精神及對在地文化的尊重,獲得2006年美國紐約州建築師協會佳作獎。2009年政治大學研究總中心採用明暗兩色對比,開窗的外凸與內凹,表達人文與科技的對話;內部設計則導入自然採光、結合室內外平台,空間佈局深思熟慮。同年的雙連社會福利園區,室內採無障礙彼此串連,兼顧環境與連續照顧之意涵,打造舒適如家之全人關懷聚落;園區禮拜堂更以聖殿帳幔靈感,創造庇護殿堂意象。
潘冀將建築創作定位為實用藝術,在城市、土地、時空的流動中,尋找文化創新的可能性。2012年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台中圖書館),自開館至2014年底,實際到館人數已突破640萬人次,是為受到全民喜愛的建築場所。2013年台灣燈會「永續之環」,則反應地域文化,全然綠建築的特色,採低耗能與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顧及透水性,減低對自然的負擔。
在高科技廠辦規劃設計面向,其作品亦為數眾多。設計除了精準回應整個建築高科技的種種要求,以及塑造各企業獨特的形象(如新日光、廣輝等),特別著力辦公、休憩空間的人性化。近年更回應友善自然生態的時代新價值,將遵循綠建築設計的規劃原則,展現於作品之中,如2009年完成的台積電12廠,即合乎EEWHDiamond及LEEDGoldCertification要求。台達電台南廠二期又因巧妙地融入屋頂花園、陽台綠化、生態池、混和密林等,獲得2013年國家(內政部)優良綠建築獎。2015年台積電15廠再次以植生網、綠立面、太陽能板、戶外生態植栽、水渠等獲得同樣獎項。
推薦展覽
view all【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
日期:2016-03-25 ~ 2016-03-25|台灣,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