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與非的模樣】陳松志個展
-
展期
日期:2016-03-05 ~ 2016-04-02
-
地點
台北市中山區伊通街41號2,3樓(伊通公園)
-
參展藝術家
陳松志
-
(文/陳松志)
在剛過去的這個半年間是我頭一回踏上美國的土地,生活的過程中,紐約的躁亂無疑的成為引發我諸多想像的重要來源。在過往的創作中,我總是在生活裡那些正在改變的事件中,看見了文明生活裡人們對於物的敗壞,誘發了我對這些微弱事物的好奇觀察。紐約尤其是個高度資本開發的現代城市,每天無處不在混合著毀落與新生,人性與物性的相對衝突。對於一個異地創作者而言,感受著生活中的表象外在與內容意義的斷裂著實是個豐富的探索。對我來講紐約地鐵是真正體驗這個瘋狂城市的入口,少有一個城市可以如此的顛狂,所有最美好的、最醜陋的、最熱情的、最冷漠的全然瞬間地夾雜在擁擠的這裡。它像一道薄膜挑戰人性的極限,不管是開往「天堂」或是「地獄」,此刻即是人間。
「是與非的模樣」個展源自於我對於紐約這個荒顛城市的創作想像。「是與非」做為人們理性知覺之於認知邏輯的二元依歸,「模樣」在此如同圈畫出多義隱性的視覺輪廓。展出的兩組空間裝置作品《無題2016》(Untitled 2016)、《無題-房間3》(Untitled Room 3)藉以人造塑料、液態水、織品以及印刷紙張等饒富集體記憶的現成物作為生命多重隱喻的象徵,在凹凸、虛空、聚合、脫離的造型語言中捏塑出一種異於日常的「非常時空」,引發著觀者感知的好惡糾結與拒斥。同時透過材質組合與行動形構出低限物質的抽象表現,我們所見不僅是材質異化的想像輪廓,綜觀相連與離去殘(存)留的部份,這些大量建構與毀壞並陳的創作手法,引介著觀者進行一段意義架空、速度轉化視知覺的過程,在具形與意之間,牽引人們蘊藏於身的感知能量,帶出純化的生活詩境。作品顯現的是我們都熟悉卻總是被忽略的「純粹」物質世界,觀者深入其中,卻又異想於物象之外。
我們的生活中埋藏著許多清晰卻總是難言清楚的邊界,我的創作建構在這樣的基礎上,從殘存的生活片段中勾勒出是非難明甚或一體兩面的邊線。在這個發展中作為一個裝置藝術創作者從「藝術價值」與「意義價值」的反覆中進行質量意義的摸索,這其中並帶出了許多從個人敘事出發並擴展至群體意識在身份、事件(物件)、時間與地點之間時而滲透,時而阻斷的形隱圈線,並為這矯飾荒誕的生活構築出神秘的詩意自由。
還記得四月初剛到紐約時正逢冬末春初,有那麼一天一陣狂風吹起了街邊的垃圾,當這些失落的物質遂成空中緩慢的飄盪,行道樹上的枯枝雜夾著莫名的廢棄物,那種時序違和的交錯形成了一種別來的幽默與荒誕,這般景緻如擬著我對藝術在於生活的姿態,勾起了我對電影《美國心玫瑰情》(1999)的劇情想像,事隔多年,我在這個看似肥皂劇的腳本裡,悟然地感應到此時、此刻、此地與自身的情感投射,劇中經典的口白說著:「
聽說人在死前的一秒鐘
他的一生會閃過眼前
首先呢,其實不是一秒鐘
而是延伸成無止盡的時間
對我來說,我的一生 是躺在草地 看著流星雨…
還有街道上 枯黃的楓葉
或是奶奶手上像紙一樣的皮膚
還有我第一次看到東尼表哥 那輛全新的火鳥跑車
還有小珍…還有卡洛琳…
我猜我死了應該生氣才對。但世界這麼美,不該一直生氣
有時候一次看完會無法承受
我的心像是漲滿的汽球隨時會爆
後來我記得要放輕鬆 別一直想緊抓著不放
所有的美 就像雨水一樣洗滌我…
讓我對我這卑微愚蠢的生命,在每一刻充滿了感激
你一定不知道我在說什麼
別擔心
有一天 你會明白…」。
有些時候想像遠比現實來得真切,人們之於謊言的習慣可能大過於面對真實的恐懼。村上春樹曾說:「完美的文章並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絕望並不存在一樣。」(《聽風的歌》1979),眼前的世界有太多的突然,或許這都將是我所追逐的意外,很顯然地,意外總是無所不在……。
推薦展覽
view all【我想再煎荷包蛋-尹子潔個展】
日期:2024-09-07 ~ 2024-09-28|台灣,台北市
【第三屆蕭勤創作獎—陳松志、王紫芸雙個展】
日期:2023-02-11 ~ 2023-02-28|台灣,台北市
【佈局-Maria Lezhnina個展】
日期:2023-02-11 ~ 2023-02-26|台灣,台北市